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63|评论: 0

[图文四川] 互联网精准扶贫 四川案例为全球减贫提供中国方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5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几天,在浙江乌镇召开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多个四川案例集中亮相,创下多个第一,向世界展示了网络扶贫的生动四川实践。

12月4日上午8点,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第一场分论坛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通安厅举行,主题是“共享红利:互联网精准扶贫”。参会嘉宾包括国家网信办、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及京东、蒙牛等知名企业负责人。

就在这个世人瞩目的论坛上,四川的一个小村庄的脱贫攻坚实践广受关注。四川省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受邀发言,排在他前面的是京东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

邀请村支书做主旨发言,这是世界互联网大会4年历史上第一次。

在此次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同样来自四川的绵阳市安州区晓坝镇网络扶贫案例也受邀现场展出,成为唯一来自基层的互联网精准扶贫展出案例。

这些来自四川的网络扶贫案例,为什么能在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舞台上集中亮相?答案就在两地的农民从贫困户到电商的“转身”之中。

@ 巧用互联网思维   “85后”村支书阐释农业共享经济

李君,今年32岁,是一名“85后”的小伙子,他还有一个身份——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大学毕业后放弃高薪,扎根秦巴山深处的岫云村十个年头,带领这个贫困村走出可以复制的脱贫攻坚岫云村模式。

“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共享经济,主要在大城市。其实在农村也可以发展农业共享经济。”李君从2008年大学毕业回到岫云村、拉起村里第一条光纤开始讲起。



“农村每家每户都有圈舍,有粮食,有劳动力。但是因为家禽市场价格波动大,老百姓对行情把握不准,很多老百姓就只养自己吃的,造成了生产力和生产资源的大量闲置和浪费。而在大城市,大家觉得吃的肉越来越没有肉味,农村的肉味成了他们怀念的味道。”李君说,他们村组织农户共同打造“岫云村”品牌,在成都市区开设了首家“扶贫体验餐厅”,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发展,通过体验解决了信任问题,还解决损耗和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现实中,一些人自己养的鸡自己不吃,为了化解大家的顾虑,岫云村提出 “去规模化、去重量化、去中间化、定制化”四化理论,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养家禽不计重,只管养殖时间,不管多重价钱都一样,还能通过二维码溯源,通过家禽建立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李君总结说:“岫云村应用互联网思维解决了产业扶贫的同质化问题,用互联网技术解决了农产品品质问题,通过互联网的传播让岫云村的品牌和农产品实现了高价值。”李君说,现在的岫云村已经实现了整村脱贫,成为了四川省的省级四好村,并且带动了周边近100个村的留守群体和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精细化高品质农业。

“乡村振兴战略中,互联网在一定会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山区的农村,我们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回归,因为年轻人更懂互联网,能更好的应用互联网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这样的案例很生动,也很有趣,将为全球减贫提供中国方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信息技术事业部主任塞缪尔·瓦拉斯·格瓦拉先生听了后感叹。

@ 被互联网“推着走”   小镇贫困户变身网络创客



同一天,距离晓坝镇上千公里之遥的浙江省嘉兴市乌镇,来自全球各地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与会者,近距离参观了晓坝镇“网络扶贫”展区,这是全场唯一一个来自基层的网络扶贫展出案例。

在现场,晓坝镇齐心村村民周德财正在用手机直播他的养鸡场。通过网络,这一幕显示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和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的屏幕上。

“周德财们脱贫奔康的每一步,都是互联网‘推着走’的。”晓坝镇的参会代表高波现场讲解:

最初,发在朋友圈里的贫困户周德财家的一组照片,让不少网友看得心酸。一些爱心网友决定出资两万元,为他买鸡苗、购农资、搭圈舍。很快,600只土鸡出栏了,鸡蛋和土鸡的销路又成了新问题,最终解决仍然靠网络——在农民夜校学习后,开网店,搞网商。

从之前不太会用手机,到网络直播喂养场景,周德财自己都觉得像做梦一样,如今他家年收入达到5万元。

在晓坝镇,网络扶贫给贫困户带来命运改变,不仅是周德财一家。一年多来,晓坝全镇建起村级电商服务站3个,发展网络创客、微商200余名。

晓坝镇探索的内容越来越多——在网络扶持方面,搭建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可视化“大数据”展示中心;在信息服务方面,帮助贫困户“先富脑袋”;在农村电商方面,掀起“锄头革命”…… 一路走下来,晓坝镇在互联网道路上飞奔。

啥是互联网+扶贫,这真是生动的案例。”来自河南新乡的现场观众姚朝阳对晓坝镇的展示由衷点赞。

晓坝镇又何以跨越千山万水站在全世界的聚光灯下?

这一切源于四川借力互联网,增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为脱贫奔康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实践。

@ 百花齐放   四川各地竞相探索网络扶贫模式

一根网线,打开的不仅是贫困户钱袋子,还是外面世界的一扇窗。

来自凉山州喜德县东河乡瓦尔村的黑吉,今年被西南民族大学录取。能圆大学梦,黑吉要感谢一位特殊的“老师”。在他的高中学校,每个教室都装有一套祥云网络教育系统。通过该系统,这里的学生可以随时看到成都石室中学的课程。互联网远程教育让该校78名考生全部考上大学,其中6人进入重点大学。

不仅治教育“穷病”,网络扶贫还可以治愈身体疾病。去年11月初,年仅5岁的树云在阿坝州金川县人民医院接受了手术。为他看病会诊的是远在几百公里外的省人民医院专家。金川县人民医院医生将树云的病历、X光片等通过一款手机客户端传送到省人民医院,专家会商后,做出了必须马上手术的决定。传输网络数据的光纤,就像是树云跳跃的脉搏,方便几百公里外的专家把脉问诊。

网络扶贫能救命,也能防风险。为防止贫困户因灾因故致贫返贫,泸州市龙马潭区政府依托互联网金融服务,今年为2000多户贫困户购买“扶贫保”保险。保费为每户(2人)50元,家庭人口每多一人增加30元。出现意外后,每户农民最高可获赔偿4.5万元,意外伤害身故、残疾赔偿2万元。

“网络扶贫让贫困户享受到互联网金融服务。”四川省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挥资本市场和保险服务功能,为贫困群众提供人身意外、疾病死亡和家庭财产保障。

从鼓钱袋到富脑袋,从看疾病到防风险,我省各地积极探索网络扶贫模式,助贫困群众在脱贫奔康路上越走越快。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