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标题: 石质史书 艺术瑰宝 民俗画卷----隆昌石牌坊纪行 [打印本页]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2 16:25
标题: 石质史书 艺术瑰宝 民俗画卷----隆昌石牌坊纪行
           隆昌,原名隆桥驿道,沿巴蜀古驿道而建的古城。隆昌石牌坊群原有69座,现存17座。在这里,坊、塔、碑、古驿道同存,集古代哲学、历史、数学、文学、力学、美学于一炉,是明清牌坊的精品;
          牌坊群,是纵贯隆昌县城的古驿道上的一部部石质史书,是一幅幅蜀地民俗风情的画卷,是一座座精美的文化艺术宝库;
          曾经,无数绝尘而去的快马,驮着那个让“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千古美人嗜好的新鲜荔枝,从岭南出发,经贵州,取道隆昌,沿着穿牌坊群而过的这条古驿道,向京城长安飞驰。
          历史,在这里一步步走过,从南北朝一直走到今天。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2 16:29
(, 下载次数: 63)
       节孝坊——石碑写就的伦理

     此为节孝总坊,同一个牌坊上供着188名节孝妇(其中节孝妇187名,孝妇1名)!188名节孝妇皆是孝顺老人、教育子女的楷模。其中典型的有教女王氏,为使重病的婆婆早日痊愈,她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为婆婆和药;另有一门双节的婆媳和一门三节的祖孙三代等。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2 16:31
(, 下载次数: 65)
节孝总坊上镌刻的节孝女姓氏。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2 16:32
(, 下载次数: 70)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2 16:35
本帖最后由 骑兵 于 2014-12-22 20:05 编辑

(, 下载次数: 55)
德政坊——质朴民众的情感凝聚

          觉罗国欢在隆昌县任县令,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治下隆昌百事兴顺,政通人和,当地百姓感其德上表奏请朝廷为其起立德政坊。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2 16:40
(, 下载次数: 49)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2 16:46
(, 下载次数: 59)
如果说除暴安良是老百姓对绿林好汉期盼,政通人和则应是为官一方者对抱负的追求。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2 16:46
(, 下载次数: 59)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2 16:50
(, 下载次数: 50)
穿牌坊而过的古道,曾经车辚辚,马萧萧。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2 16:51
(, 下载次数: 54)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2 16:54
(, 下载次数: 56)       三门三重檐五滴水仿木石质结构的隆昌石牌坊,造型庄重高雅。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2 16:55
(, 下载次数: 53)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2 16:56
(, 下载次数: 46)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2 16:57
(, 下载次数: 53)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2 17:01
(, 下载次数: 58)
此德政牌坊顶端,雕塑一尊顽猴撒尿,不知何意?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2 17:02
(, 下载次数: 57)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2 17:03
发帖完毕,敬请雅赏。

作者: 晓江烟雨    时间: 2014-12-22 17:12
如此集中和保存完好的牌坊群,实属罕见。谢谢恒山老师分享,长见识了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2 17:32
晓江烟雨 发表于 2014-12-22 17:12
如此集中和保存完好的牌坊群,实属罕见。谢谢恒山老师分享,长见识了

的确罕见,它们能在一次次浩劫中幸存,实在是不容易。谢谢晓江女士雅赏。

作者: 骑兵    时间: 2014-12-22 20:46
 隆昌石牌坊群既集中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工艺的精髓,是集哲学、历史、数学、文化、力学、建筑学、文化艺术精粹为一体的明清建筑精品的代表作,具有很高、很珍贵的历史、艺术、文物科学价值。
作者: 骑兵    时间: 2014-12-22 20:48
隆昌石牌坊群现存石牌坊17座,主要分布在县城金鹅镇南北二关(成渝古驿道古关隘)的古驿道上。 牌坊大部分为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所建,牌坊与牌坊之间距离很近,仅10米左右,远远望去,鳞次栉比,俨然成群。 其中13座主要集中分布在隆昌县城南、北两关的巴蜀古驿道上,南关7座、北关6座。其余4座分别座落于县境内的响石镇(2座)、石燕桥(1座)和渔箭镇(1座)。计有德政坊(5座),节孝坊(4座),功德坊(2座),贞洁坊、孝子坊、百寿坊、山门坊、镇山坊、嵌瓷观赏坊各1座,有八大牌坊种类。建坊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官建”、“官准民建”、“士民公建”、“民建公助”、“民建”等。其中,贞节坊、节孝坊、孝子坊宣扬封建节孝观念,多为皇帝下圣旨彰表建坊,故为“官建”;功德坊主要是宣扬官绅大户救难济贫的举动,也是皇帝下旨彰表建坊,为“官准民建”;德政坊是当地百姓为纪念清廉德高有为的地方官而建,山门坊属壮威并纪念开门而建,百岁坊属借纪念百岁老人恭颂地方德政,均为“士民公建”、“民建公助”或“民建”。古牌坊成坊形式多样,有一人一坊,有多人一坊,还有男女混 坊,其中节孝总坊旌表的节妇孝女多达300多人。

作者: 折耳兔    时间: 2014-12-22 20:57
隆昌石牌坊群以前只是听说过,谢谢恒山老师的介绍和图片分享!
作者: 骑兵    时间: 2014-12-22 21:03
恒山老师好贴,在研究古人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告诫人们好的德行会受到广大百姓的尊重爱戴的,为官为人都应该这样。尤其是现在,在保护有意义的文物下更应该弘扬值得承传的传统美德。“功勒金石”激励教育后人。
作者: 醉墨堂主    时间: 2014-12-22 22:35
隆昌牌坊群,应是省内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石牌坊,能保存到今天实属不易,欣赏支持好纪实。
作者: 海子不死    时间: 2014-12-23 10:27
每次看恒山老师的帖子都会自行去寻找资料,每次都会有大收获,谢谢老师的分享
作者: 民康    时间: 2014-12-23 11:09
忠孝节烈牌坊是古代表彰符合封建道德的人事,在文革中不少牌坊被毁了,能如此保存完好的还是很稀有的。以前看过安徽有,四川还第一次看到!赞!
作者: 毓海腾阳    时间: 2014-12-23 11:23
好拍摄    这么好的牌坊应该好好保护。
作者: wudeping    时间: 2014-12-23 14:02
太好了…………
作者: 路尽何处    时间: 2014-12-23 15:36
漂亮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3 16:25
骑兵 发表于 2014-12-22 20:46
 隆昌石牌坊群既集中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工艺的精髓,是集哲学、历史、数学、文化、力学、建筑学、文化艺术精 ...

谢谢骑兵兄惠览和点评!正如你所言,它所弘扬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尤其值得当代人珍视!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3 16:31
折耳兔 发表于 2014-12-22 20:57
隆昌石牌坊群以前只是听说过,谢谢恒山老师的介绍和图片分享!

折耳兔朋友好!:handshake单个的古牌坊有的古镇也有遗存,但像隆昌这样的牌坊群且如此精美的,确实罕见。

作者: 签约Red    时间: 2014-12-23 17:09
:):):):):victory: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3 18:53
醉墨堂主 发表于 2014-12-22 22:35
隆昌牌坊群,应是省内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石牌坊,能保存到今天实属不易,欣赏支持好纪实。

醉墨贤弟那天没喝好,改天继续。醉墨不行,醉人才好!:handshake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3 18:56
毓海腾阳 发表于 2014-12-23 11:23
好拍摄    这么好的牌坊应该好好保护。

谢谢毓海腾阳朋友惠览和点评。你的点评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3 19:01
民康 发表于 2014-12-23 11:09
忠孝节烈牌坊是古代表彰符合封建道德的人事,在文革中不少牌坊被毁了,能如此保存完好的还是很稀有的。以前 ...

民康老师好!单个的古牌坊有的古镇也有遗存,但像隆昌这样的牌坊群且如此精美的,确实罕见。到隆昌很方便,一天可打来回,有空可去观赏。

作者: 菊竹梅兰    时间: 2014-12-23 19:32
(, 下载次数: 36)
作者: 笑乐    时间: 2014-12-23 22:35
罕见,  谢谢!  欣赏支持好纪实!
作者: 米瓮    时间: 2014-12-24 07:14
这个是在古代的三八发的大奖状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4 20:24
路尽何处 发表于 2014-12-23 15:36
漂亮

谢谢路尽何处朋友惠览!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4 20:25
笑乐 发表于 2014-12-23 22:35
罕见,  谢谢!  欣赏支持好纪实!

谢谢笑乐朋友点评和支持!:handshake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4 20:29
米瓮 发表于 2014-12-24 07:14
这个是在古代的三八发的大奖状

说得好,只不过这大奖状是老百姓自发的发自内心的颁发给她们的。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4 20:30
海子不死 发表于 2014-12-23 10:27
每次看恒山老师的帖子都会自行去寻找资料,每次都会有大收获,谢谢老师的分享

谢谢海子鼓励,我当继续努力!:P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4 20:40
wudeping 发表于 2014-12-23 14:02
太好了…………

谢谢夸奖,谢谢支持!:handshake

作者: 方发    时间: 2014-12-24 20:52
关注了好多年,就是没有去。欣赏了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4 21:37
签约Red 发表于 2014-12-23 17:09

谢谢惠览!:handshake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4 21:38
菊竹梅兰 发表于 2014-12-23 19:32

谢谢菊竹梅兰朋友的隆重支持!:handshake

作者: 签约Red    时间: 2014-12-24 23:05
恒山 发表于 2014-12-24 21:37
谢谢惠览!

:):):victory:
作者: 舟戈    时间: 2014-12-25 09:50
隆昌,原名隆桥驿道,沿巴蜀古驿道而建的古城。隆昌石牌坊群原有69座,现存17座。在这里,坊、塔、碑、古驿道同存,集古代哲学、历史、数学、文学、力学、美学于一炉,是明清牌坊的精品;
——————————————————————
让喜欢古建筑的人,一饱眼福而陶醉,非常欣赏,恒山早晨好!



作者: shakiralala    时间: 2014-12-25 14:23
精华之作 哦

作者: 康巴恋人    时间: 2014-12-25 15:23
恒山先生应该出一本当今西南古迹大覌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5 19:04
方发 发表于 2014-12-24 20:52
关注了好多年,就是没有去。欣赏了

方发朋友好!牌坊群就在隆昌县城内,去游览很方便。建议顺路到距此不到30公里的荣昌县路孔古镇一游,详情见我的相关帖子。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5 19:07
舟戈 发表于 2014-12-25 09:50
隆昌,原名隆桥驿道,沿巴蜀古驿道而建的古城。隆昌石牌坊群原有69座,现存17座。在这里,坊、塔、碑、古 ...

[tr][/tr]
这类地方周老师肯定喜欢的。建议顺路再到距此不到30公里的荣昌县路孔古镇一游,详情见我的相关帖子。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5 19:08
shakiralala 发表于 2014-12-25 14:23
精华之作 哦

谢谢鼓励!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5 19:12
康巴恋人 发表于 2014-12-25 15:23
恒山先生应该出一本当今西南古迹大覌

正如康巴恋人朋友所言,我已著有拙作<<蜀地秘境>>和<<你不知道的四川>>。谢谢你的鼓励!

作者: 正在拿你    时间: 2014-12-25 21:26
      白居易《荔枝图序》第一句就是“荔枝生巴峡间”,青城外山现在还有能结果的荔枝树,可见在唐代以前四川是荔枝的主产区。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从泸州桂圆(龙眼)味道远胜热带龙眼来看,杨贵妃爱吃的不是岭南的荔枝而是原产于四川的荔枝。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25 22:02
正在拿你 发表于 2014-12-25 21:26
白居易《荔枝图序》第一句就是“荔枝生巴峡间”,青城外山现在还有能结果的荔枝树,可见在唐代以前四 ...

正在拿你朋友好!特摘选此文,供商榷。此外,泸州所产为桂圆,不是荔枝哈。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留下的名句将荔枝美名传遍古今。但很少有人知道极易变质的荔枝是如何从南国运到长安的。

       荔枝鲜果极易变质。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讲“若离本枝,—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日五日色香味尽去矣”。

       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古代北方达官贵人吃到的都是鲜果。杜牧在其《新唐书·杨贵妃传》中说“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不变,已至京师”。其实,不仅杨贵妃爱吃荔枝,唐朝许多皇帝都喜食。据说,当年政府开辟了从南到北专运荔枝的“荔枝道”。

       世人传统对“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解释是,当年没有飞机空运,为让杨贵妃吃上色香味俱全的鲜荔枝,只得派人将刚摘下的荔枝,一个驿站一个驿站地换快马于当日送到京城。因此,杨贵妃看到快马荡起的尘埃,知道是有人送她爱吃的荔枝来了,故喜形于色。

       但从常理看,岭南距长安千里之遥,再快的马也不可能一日抵达。后人考证认为,杨贵妃所食的鲜荔是采取将带果大树移植的办法送到长安的。史载:“以连根之荔,栽于器中,有楚南至楚北襄阳丹河,运至商州、秦岭不通舟揖之处,而果正熟,乃摘取过岭,飞骑至华清官,则一日可达也”。

       此外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荔枝是我国最早采用低温和气调贮藏的果品。《广东新语》记载了一种办法:“藏荔枝法,就树摘完好者,留蒂寸许,蜡封之,乃剪去蒂,复以蜡封剪口,蜜水满浸,经数月,味色不变”。

       徐勃在其《荔枝谱》介绍了另一种办法:“乡人常选鲜红者,于林中择巨竹凿开一穴,置荔节中,仍以竹箨裹泥封固其隙,藉竹生气滋润,可藏至冬春,色香不变”。



作者: 康巴恋人    时间: 2014-12-26 10:10
恒山 发表于 2014-12-25 19:12
正如康巴恋人朋友所言,我已著有拙作和。谢谢你的鼓励!

恭贺先生两书问世,有机会一定拜读
作者: 孤灯独斟    时间: 2014-12-27 12:10
还能保存下这么多这么完好的牌坊真的不错哦,谢谢恒山老师的分享,有机会得去看看。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4-12-30 10:51
孤灯独斟 发表于 2014-12-27 12:10
还能保存下这么多这么完好的牌坊真的不错哦,谢谢恒山老师的分享,有机会得去看看。

不谢哈,朋友。此牌坊群就在县城内,去游览很方便的。

作者: 舟戈    时间: 2014-12-31 08:23
曾经,无数绝尘而去的快马,驮着那个让“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千古美人嗜好的新鲜荔枝,从岭南出发,经贵州,取道隆昌,沿着穿牌坊群而过的这条古驿道,向京城长安飞驰。
————————
长见识了,石牌坊经典,非常欣赏,老马早晨好!

作者: 被电死的外星人    时间: 2015-1-1 17:56
      这十多座牌坊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能在“破四旧”的浩劫中完整保留下来实属不易。从照片上来看当地对这批牌坊的珍贵性认识不足,保护得不够。恒山兄的文章唤起人们对这批珍贵文物的关注,为弘扬中华文化又做了一件大好事。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5-1-1 22:59
被电死的外星人 发表于 2015-1-1 17:56
这十多座牌坊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能在“破四旧”的浩劫中完整保留下来实属不易。从照片上来看当 ...

老宋好!牌坊周边全是不伦不类的仿古建筑,整得来意境全无!不过牌坊本身倒是修旧如旧,还看得。

作者: 正在拿你    时间: 2015-1-3 01:04
恒山 发表于 2014-12-25 22:02
正在拿你朋友好!特摘选此文,供商榷。此外,泸州所产为桂圆,不是荔枝哈。      
“长安回望绣成堆, ...

      说泸州桂圆比福建桂圆好吃,是想说四川荔枝有可能比岭南荔枝好吃。热带水果的品质一般不如亚热带,比如越南、泰国的荔枝、红毛丹、桂圆等就没有中国的好吃。
      白居易在南宾当太守(四川忠县、石柱一带),有感当地所产的荔枝味道绝佳,为与“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命工吏图而书之,并写《荔枝图序》对荔枝作了详细的介绍。后人不知道四川产荔枝,以为杨贵妃吃的荔枝是从岭南运去的,所以才有移树、蜡封、竹藏诸说。从南宾经荔枝道到长安估计两三千里,用加急的方式运荔枝到长安也就六七天,能把时间推算得很准确,所以才有将宫门打开等待荔枝的情况。
作者: 被电死的外星人    时间: 2015-1-3 17:02
恒山 发表于 2015-1-1 22:59
老宋好!牌坊周边全是不伦不类的仿古建筑,整得来意境全无!不过牌坊本身倒是修旧如旧,还看得。

      上里有座石牌坊,经风雨侵蚀已经字迹模糊风化剥落。现在空气污染这么严重,隆昌的石牌坊如果不整个蓬蓬遮起来,可能要不了多少年就会面目全非,到时就悔之晚矣。旁边那些丑陋的仿古建筑应该全部拆除,另请胸中有沟壑的大手笔来规划布局,就是修条锦里那样的仿古街也可成为蜀中一景大放异彩。
作者: 咪咕    时间: 2015-1-3 21:44
去年五月份和十二月份分别两次去隆昌欣赏了南、北关的石牌坊群,牌坊精美,既有欣赏价值又有历史价值,可惜本人对历史了解肤浅无从深究。牌坊群周围环境太差,想拍点好照片真是不容易。
读恒山老师的帖子总是有收获的,使我对石牌坊有了更多的认识。谢谢!
作者: 恒山    时间: 2015-1-4 22:07
被电死的外星人 发表于 2015-1-3 17:02
上里有座石牌坊,经风雨侵蚀已经字迹模糊风化剥落。现在空气污染这么严重,隆昌的石牌坊如果不整个 ...

宋兄所言极是!但愿此帖和宋兄的诤言能为该地文管部门所关注。

作者: 為祢鈊/~↘賥    时间: 2015-1-5 10:51
我们不能忘却历史:victory::victory::P
作者: 离堆    时间: 2015-1-5 11:31
恒山 发表于 2014-12-22 17:03
发帖完毕,敬请雅赏。

    谢谢恒山老师,这么集中和保存完好的牌坊群又给我们带来福音了!
作者: 蜀山连绵    时间: 2015-7-16 21:49
:victory:




欢迎光临 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https://www.mala.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