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3065|评论: 31

[文学.历史] 赵公山与张献忠藏宝之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25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一首古老童谣,随着2012年彭山江口的大量沉银被发现、打捞,终于尘埃落定了。但是,到底是不是民间传说的张献忠藏银呢?

   对于此事,巴蜀文化专家、《张献忠传论》作者袁庭栋说,“张献忠作为流寇,一路杀烧抢掠,并靠沿路所夺,作为后勤储备,因此将财宝主动埋入江中,可能性不大。”“当年传言成都锦江埋有宝藏,挖过一次,一无所获,也证明主动埋入江底不可信。”他认为,张献忠战败后,财宝落入江中一说更为可信。民谣所说的张献忠兵败退出成都时,把“大西国”的金银财宝秘藏起来,为了将来能找到所藏之宝,不至于因年代久远而迷失,便设计了石牛和石鼓作藏宝记号,谁发现了石牛石鼓,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国”的神秘宝藏只是一种臆想。石龙村村民彭海军就不相信童谣所说的是事实:“石龙石虎是宋代建造的,距今有千年,而张献忠沉银发生在明末,距今300多年。两者相差600多年,完全是不同的时代。” 袁庭栋说,“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宋代和明末的两个东西,能够被联系起来。这肯定是后来民间流传出来的,”据彭山县编志局原局长徐原烈1944年的考证,石龙石虎凿造于宋代伏虎寺(今不存)山门外,并题词“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薮,中华宝藏兴,民族昭千古。”之所以改成现在这个模样,只能反映了老百姓对宝藏的渴望。对于当地村民认为石龙石虎附近藏有宝藏,袁庭栋认为更不可信。“张献忠虽然在江口兵败,但不是全军覆没,有史料记载,其兵败后北上抗清近20年,说明主力仍在。”所以,这次发现的沉银,并不可能是张献忠的藏宝,很大的可能是部队的军饷。至于藏宝,与同是陕西起兵的李自成相仿。据记载,李自成打进了北京,坐上了龙椅,但并没有把他的金银运进北京放到国库里保管,而还把明王朝银库里的金银源源不断地运到了他的老营,交由他的夫人和亲兵。最后直到李自成被杀,部队都被清剿干净,所有的金银都不见踪影,去向至今还是个迷。
    再说到张献忠的财宝。传说大西国成立之初,张献忠把他在战争中获得的奇珍异宝,特别是明朝成都皇室成员宝库中的金银财宝,在皇城举办斗宝大会,24间房子摆满奇珍异宝、金器银锭。但能否买下成都府就是个问题了。查查史料,成都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始设,两宋延续之;元朝改为成都路,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复为成都府,清代延续至民国初。辖境东起今四川省绵阳、德阳、简阳、资阳等市,西至邛崃山、及仁寿、崇州等县市,北至安县、茂县等县,南达内江、井研等市县。成都府并不会是指成都城及其所管范围。即便是成都城,也是官署林立,最显赫的是居于城中心位置的蜀王府。这是蜀藩王居住的地方,是一座城中之城。在它的四周,分布若干座郡王府第,其中被记载的有:南川王府、庆符王府、德阳王府、太平王府、富顺王府等分布于成都的东西南北。其后依次是四川布政使司、都司、按察司、长使司、提学道台、按察院、茶局司、税课司等衙门。再下来是象征国家专政机器的军队———都指挥使司及其所属的前卫、左护卫、右护卫、中卫、宁川卫等卫所。最后是成都府、华阳县、成都县的府衙等等。另外是更多的夹杂在各座府第之间的街市、馆舍、民居,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并不是说要买就能买到的。
    那么,张献忠的藏宝到底上哪里去了?依据<<明史>>所载:“张献忠用法移锦江,固而阙之,深数丈,埋金宝亿万计,然后决堤放流,名水藏”的线索。就曾组织了上百民工,历时2年多,挖出一个大石牛和一个大石鼓。除此之外,却一直都不见“金银万万五”的宝藏踪影。人们推测,张献忠先用障眼法迷惑世人,再暗渡陈仓把宝藏移往他处。现今藏宝地点应该在哪里?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特别是成都和新津都先后发现数量不小的大西国“大顺通宝”钱币和银锭,更使寻宝人相信张献忠那24间大屋展示过的财宝就藏在成都或者是成都周边。于是,所有的线索、细节都无一例外地指向都江堰青城山。共有三说:
    一说,张献忠部下“藏宝”于青城天国山之天国寺。天国寺位于天国山味江支流小河子左侧山上,寺下山崖悬一巨石,自然成石鼓形,径约两丈。小河对岸山崖也悬有一巨石,形状如锣,径丈余。民间流传张献忠藏宝民谣:“石锣对石鼓、黄金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拢成都府。”
    一说,张献忠下令“藏宝”于青城罗山太一洞。当地民谣说:“上石缸、下石缸,金银财宝中石缸。”民国初年,山民掘地,将下石缸挖出,缸为园形,径八尺余,盛满一大缸银锭及铜钱,残缸现存于当地一聂姓宅内。
    一说,张献忠“藏宝”于青城天国山钟音寺龙池。清朝中叶,有山民朝山,见池内有数十个大石柜及铁柜,遂邀约山民打捞。当打捞出五个大铁柜时,雷雨大作,池水瀑涨。铁柜大而沉重,山民们只得将铁柜掀翻朝山下滚,铁柜滚到山下深潭之内,打捞一阵,以沒有打捞起而告终,后世留下了“五柜沱”的地名。钟音寺龙池也因山体跨蹋,仅剩泉眼了。
    虽然三个说法都言之凿凿,但没有找到宝藏,无法得到证实。而赵公山流传的一个传说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这个传说是:
    灌县城里的一个传教士无意间听说了赵公山上的麻姑洞内有无数珍宝,便起了寻宝求财之意。有一天,他请了一个山民带路,爬上了柏灌台,就看见了麻姑洞,洞口薄雾缭绕,山民带着传教士进入洞中。火把照着一路上奇形怪状的钟乳石,一忽儿像飞禽,一忽儿像松林,一忽儿像奔马,一忽儿像巨龙,就这样三弯九倒拐地摸索了半天,眼看着火把就要烧尽却还没有看到尽头,传教士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爬了回来。走到洞口附近,他一抬头,无意间瞄见一根钟乳石,形似五彩珊瑚,倒挂在洞顶,微弱的火光中仿佛在一闪一闪地散发着五彩亮光。传教士一下起了贪婪之心,便让带路的山民帮忙摘下这支五彩珊瑚钟乳石。
    两人刚钻到洞口边,听到一个苍劲的声音从后面传来:“站住,洞中的物品不得随意带走!”传教士以为自己幻听,不理不睬往洞外走。刚走出洞口,瓢泼大雨随即而来,一只硕大的黑虎正端坐在路的正中央,露出一排利牙,不断地低声吼叫着。山民吓得连滚带爬溜下山来,传教士抱着钟乳石,吓的迈不开腿。
    说也奇怪,那黑虎并未吃人,只是围着传教士转来转去,传教士被老虎逼着一步一步退回了麻姑洞中。过了几个小时,传教士估计那黑虎已经走了,便偷偷摸摸地钻出洞来,那晓得刚出洞门一抬头,传教士就和端坐在洞门口的黑虎对上了眼。传教士吓的又缩回洞内,当他又想出去的时候无意间摸到了怀中的钟乳石,再联想到方才出洞口时自己听到的那句话,似乎明白了什么,便小心翼翼地将怀中的钟乳石恭恭敬敬地放回了洞中原来的地方。待重新出洞的时候,他一看,怪事儿,哪有什么倾盆大雨和黑虎,眼前分明清风拂面,艳阳高照嘛。
    传教士心有余悸地走下山来,远远地看见那带路的山民领着一群人向山上走来。听完传教士的讲述,村中的一位老人开了腔。他说:“这就是山王爷对你的惩罚。如果你不去贪心拿洞中的东西,山王爷也不会开口阻止你,而洞口的黑虎也只是吓唬吓唬你,不会出什么事情的。山王爷不开口,老虎不会吃人。”从此以后,人们便在麻姑洞附近修了一座山王庙,庙里塑着山王爷和一头活灵活现的大黑虎。凡是上山入洞的人,都会到这座山王庙来一诉心愿,并虔诚地承诺不取洞中任何物品,则会平平安安地下山;否则,就会遇到老虎追逐,或是雷公劈打、暴雨浇淋。
    确实,在赵公山上,就有一个麻姑洞,有位麻辣网友是这么说的:“麻姑洞在赵公山柏灌台上,海拔约1600米,位于百米大小的漏斗状巨坑之东岩壁,入口被钟乳分割为几个大小不等的洞穴,大者高4米,宽1米余。洞体系砂砾岩长期水蚀而成,是赵公山最长的地下溶洞。据1985年自发入洞探险者言:上午7时许入洞,难找到出口,直到下午8时才出洞。
    与此同时,在距赵公山十几千米的青峰山下发生的另一件事,坐实了人们的猜测。事情是这样的:
    在青峰山下,曾有一座供奉蓥华祖师的占地仅半亩的简易小庙。“无食以养僧,无房以妥神”。。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穷庙子,却在乾隆三十年以后,突然大兴土木,广置田产,到道光二十九年前后,经百余年间的连续扩建,建成占地四百亩,具五重殿宇,二十四口天井,三百六十五间堂舍的宏伟寺院,一跃成为川西四大丛林之一,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普照寺。据估算,这段时间普照寺修建费用在万两金银以上,而普照寺碑文载:未受捐施,不假募助。清同治七年(1868年),灌县知县钱璋在《重建普照寺增建藏经楼记》一文中说:“道光庚子,接代鉴山主事方丈,念累世之劳劬,思懋建之功德,精诚所结,可格苍穹。即于是冬,天示神奇,山裂石出,不劳雕琢,不烦辇运,自致良材,以显名胜。灵峰于是因旧基而新之,不假募助,添修广厦数十间。凡客堂禅室,塔院牌坊,悬钟建鼓之楼,仓库斋厨之所,无不灿焉大备。”那么,这巨大的耗资从何而来呢?这便是令后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普照寺突然兴旺之谜。有一种说法是,普照寺僧众无意间发现了心莲和尚保护的“张献忠宝藏”。他们秘密的取出千万分之一用来兴建庙宇,为了不让外人起疑就假托是上天的神力云云。
    那么,心莲和尚又是谁呢?在民间有这么一个说法:心莲和尚是普照寺开山建寺祖师,与雪山寺住持啸云静禅师都是张献忠部下,大西政权行将灭亡时,受张献忠密使,到青城山内各处藏宝护宝,以寺庙为掩护,召集旧部人员,教习武艺,伺机东山再起。心莲与啸云静将财宝藏好后,心莲以普照寺为据点,啸云静以雪山寺为据点,其余旧部,也被心莲、啸云静分派到青城山(赵公山)各庙宇,承担护宝职责。啸云静负责保管藏宝地图。他铸造了一把宝剑,据称寒光照夜,迎风断发。剑柄上镌七峰花纹,将藏宝地暗布其上,并配以八式剑法,教习剑术。就是以开山祖师啸云净命名的“啸云剑”。此宝剑不足二尺,剑鞘和剑柄镶有七颗宝石,为雪山寺镇庙之宝。凡据有此宝剑者,即为雪山寺主。可是到了清朝中叶后,雪山寺的“啸云剑”不幸被人盗去,住持方丈自责退位,云游四方,发誓不寻到宝剑绝不回来,从此杳无音信,雪山寺也就此衰落下来,一蹶不振。心莲和尚则是这批宝藏的护宝人。作为一个“护宝人”,心莲和尚以蓥华庙为掩护,恪守着自己的职责,他的使命可能就是看护好藏宝,以便日后张定国攻入境内时,起出藏宝以资助和响应。然而出乎心莲和尚意料的是,没过几年,吴三桂便奉清廷旨意,率大军剿平了张献忠,大西军彻底灰飞烟灭。心莲和尚万念俱灰,最后在绝望和贫困中死去,这不得不让人猜测心莲和尚的身份——他很可能是张献忠的藏宝的“护宝人”,蓥华庙就是其掩护所。这样大西军彻底灰飞烟灭,心莲和尚才会万念俱灰死去。 可巧的是,在赵公山的向阿坝方向的一道山顶上,就有一座叫“莹华庙”的古寺,2008年5.12地震时才被震塌,至今还看得得遗迹。
    再仔细想想,张献忠的藏宝地绝对不会是以上三说中的任何一个。因为以上三说都离普照寺不是太远,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就是害怕行踪被曝露。用所得的金银在窖藏的附近建寺,完全就是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小时读过一点书,又受过军事训练,为人多智谋”的张献忠决不会这么傻。但也不会太远,赵公山说就变得更为合理了。
    还有一个传说是:在大西国灭亡的前几年,张献忠最为倚重的义子张可旺率兵进驻灌县,并在民间搜罗了300石匠进山采石。奇怪的是,张可旺监督数百石匠采石,却并未运出山,也未在山中修建任何建筑物或铺路。采石半年,却连300石匠也未见走出山来,消失在大山中。合理的解释是,张可旺可能奉张献忠密令,以采石为掩护,秘密挖掘山洞或修建地宫,用来藏宝,因为根据时局的发展,大西国政权已岌岌可危,转移财宝是情理之中的事。大概张献忠也料到如果清军灭掉了大西国,再要复辟是十分困难的事,作长期打算,必须埋藏财宝,以便将来之需。开采出的石材或者用来修了地宫,或者砌了山洞,也有可能掩藏在某处山坳。而采石的工匠,则全部杀害灭口。而依照整个青城山的条件,赵公山的地理、地形、地势似乎更为适宜。1.这里是离灌县县城最近的大山,路途中的运输时间最短,能同时满足方便和保密这两个条件。2.这里地域广大,山高林密,地洞、地隙众多,特别是地洞,既深且长,在这里藏宝,人不知鬼不觉。3.据说张可旺到了灌县,就进行了一次大清剿行动,把赵公山的山民杀得一干二净。后来的,全是外来的移民,保证了秘密的不得外传。4.《封神榜》》成书年代在1592——1625年之间,而张献忠的第三次入川,即在成都称帝,建立大西政权是1644年,书中的赵公明被封为财神已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了,依照那时的认识水平,把财宝交给财神来看管,不是再正确不过的事了吗!所以,把宝藏藏在赵公山就不是没有依据了。
    另外,赵公山还有很多神秘的传说,都在是与不是之间,令人猜测,给人思索。在《福地寻踪——赵公山千年之谜》的帖子里举出了这样的一些事例:
    一.一位“香港一线张姓女明星还曾现身赵公山,在赵公山上神秘停留3天便匆匆离去,没有经纪人的陪同,也没有告知媒体,素颜低调入山求拜,与专业驴友结伴登赵公山拜千年古银杏树,如果不是遭其他驴友爆料,她这一趟神秘之行还不得见天日。 据悉,张姓女明星那几年官司缠身,为求转运,经过她御用风水大师指点,在四川都江堰赵公山上求拜千年古银杏树即可消灾解难。” 至于她在找什么,大家应该是猜想得到的。
    二.“2006年—2007年,都江堰市拟引进香港国际功德集团投资,整体开发赵公山景区。香港功德集团请美国大木公司作了赵公山景区开发规划方案,都江堰市市委书记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上海,商讨开发合作事宜,并讨论了大木公司的规划草案。按照双方的约定,都江堰市政府在山下提供1500~2000亩土地开发财神民俗文化主题迪斯尼乐园。”“正月十四,香港国际功德集团执行总裁闵先生、钱三吉先生还有国外一家华人银行执行董事3人应约来到都江堰市。…………正月十六早晨,钱三吉先生要求我陪他再上赵公山。我理解对方虔诚的心意,便陪他们出门。进了曹家坪山口,钱三吉就问我赵公山石庙子在哪里?我在赵公山长大,近两年又在山中实地调查旅游资源,哪里有什么石头庙子。翻土地岭到柏灌台下,钱先生叫我停下车,向我打听赵公庙古银杏范围。我给他指明了古银杏的位置,他仔细看了古银杏树后,带我们过栅子门,顺着王家沟一直往前走过龙凤岩,在村民王廷贵家旁边,钱先生说“到了,到了”。王家旁边有一棵双人合抱的大香楠树,香楠树周边乱石纷纷,荒草丛生。我心里直嘀咕,这里哪有什么石庙子。钱先生一行下了车,后面的越野车也停了下来。成都某酒店管理公司经理冷刚驾车,车上有一位西藏喇嘛,还带着早已准备好的香烛纸钱。钱先生、闵先生带着喇嘛,拨开荒草,穿过乱石,来到大树下方停了下来,那喇嘛便开始“叽里咕噜”地做起他的文章。我跟着走过去,不由地傻了眼。大树下侧10米左右的乱石杂草中,竟然真有方桌大小的一个石头小庙,里面摆放着一个石头残像。石头小庙上的一对楹联已是模糊不清,横联也只能辨认出“三多堂”三个字。…………下山后,我们饥肠辘辘,便在一个叫“林荫河畔”的农家乐点了几个菜填肚子。我问钱先生为什么今天要出门?为什么知道赵公山里有这个小石头庙?钱三吉笑而不答。那个华人董事对我说,我们昨晚打坐练功,知道柏灌台有株千年古银杏,古银杏上方1公里有这个石庙子。”
    而最为奇怪的,就是下面的这事了,按现在的科学解释,跟本就解释不通。
    “2008年5月12日,天气晴朗,一点也没有感到什么异常。我们两辆长安面包一前一后来到王家沟栅子门。我下车就感到站立不稳,大地一阵沉闷的轰鸣,汽车随着旁边的树木左右晃动。刹那间,整个大山在抖动,整个大地似乎在往下陷落。我们也不知道这是地震,直觉告诉我,灾难发生了,是不是世界末日来临?女士开始惊恐尖叫。强烈的一波三震过去了,天空开始灰暗起来,我们赶紧掉转车头。正要上车,地震的第二波又来了。这时候,我们已经安静下来,有的站,有的蹲,静静地随着大山晃动,静静地望着眼前的变化。第二波开始,就看见山顶的伏银岩开始崩塌,岩石轰鸣,从山顶飞滚而下,砸得王家塘噼里啪啦,树枝翻抛四散,树冠翻卷,脱落了树皮的树干枝桠呲牙咧嘴,随着岩石冲卷而下,刹那间,山顶上灰烟迷雾,乱石翻滚,淅沥哗啦,似有千军万马横扫,似有山妖在树林长啸,真个叫人撕心裂肺。这时候,离我们不远的赵公祖庭台地上的古老银杏树却巍然不动,树顶上开始出现一团黄色的光环,就像我们在书上所描述过的“祥云笼罩”吧,不断扩散放大,一会儿功夫,整个栅子门河坝、整个龙凤村居民居住的半山腰全被笼罩进来。黄色的祥云与山上冲卷而下的青烟黑雾相互对垒,以海拔1600米的庆云台、柏灌台为交界线。赵公山海拔1800米以上,岩石继续崩裂,山林残枝断杆与飞石继续不停地向下冲泄;海拔1600以下似乎一片安静,没有鸡鸣犬吠,没有村民恐慌惊叫。
    奇怪!据我亲眼目睹,赵公山以东的都江堰城市受到了地震的重创,赵公山以北从都江堰开始到汶川县城,沿线房屋夷为平地,赵公山后的汶川映秀镇几乎全军覆没,与赵公山南边连接的青城后山泰安古镇损失惨重,2000多游人被困山中,伤亡数十人。然而,与地震中心汶川映秀镇紧紧相连的赵公山,海拔1800米以上的伏银岩、陈家岩部分崩塌,满目苍夷;海拔1600米以下的腹心山区却清秀依然,村民朝南的房屋小青瓦部分脱落,绝大部分房屋在地震当天没有倒塌;村民×××在外务工搬运石板,地震时倒地被石板砸中死亡,龙凤村全村在家居民竟无一个伤亡。地震数天后,次生灾害才危害到王家沟居民,泥石流毁坏了付相应、王廷福的住房。川人惊魂,国人担忧,全球瞩目关注的“5·12”特大地震灾难中,与震中映秀镇紧邻的赵公山,仅仅受到轻度伤害,真乃福地也!”
    以前,由于认知的原因,很多人把青城山的旅游景区误认为青城山就那么大,把不属于景区的大部分青城山排除在外。所以就产生了一个误区,认为所有记载中的青城山就是青城山景区。这就大错而特错了,很有必要纠正过来。所以,下面这段文字才是符合历史的:
    在历史上,青城山道教的许多宫观古时曾集于赵公山。赵公山的摩崖石符,透出古蜀图语的信息;那烟霞华盖七星坛,曾经是唐明皇朝山驻辇之地;宋代大学者谯定,大将军姚平仲远道来此隐居;宋代永康军知军(管青城、导江两县的行政长官)及成纪夫人等葬此山。唐代诗人薛逢、章孝标、杜光庭。宋代诗人陆游、范成大都歌颂此山,或来此寓居。唐宋时代本市境内最大的古窑择址此山。近代著名画家张大千不顾艰险执意攀登赵公山绝顶。均表明前人对赵公山的仰慕和深刻理解。古人游青城山是经安澜索桥,依山傍江而行,先领略赵公山的江山形胜及庙观,所谓“岩睿回环三十里”,“江声随马入青城”。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0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与人数 4 小米椒 +80 收起 理由
布日哥德 + 10
悠然蜀客 + 10
长风abc + 30
sunfly + 30

查看全部评分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7-9-26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说张献忠的宝藏,赵公山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宝藏。先生收集的材料好丰富。花了不少功夫。
赞!
发表于 2017-9-26 10:0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利害!

2020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9-26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居士老师厉害了,精彩!

2019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7-9-26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财宝,地盘战火连连古蜀国走到今天,其中的传说,典故,故事,遗迹,遗址多多啊,居士先生真是辛苦了,搜集到了这么的资料,难得啊,就为这种吃苦耐劳,不畏艰辛的精神点赞,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fw5086 发表于 2017-9-26 02:07
不要说张献忠的宝藏,赵公山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宝藏。先生收集的材料好丰富。花了不少功夫。
赞!{:9_345: ...

现在的人们,由于宣传的原因,在思想上一直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把青城山景区作为青城山的全部,影响了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纠正这个偏差,就得用大量的资料,绵长的时间,方能见效。谢谢先生的夸奖和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不上“厉害”,就一编竹席的。呵呵……。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sunfly 发表于 2017-9-26 10:43
居士老师厉害了,精彩!

美版夸奖了。其实也没作什么,就是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编排起来,再作些文字加工而已。其实算不了什么的。谢谢美版一贯的支持、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布日哥德 发表于 2017-9-26 12:43
为了财宝,地盘战火连连古蜀国走到今天,其中的传说,典故,故事,遗迹,遗址多多啊,居士先生真是辛苦了, ...

谢谢老师的称赞!其实也说不上劳累、艰苦,作为一个都江堰人,为家乡尽一点微薄之力,也是应该的。

发表于 2017-9-26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紫房沟居士 老师好文,希望更多人了解。

2017年优秀网友 2014年度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7-9-26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收集赵公山民间传说故事,紫房沟老师辛苦了。2007年香港功德集团开发赵公山后来怎么没有了音信,文中没有交待。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折耳兔 发表于 2017-9-26 15:11
收集赵公山民间传说故事,紫房沟老师辛苦了。2007年香港功德集团开发赵公山后来怎么没有了音信,文中没有交 ...

哦!是香港国际功德集团执行总裁钱三吉先生说的“万事要讲缘分,要随其自然嘛,赵公山开发的机缘还未到。赵公山要经过一劫,赵公山开发才能有效启动,赵公财神祖师爷才能归位”。所以这事就“黄”了。不知是不是真的?

2017年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9-26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认真真的学习了紫房沟老师的历史大作,老师辛苦了 应该花了许多心血,加分 加精支持!

2021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7-9-26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写得好思路非常严谨,环环紧扣,而语言,用词又自然流畅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堰云鹤 发表于 2017-9-26 13:50
紫房沟居士 老师好文,希望更多人了解。

其实,赵公山是一个大宝库,隐藏着不少的历史之迷。如果好好地发掘,不但是对都江堰的重大贡献,也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谢谢朋友!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风abc 发表于 2017-9-26 17:20
认认真真的学习了紫房沟老师的历史大作,老师辛苦了 应该花了许多心血,加分 加精支持!

谢谢风版的鼓励、支持!只要此文能对都江堰的文化发展哪怕能起到了一丁点的作用,花点心血也是值得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悠然蜀客 发表于 2017-9-26 17:54
老师写得好思路非常严谨,环环紧扣,而语言,用词又自然流畅

谢谢朋友的夸奖!却之不恭,但又受之有愧,只能惭愧了。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7-10-6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公山漂亮,紫房老师文笔更棒,点赞
 楼主| 发表于 2017-10-6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女远嫁 发表于 2017-10-6 09:34
赵公山漂亮,紫房老师文笔更棒,点赞

谢谢支持!敬茶!

发表于 2017-10-16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金银发现的只是少数,应该是当普通百姓或达官贵族们逃命匆忙埋下的,就像陕西青铜器窖藏一样。张献忠撤离成都时,他已经知道不可能再回来,所以不可能把他抢来的金银藏在他不可能回来的地方,留给清军使用,江口沉银就是最好的例子。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