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334|评论: 156

[生活资讯] 闲话收藏暨嘉州古玩轶事.龙门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0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闲 话 收 藏
                                                                                           ——曹洪
近些年,收藏一年比一年热,藏市一年比一年火。
收藏对人来讲有几点乐趣:一增长学问;二提高品位,陶冶情操;三增长财富;四是对古代艺术和文化的继承与发掘。
首先自己要弄清楚是自己把收藏作为一种投资行为,还是一种学问研究或是一种兴趣爱好把玩。不要追风赶潮流,古言:“七十二行,古玩为王”。古玩行的物件和所需的知识包罗万象,真与赝是艺术品收藏中首要的学问。故广大藏友和将入藏市的收藏爱好者要对自己有一个对收藏的概念的认识和对自己的艺术品收藏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世间万物皆可收藏:各时期书画、陶瓷器、铜器、钱币、邮票、家具、名人书札、古籍善本、钟表等,选择自己喜好的物品收藏。
初涉足藏市者,首要具备一定的鉴赏知识。购读一些收藏类权威性著作:如喜好陶瓷的,应读耿家昌的《明清陶瓷鉴定》;钱币爱好者应读马定祥、丁保福的钱币专著;书画爱好者应专注各画家的风格、笔彩特征等收藏类图书,使自己将对自己收藏的东西有一定的初步了解,还可以参加一些艺术品收藏类的专业培训班。还可以找一个资深品行好的玩家给你指点。一个品行好的师傅将给你带来好的观念,好的会带你走“正道”;差的会带你入“邪途”,观念决定一切!
艺术品收藏应做到几多:多上藏市、古玩店。多看、多问、多上手。购些不同时代物品的标本,了解和比较各类物品的图案、刻法、画意、历史等所需要掌握的特征。
艺术品收藏的鉴赏也是一门学问,作为鉴定首要还是所谓的“凭眼力”,这是现时绝对的标准。这同鉴别烟酒一样。这门学问虽不是高不可攀,但也非一蹴而就,必须刻苦钻研,认真实践比较,才能融会贯通。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自己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你在收藏时才会少交学费。
对于有破损的器物,收藏价值是相对低些,但特殊东西残损也不影响它的价值。例如:国宝“斑簋”;“马踏飞燕”;美神“维纳斯”;半幅宋画《登高望远图》也是国宝级文物。对于陶瓷,人们常讲“瓷器一毛,不值分毫”。这句话只是单单从经济角度出发而言的,这有悖于艺术和学术的出发点,搞收藏笔者个人认为应更多的注意它的综合价值,不要太在乎纯经济价值。南京博物院张浦生老师就是玩瓷片而成大家的。
走出艺术品收藏的误区;年代久远的器物经济价值不一定高,有的古瓷,诸如一些杂窑的陶盆瓦罐,尽管年代久远,货真价实。实际上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经济价值都很低;不要认为器物越大价越高,一件古代精品的鼻烟壶拍卖价近百万,同一时代的一件大瓶价值不过区区数万;一枚北宋“应运通宝”铜钱,价值几百万,而同时代的钱币,有的只值数元.沈周的扇面画值几十万,而同期比沈周名头弱的画家画幅比此扇面大,却只值几万元.不要以为上了文物等级的器物就是珍稀价高之物,文物等级和一般收藏家的价值取向有的不完全一样,等级是考虑其历史、时代、文化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作为一般收藏虽然要考虑藏品的历史文化价值而更看重的是大众趋向和经济价值.对于收藏应遵循”物稀为贵”的原则.陶瓷器应遵循”一方当三园”特殊造型物品,收藏价值高于常见器型.名窑陶瓷、名家书画、书札、名家雕刻等名家物件,比小窑陶瓷、小名头书画等物件的综合价值指数高。宋版古籍善本论页一万元一页,清刻本就逊色太多;但对于这类问题只是相对而言,只要自己喜欢,价格适中,也可收藏。少迷信“官窑器”文化不在于尊贵,艺术不同于“官位”。顾名思义,官窑器是专供皇宫的东西,流落民间属凤毛麟角。流落民间的官窑器各朝各代早就被大收藏家,达官贵人收入囊中,视如拱壁,解放后,收入于各大博物馆。文物商店,街上肆落,能存几何?大家留心看一下欧美日本的高级别收藏家,他们展示的东西,不是什么官窑,什么御用品,也是残损之物,但其巨大的艺术文化冲击,让人一望而心荡,经眼难忘给人一种难言的震撼。不要相信拍卖图录价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收藏品的两个属性,有人认为,收藏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体现在价格上,这句话笔者个人有异议。现在的拍卖公司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90%以上是知假拍赝,请托抬高物品价位的事屡屡报光。藏家跟拍卖公司联手假拍,使自己的物品虚高成交。收藏品市场的价格本身就是“乱价”,同一件物品,因人、因事、因地而异,价格变化很大,行话:货买爱家,同一件藏品,他人认为是宝,别人认为是草,李视为珍品,王认为平平。价格和自己的兴趣学识密切相关。识别人所不认,发别人所不见,笔者认为这才是收藏最大的乐趣。要学会从一件物品的外表看到内涵,看到一件藏品更深层的价值,那兴趣与快乐是无法比喻的。
在收藏中,少迷信专家。专家的定义,是对一类知识有独特的见解,专家不是万能的。现代的许多专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搞假鉴定,当托真“淘钱”。笔者的一位朋友是房地产商,喜好各类艺术品收藏,请故宫知名专家XXX鉴定他的藏品,此专家签的鉴定证一大堆,朋友花了近三十万元,近二千万所购的藏品,可内行一看有多少能买回原价,跟专家说的完全是两回事。有些专家说瞎话,怕承担责任,鉴定证书上印有“此证书只代表本人观点,不作法律依据。”只要钱到手,不管真赝一切皆宝。损人利己,但毁了自德自誉。
在收藏中,收藏心态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识形态。古玩自古已来就有“捡漏”与“打眼”的行话。有的藏家是富豪,仗着有钱,不虚心学习,怀着赌博心态,买一百件物品,只要有一件对,就名利双收,可一看一百件皆假,可叹!有的藏家买了真品,高兴。可“走眼”后,不找原因,不怪自己眼力不好,反而闹纠纷,不可取,只要不是恶意欺骗,应交学费。民国时期一大古玩商,因一枚田黄而走眼,真的看假,在北京古玩同业会捡漏购买后赚了天利,此藏家为此而报撼而终,可怜。有些藏家相信出土文物,在当今艺术品火爆的情景下,“地雷”遍地,藏界流传一句话“你今天看到的出土物件,但你不知道它是何时埋下的”,可笑。在艺术品收藏中,再大的收藏家如完全为经济利益所惑,就会迷障自己的眼睛,很容易坠入赝品围织的魔网,到后来也只会落得空空如也。收藏不在东西的多少,而在于对文化的贡献,至于花钱买个收藏家协会的职务,买几百件藏品,这充其量是买家。所以对于收藏家而言,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眼力,在对自己的藏品在鉴与赏和收与藏的基念上,进一步对自己的收藏进行体系的梳理、分类、研究,做资料的整理,最后行之以文,给后来喜欢收藏的收藏者以借鉴参考,为文化的研究留下些许资料,并被世人认同,这样才能称的上是真正的收藏家。如张佰驹、丁保福、马定祥、陈复祥(华邮专家收藏家)等大收藏家。
在收藏中一颗平淡的心,一双无敌的眼,是鉴定最重要的法宝。在收藏中体会藏品真赝的学问,意识的感知,才是收藏最大的乐趣!
                       通讯电话: 0833  2722977         13118383228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7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0-10-20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1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向版主  致礼   谢置高亮:handshake

发表于 2010-10-21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曹老师写的很不错嘛     很多例子很具有代表性

发表于 2010-10-21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旳"收藏热"兴起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2003年央视"鉴宝"栏目开播,把"收藏热"推到最高峰。目前"收藏热"已步入低谷。
说到"收藏"这个话题,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据有人估计,这些年全国涉入"收藏"或经营"古玩"者达三,四千万人。他和"股票","彩票"-样,吸引着追求"发财梦"的人钻入了这个"套钱"的迷魂阵。这当中有发小财的,也有发大财旳。但更多的"发烧友"是把大把大把的钞票拿去打了水漂。不过,这种"财富再分配"确实也养活了不少的人。就我们乐山而言,也如楼主所说,有很多精彩旳"收藏故事"。-------

发表于 2010-10-21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沾楼主发贴之光,跟贴说几句"收藏"。
我的话题着眼于乐山本土。谈-些收藏人士和古玩商的得与失。也算是-个简单的历史回眸。观点不合可以争议。
改革开放前,乐山同其他地方一样不存在收藏活动。当时,在老公园叮咚亍口,有一个"大中寄卖店"负责收购一些散落民间的古玩,字画,玉器,铜器,杂件等。供省博和省文物商选藏,选购,乘下的供外贸局出口換汇。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八十年代,不少外国和港奧古玩商进入內地,大量收罗出土文物和传世古董,乐山也同其他地方-样,刮起了-股盗墓风,那时土地下戸,外出打工的人很少,很多农村剩余劳力特别是年轻人,为经济利益驱驶,投身盗墓行业。没有多长时间,农村旳古墓几乎是十墓九空了。他们挖到的"宝贝"通过一条环环相扣的渠道,流入海外。当时,人们称这活动叫"走私",-般都是偷偷摸摸进行,不敢公开大张旗鼓的搞。那时,乡村中有自发盜墓,也有人组织盜墓,挖到的宝贝,由各乡鎮的小穿穿,拿到乐山城里卖给几个早期搞"走私"的贩子,他们再卖给成都贩子,成都贩子再卖给外省贩子,主要是广州,上海,北京等地。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活跃在乐山城区的古董贩子,那时人们还称作"太和帮"人数並不多,也就十多二十人吧,行内人还根据他们的名字和外号,编了一个顺口溜:六个胖儿(殷胖儿,胡胖儿,汪胖儿<国民党军阀楊森之子,已故>余胖儿,大胖儿,小胖儿)一个将军(老將军,不知其姓名),三把劍(龚建,周建,伍建),王浩儿"三家村"(祝XX,潘XX,伍XX)开"黑店"。其他还有几亇散兵游勇如:王木匠,四和尚,覃叭儿等等。这些人当年曾经风光一时,现在有的作古,有的改行,坚持下來的没有几个了。
九十年代初,在成都猛追湾游泳池,逐步兴起了一个古玩市場,最早规模很小,就在一个小茶館內(大概90年左右)这个时期,乐山去成都赶場的也就三,四个人。后來规模扩大(92年左右)乐山去成都赶埸的人慢慢多起來。这里插一段,乐山在成都搞古玩较早,而且在成都古玩界整出了点名气的要数楊胖儿,此人是-个老红军之子,据说当年乐山拍"神秘的大佛"时,他在沙湾-个工厂上班,有一天,演员刘晓琴-行去沙湾逛街,被花花公子楊胖儿-伙碰上了,有人赌楊胖儿说:"你敢不敢去亲刘晓琴一哈"。楊胖儿鬼迷心窍,果真跑上去抱了亲了一哈"。这下可惹祸了,后来被判了几年劳改。期滿出獄,在乐山没呆多久,就跑到成都去下海做生意,开始在岷山飯店后旳古玩街卖旧货,不久就改行到古玩市埸做古董生意。因他人长得肥大,又是乐山人,所以成都古玩界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乐山大佛"。后來他做古玩发了,开了一个古玩舖,取名"佛城古玩"。他的名片,就干诡连本名都不要,就印成"乐山大佛"。在成都古玩市埸,一说起"乐山大佛"几乎无人不晓。可惜身患糖尿病已故多年。
九十年代初,在乐山较早步入"收藏"的,而且舍得花大价的有钱"老板"。可能要数沙湾的何XX了。他投入古玩收藏,耗资数百万元,由于他入市早,当时也确实收到-些好东些。不过,也有买打眼旳时候,在乐山流传最早的是他买了-根"玉带"的故事。当时,峨眉有几个古玩穿穿,看到何X有錢,出手大套,便瞄准了他。编出了一个古墓出土"玉带"(古时皇帝或王公大臣的腰带)的故事,経过几翻周旋,看货,最终讲成13万元付款成交。谁知后來到大地方找古玩鉴定高手-看,说是假货。氣得何老板眼冒金星,遂找到公安局的朋友,带上了警用武器,直奔峨眉,谁知峨眉的几个也不是软蛋,听说何X带着公安來退货。他们也去找到当地派出所的朋友,也带上警器,等待何X。双方在峨眉找了个地方谈判。真是硬头黄遇到硬头黄,双方都"调动"了公安。这在乐山的"收藏史"可能绝无仅有。最终以卖方只退6万元,其余算作交学费了结此事。------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沾楼主发贴之光,跟贴说几句"收藏"。
我的话题着眼于乐山本土。谈-些收藏人士和古玩商的得与失。也算是- ...
东海堂 发表于 2010-10-21 21:26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东哥 也是个中高手  失敬

发表于 2010-10-22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沾楼主的光,继续说说"收藏故事"。
却说这何老板,是以搞建筑起家的(当时还没有房地产开发商)建筑老板,由于他在当地官方有很多朋友,容易搞到工程,除了滿足自已的建筑队外,还可转包-部分工程,因此很快就发起來了,腰包鼓了,自然要找花钱的地方,在一些朋友的怂恿下,早早地涉足"收藏"领域,而且在乐山还算-个可圈可点的人物。
他在峨眉买假玉带的事一传开,在乐山这个小地方,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让不少古玩商(实际是古玩穿穿)知道了何老板旳大名。同时,何老板由于腰包鼓胀,也没有因为买假玉带就收手,而是一发不可收。只是在价格上有所控制,没有原来那么大套了。
当时,乐山的古玩啇,如那些胖儿,那几把劍,还有那几家村旳人,可以说是乐山的古玩穿穿们,一起把眼光盯上了他,提起大包小包的"古董"朝沙湾跑,何老板也很大度,几乎來者不拒,叫家人通通接待,安排在豪华的客厅座着,等待他有空了,一亇一个地把包打开,-件一件过目,喜欢的,就一口价,管你卖不卖都不加价,不喜欢的,呌你包起。他还价你答应卖,他便立即付钱,从不拖泥带水。有一段时间,他的家里真是"门庭若市"。同时他的家里,也慢慢被各式各样的古玩字画塞滿了。
"收藏"这玩艺儿,由于他里面有很大的含金量,容易让人产生"发财梦"的幻觉,所以也非常吸引人。而且当初电视里没有"鉴宝"栏目,书店也很少鉴宝,识宝的书籍,古玩知识很贫乏。谁一旦爱好"收藏",钻了进去,按古玩穿穿的说法:"XXX疯啦",一般是不容易醒的。所以那时的"杀猪匠"(古玩穿穿)容易杀到"大肥猪"(收藏家)。在一个人身上取几万元,上十万元是比较容易的事。比如乐山临江埸的"X老五"(乐山古玩行出名的"杀猪匠")不但卖了沙湾何老板很多钱,而且何老板还把他当成朋友,请吃请喝,还要请他帮"掌眼"。多年后何老板"醒了",还把他当初买的假货,低价处理了两汽车给X老五拿去又赚了一笔钱。
那时的收藏家,掌握的古玩知识並不多,身边也常常聚有几个喜欢吹的朋友帮"掌眼"。这种人一边吹,一边又帮你"掌眼","收藏家"不撞鬼才是怪事。比如何老板买字画,他最信得过的是乐山文化界现在还活着的"X老"和图书舘的马X,他们认可,何老板就数钱,结果呢?掌眼的人本身眼力就不够,买很多假画就在所难免了,什么张大千的,什么何海霞的,等等,名气越大,就越是有假。何老板为了让自已的名人字画铁板上订釘,在后来收藏鉴宝热兴起的时候,还不顾旅途劳顿,亲自抱着很多幅名人画,去北京找专家鉴定,而这些所谓砖家呢,为的是挣钱,真是来者不拒,只要你交钱,不管真假,都给你出"证书"。据了解内情的人说,何老板家的砖家开的"证书"有十多本。而且很凑巧,大都是前年央视"寻宝走进乐山"的字画鉴宝砖家签发的。而且还有人说,"寻宝走进乐山"最终定槌的那幅名人字画,就是这亇砖家当年开了"证书"的,这画也是从何老板这里流出去的。-----
隨着古玩书籍大量出版,以及央视鉴宝栏目的开播,这个何老板也慢慢醒板了,发现自巳"收藏"的东西是假的多真的少,为了减少损失,便到乐山古玩市場开了一间古玩舖,把自已发疯时买的东西,再转卖给还在发疯的,或者才开始疯的"收藏人士"。------
这个何老板虽然钱很多,但是命不好。前几年,有朋友他鬼使神差的喊起,半夜三更跑到五通去唱"OK",在返回乐山的途中命丧黄泉。他虽然已"驾鹤西归",但他当年"收藏古玩"的故事,还在被乐山"收藏界"人士继读摆谈。------。

发表于 2010-10-22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增加了一点收藏知识。

发表于 2010-10-22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学习了。

发表于 2010-10-23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三药"西归后,留给后人的百万"收藏财富"吗?
几年前,在乐山的古玩市埸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大腹便便,笶容可鞠的富态老者,行內人称"刘三药"。08年因患绝症辞世,人们传说,老刘给后人留下了多年搜求,价值百万的古董宝贝。但有人却说,什么"宝贝",除了几幅画外,都是些值不了几个钱的破罈烂罐。
老刘原是乐山某制药厂的销售人员,改革开放后下海经商,在乐山城北开了一个药品批发店,因本人善于经营,不几年就整发财了,腰缠万贯的老刘,在"收藏风"的吹拂下,也爱上了"收藏"。他仅凭看了几本收藏书籍,就认为自已整董了,开始涉足于古玩行业。出手购买"藏品",由于他眼力不好,出手还大氣,不久便被古玩行内的"杀手"们看上了,首先进攻他的,就是乐山古玩行"三把劍"中的Xx。最开始,老刘迷"明青花"。他当时可能不知成都有个新货市埸。那里的仿"明青花"仅卖几十元,百多元一件,"杀手"XX买回后,就给他编各种故事,或说是在某某乡场收的"出土"货。或是某地一个老娘咡家传的,老刘就听进去了,对方开口漫天要价,老刘就三千,五千的还价,生意当然很快就整成了。没多久,老刘就"收藏"了几十件"明青花"。那个古玩行的"劍客"自然也从老刘的腰包里拿走了十來万元的钞票。併用这个票子购置了-套房了(当时房价还不高)。老刘买古董的心态很好,买错了也不后悔,一般也不退货,而且"收藏"兴趣越整越浓,爱好也很广泛:瓷器,玉器,字画,铜器,杂件等。只要他看上了就买,出手也大方,乐山城乡包括犍为,夾江等地都有不少卖"古董"的缠上了他,对他进行轮翻轰炸。不久,他的"藏品"确实越來越丰富。品种也越整越多,自已卖药辛辛苦苦埩的钱,被这些貌似土氣,"装猪吃象"的古玩穿穿咡们给他刷走了上百万(这还是他自已说的)鈔票。
06年,乐山城区泌水院古玩市埸开市,许某人从北京弄了三个"鉴宝"专家來乐山,开展了三天的"鉴宝"活动。其中就有名氣较大的首愽瓷器鉴定专家王春城。老刘乐呵呵地拿了好几件他认为很高档的瓷器和几件字画,(还找了一个朋友给他现场摄像,录为纪念)。去到泌水院鉴宝现埸,当他把一件件自认为"国宝"级的瓷器打开,王春城不屑一顾地扫了一眼,然后问他买价高不高。老刘说,不管高不高,你说真话。王春城就直接了当地对他说"你这几件都是现代仿品,做得还精美,价钱不高,自已耍耍可以"。老刘表面还是笑嘻嘻的,但心里已经在开始"流血"。这些东西在他手里,那件不是成千上万买來的?幸好他从外地抵账拿回的几幅旧画,经专家鉴定为真品,但因画家不是名人,价值也不大,值得"收藏"。这一点对老刘來说,多少还是一点安慰。-----。
自从鉴宝以后,老刘对"收藏"古玩的热情,开始降温。虽然有时也來古玩市場转转,只是看看,不再伸手了。很眀显地可以看出,他的精神状态再已不如从前。大概是08年春节后,泌水院笫一个"赶场"日,他对笔者的一个朋友说他得病了,心情显得很沉重,愁眉苦脸的。以后就好久不见他的身影,再以就听说,他抛弃了他多年苦心搜罗的"古玩"去到了另一个世界。-------
老刘这人为人很好。他去世后,乐山古玩行还有不少人怀念他。追忆他过去的收藏故事。至于社会上传言老刘给他的后人留下上百万的"古董"家产。那只有一些行內人才心知肚明。

发表于 2010-10-23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0-10-23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观了王大爷收藏的东西,简直惨不忍暏。
两年前有-天,倍几个收藏界的朋友,去王大爷家参观其藏品。王大爷非常好客,翻箱倒柜把这些年花很多功夫收藏旳宝贝找给我们看。可能有好几百件。看过之后,大家表情各异,有热烈奉氶的,连说"东西不错","东西不错",有默不作声的。有暗中数着他的藏品,看看有多少是老货。出门后才俏俏说:"几百上千件东西,只有六,七件老货"。
王大爷六十开外,过去的经历有些坎坷。年轻的时候是很风光的。据说"文革"期间,曾是一个"造反派"组织的司令,现在都还有年岁大的人喊他王司令,在当年新生的红色政权"乐山县革命委员会"中当过副主任。两派斗争中,经历就有点复杂了。改,开,搞以后,投身商海,搞了一个特色山庒,找了大砣大砣的銀子。因为有了经济基础,晚年退休后,便迷恋上了"收藏"。以此为乐。
在央视"寻宝走进乐山"活动期间,王大爷曾经亮相乐山"新闻天天报",给观众讲述自已的收藏感受。他说自已不喜欢打牌,就喜欢玩古董,结果因为自已不识货,被"古董贩子"期骗玩弄了,耍脱了一百多万。意思是叫大家不要盲目跟风,不要以为古董增值大,随便撿过漏就是好多万。其实弄得不好就血本无归。------
看了电视后,我觉得王大爷讲的是实话,因为我们去他家赏宝时,他从"密室"里抱出了-个战国时期的青铜鼎。是开着车专门去犍为花三万元整到的,看其表情还觉得自已捡了大漏。其实这东西在成都新货市埸,就几百千把元不得了啦。只不过是通过人工做旧,可以麻倒人而已。
人们也发觉,自从央视"寻宝走进乐山"活动以后,王大爷的身影确实很少在乐山古玩市埸出现了。

发表于 2010-10-23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瘟猪子"其实不瘟。
在离乐山城几十年外旳乡间,有一个貌似憨厚老实的农民,很多人不知其真名,都叫W老五(行內人喊瘟猪子)。常年戴一顶旧军帽,穿兰色中山装,脚下是军用胶鞋,-个很土氣旳农民像。八十年代土地下户后,他做完农活,便骑着一辆烂自行车,走乡串户收鸭毛,赚点种田费用。一天,他转到一家人门口,出來一个妇女问他:"我家里有个白石浆咡(饿卵石)花瓶,前几辈人传下來的,你收不收?"W老五叫他拿出來看看,那妇女便回去翻箱柜,找了出來,W老五拿到手上,认不出是什么东西,又象白石漿咡,又象那时农村盜墓人挖出的玉器,做工很乖巧。W老五是精灵人,既然人家是前几辈人传下來的,一定是个古董,就比照他看见农村挖墓人卖玉圈的价格,同这个妇女七讲八讲,以80元的价格买下。当时农村挖墓成风,有很多收玉圈的穿穿咡。他就拿给他们看,这些人也整不董,不敢出践买,但不久,W老五买到一个玉花瓶的信息就传到乐山城古董贩子的耳朵里,秦叭儿的老婆捷足先蹬,跑到W老五家,她是懂玉的,拿到花瓶咡-看,就知是一个西玉(新彊和田子料白玊)花瓶,心中-阵暗喜,同W老五讨价还价,以900元成交。秦妇拿回城后,不久卖了成都古董贩子3000元,成都其他贩子又传消息说,那人买回去以30000元的价格卖给了广东玉老板。这些一层-层赚钱的信息不久就传到W老五的耳朵里,W老五觉得这古董生意搞头还大。从此不再收鸭毛,成天穿乡收老货。什么盘盅碗碗,罈罈罐罐,木雕石雕,玉器杂项,只要是老货就收,当时峨眉,青龙,九里,沙湾,乐山的古董贩子和爱好者,隔三插五都要到他家去买古董。进入九十年代后,农村老货越來越不好收了,这时成都兴起古玩市埸,有很多外省人到成都古玩市卖新仿古董。W老五是乐山醒得早的古董穿穿,他看到新货比老货更好买,更好赚钱。立即攺行专做新仿古玩生意。由于他的样子长得很土很憨厚,很出卖相,麻了很多人。不少城里冒出來的有钱的收藏家们,都经常开着汽车去这个偏僻的农家淘宝。沙湾的发财人何老七,不但疯买他的假古董,还把他当"朋友",峨眉,青龙,九里的收藏家们更是近水楼台,跑得更勤。乐山交警的收藏爱好者刘X,也是他家的常客。还有更高级的大官,乐山的书记陈德玉,通过他的驾驶员XX,买了W老五不少的假古董。那时陈德玉是乐山高官,人们大多以书记相称。但W老五在行內人面前卖乖,经常是老陈如何,老陈又如何。-----。
在乐山古玩行这个圈子中,古董贩子(穿穿咡)唯有W老五可算"成功人士"。人家现在是到处有房人士。老家农村有房,老家临江埸有三楼-底两个门面,苏稽有房,乐山大城市有房。至于銀行內的就只有他自已知道了,这些财富,都是我们喜欢"收藏"的人士给他贡献的。

[/b

发表于 2010-10-23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2_36:}

发表于 2010-10-23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乐山"太和帮"笑到最后的"胖儿"。
乐山城早年的古董贩子,被那时的人称为"太和帮"。后來改称"穿穿咡"。那时的人生活不好,一般都比较瘦,(不象现在吃配合飼料猪肉和垃圾食品,胖人很多)。那时可能稍微胖点,就被人整个"胖儿"的绰号,所以乐山城老-批"古董商",就有六个"胖儿"。殷胖儿,胡胖儿,汪胖儿,余胖儿,大胖儿,小胖儿。在这六个胖儿中,胡胖儿卖古董挖了笫一桶金后,改行做百货生意,现在已是半边街开大铺子的百货老板。汪胖儿是国民党大军阀楊森之子。楊森死后去北京领了点遗产錢,回乐山做了几年古董生意,后來得绝症死了。余胖儿,大胖儿,小胖儿因古玩生意不好做,打退堂鼓去干别的行当。现在仍在古玩行打拼的,就剩下殷胖儿一人了。殷胖儿本名殷守金,以其名取堂号为<守金堂>。住中心城区叮咚街口,早年在叮咚街<大中寄卖行>旁边摆摊收售古玩,因<大中寄卖行>是乐山收古董的老字号,殷胖儿在这里确实得了"地氣"。收了不少好古董,此人非常精明,收的古代金銀,他资金再紧都不卖。所以他经常向人玄耀,他存了几百个銀元,几十砣銀錠(銀砣子)。在他存的銀砣子中,有两砣当年张献忠的大西国大顺年号的銀錠非常珍贵,因张献忠政权存在很短,存世有年号的东西非常少,古玩本身就是以稀为贵。
殷胖儿也是乐山早期古董贩子中醒得早的,做了没几年老货就顺应潮流,立即攺行做新仿古董生意,而且做旳是新货批发(代銷)。那时犍为,沐川,五通,荣县等地的古董穿穿咡,都基本上是到乐山殷胖儿处买或赊回去卖。(那时到成都旳交通不是很方便的)。临江温老五卖假古董靠"卖相",乐山殷胖儿卖假古董靠"唱戏"。他们两个都是早期古玩商中的"成功人士"。都找了大錢。只是殷胖儿投入几十万去炒股座"大戸室"。因其文化有限或命该如此,整倒了飯,损失几十万,因此他现今的经济实力不如温老五,只能屈居第二位"成功人士"。
殷胖儿贩卖假古董坑害别人。而他也曾经被别人整得流眼泪。有一年,宜宾的古董贩子XXX來乐山,听说殷胖儿发了财,便设起圈套整他,他们知道殷胖几对玉器不在行,便弄了一对玻璃种的"充色'"玉圈去卖他,並谎称是从乐山某街-个解放前大富人家收的,殷胖儿看到这玉圈很漂亮,而且又知道这个大戸人家,心存侥幸,便花四千元买下,还认为是捡了漏,拿上成都想卖好价钱。结果人家说这是成都新进的高仿货。殷胖儿一下子心都涼了半截。那时当万元户都不容易,一下丢了四千,怎不心痛。
回乐山后苦苦想了几个晚上,如何去退货呢?因为宜宾那人也不是善人。最后终于想出了-个办法。第二天,他把小胖儿喊起,去买了一套孝服,白花和黑纱,赶往宜宾。找到宜宾那人住处,穿上孝服,戴上白花黒纱,见到XXx便卟通-声跪下,假装痛哭,说他的老毌亲知道他买了几千元的假玉圈后氣死了,现在没錢安葬,要XXX把钱退给他,好回乐山安葬老毌。那人看到殷胖儿如此行状不象装的,于是便了就答应退货。因此乐山古玩行内很多人都说殷胖儿卖和买都会演戏。那些文化比他高,智商比他高的"收藏家"都会落入他的圈套,大把大把地把钞票数给他。
殷胖儿虽然整假古董发了财,现在仍然在农民街开古玩舖继续卖假古董。好象笑到了最后,但是他的命运也是多灾多难,牢獄之灾多次光顾他。早年因"走私罪",83年严打判了几年劳改。期滿出獄后进入古玩行,因叛卖假货被人控告诈骗,又被抓进去关起。经多方花钱走关系,才没判罪放了出來。他已是六十多岁的老者,晚年应该平安无事吧。

发表于 2010-10-23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0-24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稽________名揚成都省的"古董之乡"
苏稽埸,在乐山人的眼中,好象只知其"翹脚牛肉"出名。然而在古玩行,省城成都及周边如崇庆州,大邑,邛崍,双流,新津等地的古董商们眼中,都视苏稽为乐山的"古董之乡"。他们有很多人,都曾经在苏稽买过很多好东西。所以早年跑乐山的古董商们,到了乐山后,苏稽是他们的必去之地,因为那里确实有"宝"在吸引他们。
早在八十年代乐山乡村盗墓风起时,苏稽在X大爷的带领带,就有好几个人开始走乡串户收玉器,进城卖给大中寄卖店,弄点小錢。不久,成都有几个走私古董的贩子坐顉乐山,苏稽人收到玉器后就卖给成都贩子。成都贩子在他手中买了很多好玉器,赚了大錢,所以开始对苏稽穿穿咡感兴趣。现在成都古玩行的大款,千万富翁如"黒娃咡","任建儿"等。他们发财的第一桶金,都是在乐山挖的,苏稽人对他们旳贡献也功不可没。
苏稽先后进入"古玩穿穿"这个行道的"农二哥",大概有二,三十人之多(现在坚持下來旳没有几个了)。他们很勤快,很能吃苦,他们的足迹踏遍乐山乡村的山山水水。甚至连马边沐川都跑去了。很多散落民间的各种"宝贝"。都在他们的吆喝声中被搜罗上來。有很多好东西,珍贵"宝物",都经他们旳手卖给了外地古董商人,流落他乡。从他们手中卖出去的比较珍贵的东西,最少有上千件之多,可以开个博物舘了。但是,他们得到的是一点"小錢"。等乐山人醒过來时,这些东西早就跑了。从保护本地文化遗物來说,他们应该是一群犯罪团伙。(他们中也有人被关逮來关过)。
比如说从他们手中卖出去的滿绿的翡翠玉器,有旳按现在的行情可值上千万-件。值十万百万的就更多了。比如说乐山有人花200元从苏稽人手中买了一个明代青花人物大酒坛,又2000元卖给外地人,外地人拿去卖了65万,併且还上书出版。有一年夏天涨水,沙湾某地被雨水冲出了-个龟钮青銅印,苏稽人小价钱收到后被成都省文物啇店退休的X大姐(实际是个老太婆)以两千元的价格买走。拿回去才说捡了一个大漏,是一枚汉代官印。价值不菲。沙湾铜街子是汉代邓通铸錢的地方,邓通本是乐山人,是汉代-个不小的官,所以有人怀疑这枚在沙湾地盘上被水沖出來的汉代青銅龟鈕官印,会不会是邓通遗物呢?可惜他已跑到外地收藏家手中,乐山人已无法研究了。这样旳例子还多得很,不一一枚举。
进入九十年代后期,苏稽人就以整新仿古玩为主了。这时乐山城內后起的新一代"收藏家"们,也开着车常跑苏稽,或者苏稽人经常上门"造访"。可是,时代不同了,这些"收藏家"在苏稽人手中逮到的不是"宝"而可能是"毛蟲"了。

发表于 2010-10-24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是来学习滴...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4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海堂 发表于 2010-10-23 22:47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东兄 好 内伙子   好文 整个连载  "嘉州古玩藏家轶事"  可出版三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