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377|评论: 0

四川青川县:把幸福写进群众心砍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4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川青川县:把幸福写进群众心砍里发布时间: 2017-05-23 15:32:0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郭兰 刘保刚
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中国网5月23日讯 扶贫要先扶志,更要扶智。实施精准扶贫,不能忘记群众自身素质的提高,引导他们多学习,做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型农民;发展产业,不能因循守旧,切莫搞一纸谈、一刀切,不一定要搞一乡一品,一村一品,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建设新村,一定不能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要从细处着想,着眼长远引导,教育村民讲文明、树新风,真正实“现业、家富、人和、村美”的目标。
扶志:要“扶”出精气神、新梦想
“扶贫必先扶志!”这是县委书记罗云在调研特困村扶贫工作与基层干部群众交流时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扶贫必先扶志,要让贫困群众明白‘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道理。”
贫困村要实现整体脱贫,全体村民必须决心要靠自己的奋斗拔掉这个穷根。要结合当地特色发展增收致富产业,才能使村民的日子每天都有新变化。
针对一些村干部、群众对脱贫致富信心不足及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观念,首先抓“扶志”,以增强干部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志气和信心。组织有关乡镇及部分贫困村的代表,到我省精准扶贫“马公经验”的发源地马公乡实地考察,学习那里近几年靠自身努力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经验。同时,要组织县内贫困村一些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上致富道路的典型和靠励志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典型,让他们到各贫困村介绍发展理念,交流致富经验,一定会让全县贫困村干部群众深受鼓舞。要让广大群众意识到,扶贫不是给钱给物,那些靠实干致富的经验却让我们真正服气,脱贫要有志气,干事要有士气,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脱贫致富。
扶智:要“扶”出金点子、大智慧
扶贫必须扶智,要让老百姓懂得‘既要苦干,更要巧干’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实现精准脱贫、综合治贫,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代际贫困传递的问题,达到既鼓了口袋,也富了脑袋。
县上相关部门要经常组织农业技术培训,请技术人员开展知识讲座。为了让群众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些技术都与群众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社局、县农业局、县畜牧局、林业局等涉农技术部门开展合作,邀请专家到乡、村开展农业推广、畜禽防疫等技术培训工作,让村民足不出户就学到专业知识。从而提高村民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如果能够请成都、广元和青川的专家和高级农艺师到群众产业园里现场点评、现场教学,传授技术和经验,更能够让群众受益非浅。
同时,各级党委政府也要帮助群众换脑子,引导群众挣票子。县扶贫移民、农、林、水、牧等相关部门每年都会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定向和订单培训,增强农民谋生能力,并为每村安排1至2名技术人员定点服务,使每个特困家庭至少有1名技术明白人;按照“免学费、免住宿费、免生活费”的“三免”原则,为特困村免费培训技术型务工人员。县委县政府也给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提出明确要求,帮扶过程中特别要注重智力扶贫,帮助群众找到致富的金点子、好办法。
各驻村干部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围绕帮扶工作,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帮助大家玩转自媒体、发展增收产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借助“移动互联网+”,通过“微商模式”,实现小手机连接大市场、掌握大市场、拓展大市场;帮扶部门和乡镇则不断强化履职尽责,在开拓市场上下足工夫、做好文章,帮助老百姓把他们生产的农特产品不仅卖得好,而且卖得俏,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扶资:要“扶”出嘉年华、好日子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下。实施精准扶贫,实现全面小康,干部群众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心。
首先要从解决长期困扰民生的基础设施抓起。要整合项目专款、部门帮扶、社会捐赠、农户自筹等资金,全面改善特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全力改善道路交通、饮水和“一建三改”等各项基础设施,实现村村通公路,村组都有连户路。通过系列建设,特困村基础设施一定会得到明显改善,一座座漂亮新村定将成为山谷原野中最美的风景。同时,要大力援助重点群体就业,帮助大学生和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稳定就业。还要坚持全面落实“十大救助制度”,按规定发放救助资金,惠及各类困难群众。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把十个人,甚至更多的人组织在一起,利用集体经济的发展,促进贫困户的增收。能拿出什么入股,专合组织就吸收什么。因此,要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鼓励群众“抱团脱贫”,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实现稳步增收。通过把村集体、村民的林地、土地和现有的闲置资源作为本钱入股,与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进行合作,按股分红,实现增收。或把政府安排到村的产业发展方面的扶贫项目资金委托给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来实施和管护,并且量化成股,参股经营,有效地确保村集体和老百姓获得更大的收益。
实现精准脱贫,不仅仅是让群众享受高档次的物质生活,还要让他们的精神生活也充实起来,争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真正把幸福‘写’进群众的心坎里。(郭兰 刘保刚)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