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318|评论: 4

[转帖] 假装父母已去世,千万留守儿童的内心荒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3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国何以小民?留守儿童并不是个小问题

    书归正传,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纸白君这些年的文字没少谈及,但现实中这个问题依然还是困扰大多数国人的问题。当城市人也在为孩子上学难头疼的时候,外出务工人员的孩子却已经有了“假装父母已去世”的心理阴霾,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几个留守儿童做出的“不轨”行为的新闻,而是整体上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开始显现。

    中国到底有多少留守儿童?某公益组织发布的《2017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中,根据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生4000万的总数进行估算,并将父母一方单独外出和父母双方均外出的农村学生计算在内,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共有超过2300万留守儿童。

    但我们再看以往的相关数据却会有着不同的出入,2013年,全国妇联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中国共有6102.55万农村留守儿童。2016年多部门联合开展的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统计认为,全国不满16周岁、父母均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

    换句话说,上千万的留守儿童和上百万的失独家庭一样,都是我们社会的弱势群体,而这些弱势群体产出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我们的社会相关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诸如外出务工人员孩子的上学问题,也就是义务教育在城市中的各种限制下的利富性所造成的不公平。再诸如因国家策略问题,导致独生子女家庭众多,而这些家庭中不少失去唯一子女,在养老问题上依然没有被国家完全承担起来。

    很多人认为,留守儿童和失独家庭,都是个人的问题,与国家没有关系,不要总想着占国家的便宜。这种无耻的言辞,怕也只有脑子愚蠢到家的人才会说出口。孩子上学的权利和自由,其重要意义不仅仅是对于一个家庭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对一个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除非我们否认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而对于上学的问题,家庭教育也是不容缺席的,而今面对上千万的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却不能行之有效,这是家庭的无奈,是国家的损失,也是郑虎的失职。

    至于失独家庭,既然公民有为国家大策献身的义务,那么国家义务也有承担起这些献身的人们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只懂得索取,而不懂得奉献,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都将是失道寡助者,无论多么大的正确都无法规避这个历史性的总结。

    假装父母已去世,是留守儿童内心荒芜下的发泄

    在相关调查中,相关数据显示: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三到八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最终回收的14868份有效问卷中,有82.8%的问卷来自于农村学校。农村学生中,父母均外出,处于完全留守状态的学生占26.1%,若再加上父母中一方外出的学生,留守儿童的比例达到了58.1%。而城镇地区留守儿童的比例明显低于这一数字。

    在这份数据中,还细节化的显示:超过10%的农村留守儿童一年中难见一次父母,甚至分别有3.9%和8.5%的农村父亲和母亲一年也不与孩子联系一次。城镇地区的留守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互动则更为频繁,见面和联系频率均高于农村。

    最为严重的情况则是,11.4%的被调查儿童反映自己最近经历了父亲或母亲离世,而2016年中国人口死亡率仅为0.709%,且有7.9%的学生选择这一事件对自己“几乎没有影响”。《白皮书》由此推断,这些孩子并不一定全都经历了父母离世,勾选这一选项很可能只是为了借此发泄自己对父母的不满。

    我们总是抱怨我们的社会太冷漠,一个人拿着冷兵器可以肆意砍伤数十人,无人阻止。老人倒地没人敢扶,路边男人打女人集体围观,这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社会现象,而今这种让人揪心的社会现象更是深入到家庭内部,从小就在孩子们的心理种下了一颗冷漠、无情、淡然亲人的种子,也就更不必说这些留守儿童将来长大之后,所带给社会更多的冷漠和无情,这并不是小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不及时着手改变现状,必然也将为这几代留守儿童的心理造成更多的畸形。

    有不思考者认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反思一下,不要把养孩子是责任留给爷爷奶奶和社会。”关于这种不经大脑的言论,实际上是在规避社会的责任,而一味强调个人的责任,我们的社会总是流行这样的意识观:“改变不了社会,就改变自己。”这些留守儿童们的家长无不是在改变自己,来让自己的家庭尽可能的适应我们这个不算温情的社会,但即便如此,自己的孩子也都视自己为路人,甚至视自己已经过世,这无疑是我们越来越强大的表象下,越来越虚弱的内在。

    大国风范,首先应该切实落实义务教育

    并非有哪个父母会残忍到,过早离开尚小的孩子,尤其对于中国这样的家庭观念深厚的国家,而问题的严重性恰恰是,中国这样家庭观念深厚的国家,竟然出现了上千万的留守儿童,这不是一笔小数据。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城乡、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迫使农村青壮年不得不为谋生而背井离乡。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二元户籍制度、高昂的房价,又导致农村儿童难以在父母工作的大城市接受教育,与父母共同生活。

    于是也有网友表示感叹:“是这些父母的错吗?他们不想在家好好呆着吗,在家能赚到钱谁愿意背井离乡。”这就是我们现实中,典型的以小养大的国情,小城市不仅仅房价依然高昂,连义务教育制度、二元户籍制度这些问题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工资竟然却是少得可怜,远奔他乡赚的虽然比小城市多一些,但也只是聊补家用,想让孩子用来上城市的学校,和自己在一起生活,这简直就是一种奢望,对于大多数在外务工人员而言。

    而今推出租售同权,实际上并不能真正解决多少问题,因为问题的本质是城市里的教育资源严重落后于城市人数,仅义务教育而言,绝称不上是一个大都市,只能是高楼大厦堆起来的都市罢了。城市人还会认为一旦城市承担起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教育问题,必然将挤压自己孩子的教育资源,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不想创新竞争力,而一味死磕恶性竞争力,不是要求创造更多的义务教育学校,而是认为有限的义务教育学校就应该不让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享受义务教育。

    倒是以为城市的孩子在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获取更多的社会竞争力,但对于不稳定的大多数低产阶层家庭的孩子,尤其是上千万留守儿童的数据,他们的心理健康,他们对社会的价值观,这都是历史不断演绎的轮回元素之一。

    我们是现代化国家,教育孩子不是为了让孩子当官,那是古代的学而优则仕,我们现在的观念应该是任何一个孩子都要享有基本受教育资格,而学习的目标也是尽可能的在各个领域体现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学而优则仕这种落后且低劣的教育观。

    留守儿童的心理畸形,也表现出我们社会的畸形

    相关信息显示:心理学研究认为,原生家庭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事实上,生活在没能提供足够关爱的原生家庭中,留守儿童除了会怨恨自己的父母,性格孤僻,悲观自卑,还有可能会在无意识中模仿父母的做法,将所受的伤害加诸于自己的孩子身上。

    这不仅仅是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除了怨恨父母外,性格孤僻,悲观自卑也是很多独生子女身上的问题,这样算下来,我们从独生子女开始到现在的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实际上会让我们的国家未来竞争力大打折扣,还说什么赶英超美?小日本我们可能都望尘莫及,因为他们面对上学难的儿童,地方郑虎都要郑虎承担打的费,让其义务教育阶段畅通无阻。

    而这些年来,我们这里关于留守儿童的负面报道也是比比皆是,相关信息显示:留守儿童的犯罪问题也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15年,一位年仅12岁的留守女孩毒死了自己最好的玩伴;今年3月,湖南一留守儿童杀害73岁老妇,拿走其身上700余元现金后逃离现场。背后折射的,正是家庭和社会对留守儿童关怀和教养的不足。

    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是我们所追求的发展目标,但当孩子都无法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孩子,在缺失家庭和社会的关爱之中,必然产出的也是对家庭和社会的憎恶,最轻的也要是冷漠和淡然,这让人看来触目惊心的现实问题,似乎盖不过表面的虚华,大多数普通公民还在为生存问题受折磨,也就更难想到自己的孩子其实是有权利在这个国家享受到基本义务教育权的。

    结语:

    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与民众的无监督意识,将会让这个社会现象更加扩大化,相对于对外的投资,纸白君认为实在不如对内的投资,每个中国孩子并不是没有成为比尔盖茨,这些人的潜质,但在这种社会窘况之下,即便是有这样的中国孩子,他们的未来选择也只会是移民和将取得的社会财富外流于世界诸国,这更可悲可叹。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7-8-3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钱越来越难挣,大人无耐选择外出务工,孩子便成了留守儿童,恶性循环就是这样。

发表于 2017-8-4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发表于 2017-8-5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孩的成长不容忽视。

发表于 2017-8-5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再多也比不过陪孩子的美好时光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