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闲士 发表于 2024-4-24 16:05

民国时期的达城老餐馆



民国时期厨师即新中国第一代红案厨师:前排左三谢桂荣、左四杨绍轩、左五江仁凡。
第二代红案厨师:第二排左起陈良玉、王泽润、任启富、黎友通。后排左起朱开云,谢永海,杨秋野。照片1980年拍摄
      餐馆:指卖酒饭的饮食店。古时称食肆,后来叫馆子。以前,达州人到馆子吃喝,总爱说“上馆子”“下馆子”或“吃馆子”,有的还说“杀馆子”;生活紧张那几年,则多说成是“打牙祭”。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馆子有了新的叫法:餐馆、餐厅、饭店、酒店、酒楼、食堂、小吃店等,但达城60岁以上的老人仍习惯性叫馆子。       概述:民以食为天。餐馆酒店,乃四海八方食客荟萃之所,也是官商交流之地,古已有之。其始于殷商时期,于盛唐得到空前发展,宋代实现多元拓展,明清守成发展。       达城自设府建署以来,历来为商业贸易重镇,是川东北物资主要集散地,商贾云集,往来频繁,给餐饮业发展提供了土壤。达城餐馆经历了解放前的私营,到解放后的合作、公私合营、国营,以及改革开放后新发展的个体、民营经营等历史过程。       随着千百年的历史变迁,民国时期,达城餐馆逐渐形成,大小不一,种类繁多,分布面宽,经营独特,有饭菜、面食、甜食、酒食、小吃、腌卤等。       饭菜馆:有的烹饪技术水平较高,场地宽敞,设备雅致,餐宿兼营;有的以散座为主,兼营宴席和面点小吃、传统菜肴;有的预制宴席,上门服务承办宴席;有的经营零餐、承办宴席、菜品出堂售卖;有的专营大菜和承办宴席;也有经营“冒儿头”和小菜为主的“便饭馆”。“帽儿头”之意,即在一个饭碗中装满米饭,再扣上一个小碗米饭,形成一个类似帽子形状的饭堆。面食店:有经营寿桃、寿面和各种锅盔的“行笼铺”。行笼,即出行时所带的箱笼:有经营面食和冷酒的小店;有经营包面、切面的面摊;有经营早点、茶点、糕点的点心店;有经营糕点、饮料、醪糟、汤圆、荷包蛋的甜食店。       酒食馆:有冷酒馆、酒菜馆、酒面馆、酒饭馆等。       小吃店:有早点铺、夜宵铺、馒头铺、烧饼店、豆花店、凉粉店、碗儿糕、切面包面店、水饺店、水八块、棒棒鸡等。       流动摊贩:经营品种繁多,方便顾客需要,经济实惠。有季节品种,简易菜肴,各种小吃,家庭便菜,老幼皆宜的油茶、担担面、汤圆、炒米糖开水等。       那时,达城餐馆主要分布于滩头河坝、花码头、南门上、正街、上后街、大西街、西门上(经营牛肉为主)等地。1941年,通川桥竣工前,州河滩头街河坝码头,为川内外主要通行地,饮食摊特别多,攘来熙往,十分热闹。       餐馆服务:餐馆都有统一的标记,门前都挂有商号名称的灯笼,以备官方查店和方便顾客登门。       餐馆无论大小,都讲究服务方法和服务质量,以利于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饭菜馆讲究招待殷勤,接待员不准乱坐,要面向店外,顾客进门,立即招呼、安座,再递上毛巾擦汗,然后根据不同顾客介绍菜品,对商贾介绍高级菜,对农民介绍大市菜。顾客吃到中途,如发现菜冷了,接待员要端去厨房回锅。如遇包席,先给来者泡上香茶,端上瓜子,边品尝边等客。宴中、宴末必须各送一次热毛巾。柜台摆放得当,有利于老板观察,及时满足顾客需要。菜品注意质量,咸淡适宜,不同的味道要突出不同的特点。注意计划进货,勤进快销,低买低卖,薄利多销。       民国时期那些知名餐馆:       陈氏燮和饭店:资金雄厚,场地宽敞,引进成都厨师,自养自烤奶猪,自养自填鸡鸭,个个肥嫩,鲜美可口,深受顾客赞誉。       周长喜包席馆:军阀颜德基初到达县时,招安了范绍增(范哈儿)、周绍轩、花如茂、龙占魁、罗玉成等绿林头目。1919年,龙占魁团长奉命赴巴州作战,返达后即遇刺身亡,颜德基以其沿途抢劫之银两,用于治丧。在周长喜包席馆承办1000多桌丧宴流水席,吃了3天,摆设几条大街,不分奠仪,均可戴孝入座。       西门上马兴贵𤆵牛肉:驰名全川,国民党军阀范哈儿、陈兰亭都亲自带家眷、官佐前往品尝。抗战时期,范哈儿驻渝,还专函达城袍哥舵把子王润雇请名厨黄二娃,到渝烹调火巴牛肉招待军政要员。       上后街杨鹏生三元馆:设楼堂雅座,自书“光阴过客,歌舞留人”条幅,供应时鲜美味。那时,人们将鳝鱼视为“异物”,达城餐馆禁忌将其做菜。杨鹏生聘请的重庆名厨张吉祥,大胆制作鳝鱼,“滚龙抱柱”(蒜薹烧鳝鱼)成该店名菜。1946年冬,县长冯英才去三元馆包席,鳝鱼正冬眠,货源较少,三元馆恰好当天无货。冯英才见席桌上无鳝鱼,叫来老板说“子曰”。老板无奈免收宴席钱,说好话塞红包,才算了事。如今,“滚龙抱柱”已成为达州地方名菜。       郎氏饭馆:20世纪初,厨师郎学山开办,位于西城墙现华阳大酒店处,二层楼民房,擅长精品菜、家常菜烹饪。郎学山好打抱不平,常在茶馆协调社会纠纷,大家叫他“狼锅儿匠”。达城名厨郎大金、谢桂荣、杨绍轩都出自他门下。      谢桂荣15岁时原拜师一个姓李的厨师。1931年,谢桂荣学徒三年出师,按规矩,得办谢师宴,还要给师父师母各做一件狐皮袄子。谢无钱办理,出不了师。郎学山闻讯,代为其缴纳资金,谢桂荣转拜郎学山为师。又过了三年,谢出师,郎学山掏钱为其代办了几桌谢师宴,并为其寻了一门好亲事。       驻扎达城的地方军阀常请郎学山到家置办宴席。军阀怕厨子下毒,做饭前几天就把厨子请去(其实就是“关”),办席后还要关几天,等平安无事后才将其放回家。郎学山铮铮硬骨,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若要我这个“半截围腰子人”(以前厨师的围裙没有遮胸,仅遮腰腹下部,故名围腰,达城厨师自称“半截围腰子人”)到家做菜,就不要软禁约束。士兵用枪抵着他的胸膛,郎学山仍不肯就范,军阀无奈只得依从。郎学山本可以借机趋炎附势,但他对军阀却敬而远之,每次菜做好后,他和徒弟用围腰将厨刀包裹好就收钱走人。       醉竹轩:回民蒙瑞卿于民国初年,在西门上开设“蒙记清真醉竹轩店”,以经营牛肉菜肴为主,兼营鸡、鸭、鱼类及海鲜产品。除开堂营业外,还承办宴席。一般是出堂承办,另请清真名厨协作。1935年,蒙瑞卿因年事已高,将醉竹轩交给养子蒙浩经营。蒙浩接手后,又在现大西街97号盖了一座一楼一底的房屋,上下各80余平方米,厨房置于室后的石堡坎上,设步行石梯上下,于1945年端阳节迁至新址营业。      解放后,1950年下半年,为保证回民食店的牛肉供应,蒙浩等13户组成“达县回民特宰联营社”,统一宰牛,地址在西门上营门口杀牛巷,经营生牛肉兼熟食品。1954年,蒙浩组织回民集资成立奶牛场,属特宰联营社领导,后特宰联营社交灯影牛肉厂,奶牛场交蔬菜水产公司。1956年醉竹轩挂牌公私合营,1966年转为国营,后改名为“胜利街牛肉馆”,1981年恢复“醉竹轩”老招牌,是达城市区唯一的国营“回民饭店”。因其坚持为回民服务,1985年被地区行署和市政府授予“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称号。      清真名厨李天才、郎大金等都在此店当过掌勺。牛肉烧丸、酥丸、锅蒸、灯盏窝牛肉、酥油茶、牛鞭汤等,是该店的名菜品和小吃。醉竹轩特别受顾客欢迎的菜当属清炖牛肉,用小陶罐盛装,炉火煨制五六个小时而成。       一品香饭店:系成良栋于1946年开设,地点大西街56号,有14张餐桌、12名从业人员。1947年,扩建为三楼一底,底楼和一楼、二楼为零餐、宴席,三楼为茶座舞厅,定名“一品香餐厅”。一品香扩建时,因事先没有向县政府塞红包,县长冯英才借口房子盖歪了,有危险,强令拆除重修。成良栋见势不妙,赶紧办了五桌酒席请当地军政官员赴宴,再三说好话,并一一塞红包,饭店总算没有被拆除重修。扩建后的一品香餐桌增加到100多张,从业人员增加到50余人,主要经营饭菜面点,同时承包宴席,是达城当时的一流饭店。       达城解放后,1950年10月,成良栋将房产卖给中心支行,另在翠屏路63号改建了一座一楼一底、建筑面积536平方米的饭店,仍取名“一品香饭店”,1951年开业,设有底堂和楼堂,餐桌20多张。从业人员有30余人,并兼营男浴室,有大池1个,盆池3个。1956年,成良栋与经营面店的黄明森共同投资成立公私合营“一品香饭店”。1958年下半年成为东城总店,负责东城片区的公私合营饮食业。1959年下半年与相馆、旅馆合并组成达县饮食服务总店,1966年转为国营。1971年至1984年先后附设有“红旗路食店”“胜利饭店”“绥定食店”等。1985年,增加经营食品糕点。       达城老一辈名厨彭炳臣、曾占武、谢桂荣、罗德贵等都曾在“一品香”工作过。由于该店技术水平较高,管理方法得当,培养出了不少烹饪人才,新一代名厨王泽润、陈良玉、杨秋野、谢永海等,都在该店受过熏陶。      民国时期的知名餐馆,还有大西街傅席章味道长饭馆,陈谢氏嘉定棒棒鸡,南门口陈氏杏花村饭馆,七道朝门对面王登全水八块,县城隍庙朱八戒凉粉,南门口城壕口廖包面,箭亭子谢包面,下后街李姓灯影牛肉,院棚巷罗包面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国时期的达城老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