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581|评论: 23

茶马古道金龟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11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的心中,曾经一直有一个待解之谜,那就是从小就耳熟眼熟(邛崃县志上经常看到)的邛崃金龟山一直不晓得在哪里?
     据清嘉庆《直隶邛州志》记载;“金龟山寺,在州西十里,以山形为名。明建。庙中有圣母像,俗多于此祈嗣。”
民国《邛崃县志》里面的白鹤台、翠屏阁、点易洞、竹溪积翠崖里面,都分别提到了金龟山的方位:“金龟山有翠屏阁在西崖。”“今鹤林寺、金龟山与大柏树竹溪毗连,皆古白鹤山也。”“金龟山在竹溪背后。”
     去年,又打听得“金龟山在邛西建昌营坝到盘陀寺的路上。”
     2017年12月4日,文友凡丁通过QQ邮箱给我发来他的民间调查报告:《邛崃金龟山和凤巢寺的传说》。忙打电话了解金龟山的方位,得到的回答是:在去盘陀寺的路东,方位是在盘陀寺北面,离盘陀寺大约2里的样子。
     2017年12月10日中午,正好凡丁有空,我便随带着打印出来的为赠送当地受访人的调查报告:《邛崃金龟山和凤巢寺的传说》文稿的凡丁,过西桥、梁机房、弯青杠,过郭石桥左转上山,向离城7里左右的金龟山奔去。
在盘陀村一组的乡村公路边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凡丁《邛崃金龟山和凤巢寺的传说》里面《金龟田和“祭魂庄”》介绍的现今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高达三、四十米的大柏树和从过去的冬水田里面长出来的张开四肢的龟型土堆。
在红砂石板已被泥土掩埋的从喻坎经金龟山至金龟庙(祭魂庄)的茶马古道上又拍了几张古柏的照片之后,我又随凡丁骑着自行车顺着白鹤山麓又向距离金龟田几百米远的金龟山奔驰。
     不一会儿,我俩就来到了金龟山前。在我的眼中,金龟山并不象我想象中的一座山,因为它的顶部是平的,矮的地方只有两三米,高的地方好象也超不过十米。当地还流传着金龟山土堆下是一座埋葬着后蜀孟昶的王妃的古墓的说法。有人还挖到过墓门。
     坐西向东的金龟山上,由南往北共有八个台层,最南头的第一台层为戏台,建在一座“石墓”的封土堆上,戏台北面的寺前有一道五开间的木制牌坊,牌坊前有一根石桅杆,戏台与牌坊之间为观众看戏的空坝,约1000平米。
平坝往北分别建在金龟山八个台层上面的庙宇分别是:第二层台为关羽殿,正中坐关羽,左侧关兴站立,右侧周仓伺从。殿东有门道通往翠屏阁;
     第三层台为城隍殿,俗称十殿,泥塑阴曹地府像;
     第四层台为东岳殿,共三层楼式建筑,底层泥塑高约一丈的东岳神像,二层供道士颂经,三层为凌霄殿、供奉道家鼻祖元始天尊(太上老君)木雕神像;
     东岳殿东边为童子殿,泥塑送子观音像,左手牵童男,右手抱童女;
     第五层台为大雄宝殿,俗称罗汉堂,泥塑释迦牟尼和十八罗汉。
     第六层台为观音殿,泥塑观音、文殊、普贤菩萨像;
     第七台层为弥勒佛殿,共三层楼式建筑,底层泥塑大肚弥勒佛像,任信众摩挲,据说小孩子摩后肚子不痛,俗称摩光殿。第二层供和尚颂经,第三层为藏经楼:
     第八台层为“望乡台”,为三层木结构的楼式建筑,总高度超过20米。第一层供木雕“太阳神”站像,头戴太阳冠,有背光,高约一丈,两旁木雕四大天王座像;第二层为经堂;第三层象征阴间之人望乡、思乡的地方,游人禁止进入。
现在,金龟山凤巢寺里面的那些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建筑,已分几次,被拆得净光。在 1950年,凤巢寺部分殿堂和寺前的石墓便开始被拆毁,用于修建邛崃监狱和由城隍庙改建的城关粮站。1970年拆除戏台和童子店,用于修建提灌站;1990年拆除大雄宝殿等,用于建造鹤林寺和盘陀寺的殿宇。
     目前,尚存的只有金龟山前那搬不起的水井,山门前那一对一只半埋、一只扑倒的石狮,那些散落于附近村民家里面的明代、清代“嘉庆九年,僧如训置”的大青瓦和金龟山凤巢寺遗址。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1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位于盘陀村一组从冬水田里面长出来的金龟和那棵千年古柏。
DSCN009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1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马古道上被泥土掩埋的红砂石板。
DSCN003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1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坐西向东的金龟山凤巢寺山门。金龟山背后即白鹤山西崖。
DSCN009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1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已失去昔日风采的那对凤巢寺石狮。
DSCN0051.JPG
DSCN005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1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龟山旁边的古井。
DSCN006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1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龟山南头戏台下面的烧香田。
DSCN004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1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龟山凤巢寺山门内仿佛还在流泪的斑竹。
DSCN005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1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龟山上的石板路。
DSCN0062.JPG

发表于 2017-12-11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地都不知道“金龟山土堆下是一座埋葬着后蜀孟昶的王妃的古墓”的说法,此说法是住“弯青冈树”一个张姓村民听父辈说的!

发表于 2017-12-11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崃岭鹤影 发表于 2017-12-11 16:18
金龟山凤巢寺山门内仿佛还在流泪的斑竹。

“斑竹一枝千滴泪”,似在述说“金龟山凤巢寺”的过往!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1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2538457156@qq.c 发表于 2017-12-11 18:38
当地都不知道“金龟山土堆下是一座埋葬着后蜀孟昶的王妃的古墓”的说法,此说法是住“弯青冈树”一个张姓村 ...

哦。

发表于 2017-12-12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嘉庆《直隶邛州志》载:“金龟山寺,在州西十里,以山形为名。明建。庙中有圣母像,俗多于此祈嗣。”

其中:“金龟山寺,在州西十里。”说得去!因明代临邛城东迁后,从城中出西门经64队、林凤庵、荆喻坎、长腰山到金龟山正好十里;而明代以前的临邛城在西河坝64队以南!
明代临邛城东迁后,明正德十三年,因原本在金龟山的“鹤山书院违(离)州稍远,大夫士庶无所从游”,故将“鹤山书院”迁移到今城关粮站处。
清初“鹤山书院”又先后迁到南街、书院街,明代始建的、原位于善恶坝的城隍庙便迁建于鹤山书院废址,1950年城隍庙又改建成城关粮站。

又其中:“庙中有圣母像,俗多于此祈嗣。”可能是指东岳殿东边童子殿中泥塑的“送子观音”像,左手牵童男,右手抱童女。
但明代是一个包容的大国,所塑送子观音像,可能参照了西方圣母院中的圣母像。现代人或可从中揣测、领悟到中西文化如何经过丝绸之路交流、碰撞,产生出了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金龟凤巢寺”来,同时寺中的和尚、尼姑、道士、道姑皆同从一道沙门进出,这种现象不仅在邛崍独一无二,在全国寺庙中也可能绝无仅有!
亦可从中看出“金龟凤巢寺”在丝绸之路的重要位置。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2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2538457156@qq.c 发表于 2017-12-12 10:48
清嘉庆《直隶邛州志》载:“金龟山寺,在州西十里,以山形为名。明建。庙中有圣母像,俗多于此祈嗣。”

...

    “金龟凤巢寺”的地理位置,的确独特。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12-13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祖坟就在金龟山,但没有作者这样细致清楚

发表于 2017-12-17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孩子的时候,常被人骂:“你还在金龟山舔糖鸡屎!”,现在看了您这篇文章才知道出处啊!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8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SCM989765 发表于 2017-12-17 22:01
小孩子的时候,常被人骂:“你还在金龟山舔糖鸡屎!”,现在看了您这篇文章才知道出处啊!

我听得多的是摆老资格:“你娃娃那个时候还在金龟山打翻筋斗”!

发表于 2017-12-18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崃岭鹤影 发表于 2017-12-18 10:01
我听得多的是摆老资格:“你娃娃那个时候还在金龟山打翻筋斗”!

发表于 2021-10-11 20:3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是那里道听途说的哦,金龟山的庙子早就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或是文化大革命之前就毁的一干二净了,据70多岁的老人说,在他们的记忆里,只去过老鹰殿,有的还说去过灵官殿,那些童子殿和石殿都只是听说过,金龟山那可不是一两个朝代就修起来的,当时文革的时候那些盘陀寺,鹤林寺之类的根本就不值得一提才没有毁掉,金龟山拆下来的材料,被这些鹤林寺和盘陀寺还其他的寺庙拉去陪修。庙子拆后搞成了集体地,还建工房,还有和尚的田都搞成集体田,土地分到户后,又建大量的民房,又翻新又搬迁又复耕,现在搞城乡一体化又复耕,金龟山的庙子的地都不知道翻了多少次了哦,至于有古墓,当地的居民打水井都打了5丈多深,而且水还很好,应该不会有

发表于 2021-10-11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龟凤巢寺的部局,是汪玉林、唐在全等人说的!
汪玉林:唐沟人,职业道士,1950年的儿童团长;唐在全:2017年调查时80岁,唐沟人;王正才:退休职工。原住金龟山上,后搬到山下。其弟王正环(已故)曾挖掘出记述曾光燨在翠屏书院讲学的石碑。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