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标题: 为救儿子,父亲在街上扮马让路人骑 [打印本页]

作者: 武汉WHABC    时间: 2016-7-28 21:20
标题: 为救儿子,父亲在街上扮马让路人骑
合肥父亲为救9岁白血病儿子在街上扮马让路人骑坐


9943 次点击
48 个回复





xgza 于 2015-4-15 22:24:52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转帖]合肥父亲为救9岁白血病儿子在街上扮马让路人骑坐

   【为救儿子扮马让人骑】
    合肥市逍遥津附近,38岁的陈运涛头戴马头面具跪于路旁,旁边竖着一块展板,一行黄字显得格外刺目:骑一次五块,好心人您就骑我一次吧!靠近一些,你能闻到陈运涛身上淡淡的消毒水味。陈运涛9岁的儿子患了白血病,要想治好这种疾病,陈运涛需要拿出一大笔钱。
   可是,陈运涛拿不出。
   为儿子筹医药费,他扮马愿被人骑
  4月13日上午,安顿好病床上的儿子后,陈运涛带着泡沫展板和马头面具来到了逍遥津附近。展板上写着“骑一次五块,好心人您就骑我一次吧”,下面是儿子陈明浩的病情诊断书和照片,戴上马头面具的陈运涛就趴跪在展板旁边。
  路过的人看到这一幕,驻足停看,一位40多岁的女士捐了100元,“好好给孩子治病。”还有一位学生模样的路人丢下了10块钱,“叔叔我们是老乡,钱不多,你拿着。”暖心的话,无以为报,陈运涛不停的磕头之余,还拿下了面具,擦拭眼泪。
  “不到万般无奈,我真没想向别人乞讨。”拿掉了面具的陈运涛不住的搓着手,儿子的病,让他手足无措了。
  “昨天,他结束了这个疗程的化疗,医生说过了这个骨髓抑制期,条件符合就能移植脐带血了,可是移植的费用还没个影儿。”口袋里只剩下不到一万元的陈运涛只能放下尊严乞讨。
  “这个面具是过年前陪小儿子赶集时买的,过完年来化疗时放在包里忘了拿出来。”陈运涛说,他在镇上看到有小孩花几块钱骑马,自己也想扮成马供人骑给孩子筹医药费。“为了孩子,当牛做马都认了。”


    逍遥津公园的地下通道里,三天来这里多了一位“马面父亲”。他头戴一副马脸面具,长跪不起,身旁单薄的泡沫板上印着他的遭遇:为了救治身患白血病的儿子,他宁愿扮成马,“骑一次5元。”三天了,有人给钱,但没有人要求跨上他的双肩。“扮马救子”的陈运涛眼里噙着泪。丢失尊严的背后,是一个贫困白血病患儿家庭最常见的无奈。

    一个人的“秘密”

    上午9点,陈运涛会穿过半座合肥城,从远在植物园的省立医院肿瘤医院搭公交赶到逍遥津公园。他的一副马脸就“藏”在一只布袋子里,儿子不知道父亲每天上午出门干嘛,医院里的护士和医生更不知道。这位父亲三天来,默默用他眼中“最有效”、“最无奈”的方式救子。

    逍遥津大门的对面就是繁华的淮河路步行街。陈运涛戴着马脸沉默地跪在人流量密集的地下通道里。从昨天起,地下通道不给跪了,他拎着布袋子“转移”到了通道出口。

    戴着马面,长跪不起的陈运涛吸引了路人。人们停下脚步,端详着陈运涛花20元打印的泡沫板。上面的每一行字都撞击着内心——“骑一次5元,好心人您就骑我一次吧。”

    亳州汉子陈运涛是两个孩子的父亲。马头面具还是去年买给小儿子当玩具的,无心中揣在包里陪大儿子来合肥治疗,却派上了用场。

    陈运涛从医院走得急,顾不上带一只水杯。春日的合肥街头,前一秒阳光普照,后一秒又狂风肆虐。连跪了两个小时,“马面父亲”的嘴唇干得蜕了一层的白皮,时不时得摘下面具用力抓住泡沫板,以免整块板被狂风卷走。橡胶制成的马脸套在头上,只能透过马鼻和马嘴留出的一个大洞和两个小孔,窥见外面的光亮。每一口呼吸都灌满浓重的橡胶味。

    三天了,“扮马救子”的陈运涛每天的有效时间只有两小时。中午前他还得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赶回病房给儿子做饭。如果不是被好心人发到微博上引起媒体关注,这仍将是他一个人的“秘密”。

    两个小时,陈运涛为儿子“跪”来了235元的医药费。三天来,没有人要求跨上他的一副肩膀。丢失尊严之下,每接过一张纸币,陈运涛说,他都会被路人温暖一次。

    连饥饿感也一起丢了

    媒体的采访打乱了“马面父亲”一天的计划。为了等候赶来的记者们,昨天陈运涛回去的时间比平时迟了一个多钟头。

    午间1点半,陈运涛饿着肚子回到省立医院肿瘤医院2号楼。他的布袋子里藏着那张马脸面具。而他埋头只顾拖着疾步往里走。儿童血液科黄蓝相间的地面,在他脚下飞快地延伸,拐了一个弯,长长地延伸到病房大楼的最东头。

    第二次陪儿子来化疗,父子俩在病房里住了一个多月,愣是没分清东南西北。推开东面尽头的一扇门,右拐第二张床上坐着一个忽闪着大眼睛的小男孩。他就是陈运涛身患白血病的9岁儿子——浩浩。

    见到陌生人,浩浩习惯性地将一只黑条纹布口罩戴上,露出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和一个俊秀挺拔的小鼻梁。

    “饿了吧儿子,没吃饭吧?”陈运涛问浩浩。

    浩浩点头。陈运涛继续问,“中午吃什么呢?面条行吗?”浩浩不挑不拣,依然点头。

    陈运涛说,生病后,浩浩的性格也有变化,更加内向了,“什么事情都知道一些,却又不太明白,但从来不说。”

    白血病患儿不能吃大油大荤,趁着中午医院值班人员休息,陈运涛躲在厕所里支开电磁炉,给儿子做西红柿肉丝面。热腾腾的面条出锅前,他滴了两滴特意从亳州老家带来的麻油。离家一个月,儿子最惦念妈妈做的手擀面。

    已是下午2点,看着儿子捧着碗吸着面条,陈运涛则靠墙站着完全没动筷子。“自从孩子病了,人好像就麻木了,吃一点就饱。”说话间,陈运涛的表情也是木然的。他丢失的不仅是尊严,连饥饿感也一并找不见了。

    只想要一块手表

    “马面父亲”拎着一个布袋子出门的时候,浩浩会躺在病床上用400元的廉价平板看看电影,玩玩游戏。三天来,浩浩翻来覆去看着里面的20多部电影。记者来之前,小男孩正捧着小平板在看成龙主演的电影《醉拳2》。能像成龙一样挥舞拳脚,对于这个满手针眼的白血病患儿,遥不可及。

    不一会儿,和记者混熟了的浩浩才悄悄告诉我,如果儿童节有礼物的话,他最想要一块手表,也只想要一块黑色的手表。我问他为什么,是不是这样就可以知道爸爸几点走的,几点回来,不会等得太心急。他拨弄着左手的留置针,肯定地点点小脑袋,轻声“嗯”道。

    省立医院儿童血液科的护士小钱常给浩浩打针。小钱告诉我,血液科里的“小病号”都很乖,但浩浩是个“特殊”,不仅听话,自理能力还特别强。父亲不在的时候,他总是安静地自己吃药、喝水,一比一配好防口腔感染的漱口水,不吵不闹。

    “这已经是第二次化疗,该做什么都知道了,也提前有个准备了。”陈运涛说,自浩浩2011年被确诊为白血病,这个家庭就几乎没了经济收入,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完了。他陪着大儿子在合肥治病,妻子留守亳州老家照看3岁的小儿子和仅剩的3亩田地。

    浩浩第一次化疗结束后,各项指标趋于稳定,这让他一度以为已远离这段梦魇。却没想到今年3月9日医院的一个电话,再度让他头脑空白,“医生说孩子定期检查的指标不好,要回合肥,考虑复发了。”

    后期治疗费没有定数

    儿童血液科浩浩的床位医生徐方告诉记者,父子俩的骨髓配型不成功,眼下院方正在通过中华脐血库给浩浩配型。但白血病患儿治疗费用没有定数,少则数十万,多则上百万,新农合“大病救助”报销的比例也有限。陈运涛的贫困,院方是知情的,目前已经欠款3000多元,但仍在帮孩子积极治疗。第一期化疗结束后,浩浩的“微小残留”指标已经降低到了0.7,“情况还不错。”

    “家里人都不知道(扮马救子),知道了他们也会难过。”站在病房里的陈运涛小声对记者说道。此时,他的眼前一定浮现起了还在亳州老家的妻儿。这个男人选择了一个人承受所有。

    迫在眉睫的不仅仅是配型,没钱意味着孩子最后生的希望也将要破灭。这让陈运涛无法忍受,尤其是听闻血液科里的其他“小病友”有不好的消息,他的脑袋里更忍不住胡思乱想。“听不得那些,一听就受不了。”陈运涛藏身卫生间,眼泪一滴滴滚落。

    9岁的浩浩刚换完人生中的第四颗恒牙。别的家长看孩子换牙满心是成长的喜悦,但陈运涛满面堆愁。“孩子化疗刚结束各项身体指标都下来了,最怕感染发烧,他掉牙后伤口长得慢。”

    这三天来,陈运涛选择了在他看来“最有效”,却是最极端的方式救子,但效果却不算太理想。

    这对寡言父子面对面坐在病床上。儿子的小脸懵懂地迎向窗外的光。在浩浩的记忆里,这时,亳州谯城区的老家小院,田地应该绿了,蝴蝶又翩跹了。再热一点,小兄弟俩又可以翻砖头逮蛐蛐了。

    注视着儿子,“扮马救子”的陈运涛说出了心底的愿望——“我只想他好好的。”

    ■对话

    面对质疑,他有话说

    本报记者对话“马面父亲”

    “扮马救子”的事件被热线网友抓拍发布到微博上后,陈运涛顿时被媒体包围。成为新闻人物之余,也有读者质疑:为何他不能自食其力去救孩子?是不是有炒作的嫌疑?昨日站在病房狭小的卫生间内,“马面父亲”——陈运涛向记者袒露心扉。

    记者:您是怎么想到戴上马头面具,通过下跪让路人骑这种方式给孩子筹集医药费的?

    陈运涛:马头面具是我去年买给小儿子当玩具的,孩子在家里玩的。今年大儿子白血病复发,我把马头面具无意中揣在包里。到了医院孩子指标太高,只能等着脐血配型了,家里亲戚能借的都借了实在没钱了,我只好……(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

    记者:有人质疑你为何不去打工给孩子赚医药费。

    陈运涛:孩子没病前,我是在老家(亳州)县城打工,做建筑工人,一个月一两千块钱。但是自从孩子2011年生病后就没办法工作了。妻子在老家带小儿子,我一个人在医院陪儿子化疗。化疗反应大,第一次儿子头发都掉光了……

    记者:你知道自己被网络转载了吗?

    陈运涛:我不懂网络,也不知道谁把我发到了网上。我谁都没说,我不愿意说,家里人知道也会难过的。孩子更不能让他知道,什么事情都是背着他的。他懂事,心里明白从来不说。

    记者:是因为这毕竟伤自尊对吗?

    陈运涛:(只是点头)

    记者:浩浩已经是第二次化疗了,什么时候你最难过?

    陈运涛:第一次化疗,儿子头发都掉光了,身上一点劲都没有,坐在地上都起不来,我得把他拉起来。我看着真的太难过了……我听不得其他孩子(的坏消息),听到了就会乱想,就不行了……(情绪濒于崩溃,掩面)

    记者:是不是只跪过父母?

    陈运涛:(哽咽,不作声,眼泪顺着面颊流淌)

    记者:在工地上砸伤摔伤估计都没过落泪吧?

    陈运涛:从来没有(继续哽咽)。

    记者:你现在最担心什么?

    陈运涛:我最担心孩子闯不过脐血配型这一关。如果脐血不行,还有骨髓移植最后一步,配型移植后的第一个月最危险,随便一针抗生素就3000多元。闯不过来,这条小命就没了。我只希望他能好,这辈子就够了。





作者: 七彩秋芊    时间: 2016-7-28 23:26
:'(:'(




欢迎光临 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https://www.mala.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