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1850|评论: 166

[文学世界]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连载 作者 林一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3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篇小说    
clip_image002.jpg



大 纸 坊
  
民乐纸王的传奇故事
 
                                          词 曰:
      竹海森森藏古镇,纵横百里长廊。竹麻号子声声扬,川纸半民乐,千古大纸坊。
      春花秋月知多少?代代纸业兴乡。一杯美酒话英豪,雄心昭日月,平凡也流芳!
  
                                                ——调寄《临江仙》


序    言
  
        造纸,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历史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尽管今天世界上有五花八门的造纸工艺,甚至还出现了造纸机器,但农耕时代传统的手工造纸在中国民间传承千年之久,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位于川西坝子的民乐古镇,地处丘陵地带,有上百里的竹海长廊,丰富的竹源成了天然的造纸原料。清朝初年,朝廷号召湖广填四川,蔡伦造纸术的传人蔡承宗受朝廷支持在民乐的卢沟建起了造纸坊。他在经营过程中,产生了建成大纸坊的梦想,并发现参加反清复明而逃亡到卢沟的青年俊杰李继武是经营纸业的人才,将新建的纸坊交给他经营。蔡承宗离世后,李继武毕其一生精力,改造了纸质,建成了一些小纸坊,最后只好将宗师的遗愿交给后人。直到清末,李大鹏以粉身碎骨全不怕,但留功绩在人间的非凡勇气,毅然辞官回乡兴办纸业,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实现了建成大纸坊的宏愿,并联合民乐及其周围的上千家纸坊共同经营,形成了真正的“大纸坊”,打响了“民乐纸业”的名号。从此,便有了“四川纸卷半民乐”的说法。
  纸业的规模化发展,不但繁荣了地方经济,提高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而且那经久不衰的纸文化,还给我们留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纸王们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还有那些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一直在人群中相互传扬。作为一个在“非遗”故事中泡大的民乐人,造纸先贤们那些看似平凡而流芳千古的故事不断涌现在我的脑海中,不得不作诗以歌之,作文以颂之。
  全书以李家的兴衰为主线,紧紧围绕建成大纸坊的宏大主题,跨越清初、清末两百多年的造纸史实,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两代纸王的光辉形象,再现了民乐纸业发展这部波澜壮阔的历史,揭示了纸文化的深刻内涵,同时也展示了民乐古镇深厚的民俗文化。
  
                                                                   作者  林一阳
  
                                                                  二〇〇七年十月




上   部
  

引    子
  
张献忠剿四川  大清朝初建国
  
  且说明朝末年,天下大乱,战火遍地。
  努尔哈赤在山海关外举兵,攻城池,占土地,建立满清王朝,与大明王朝分庭抗礼。
  李自成、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李自成攻占北京,张献忠占领四川东部,随即杀向蜀都。一面面印有“张”字的军旗遮天蔽日,鼓声震天,在一片喊杀声中,军士们手持短刀、长矛和盾牌,爬上勾绳,攀上云梯,砍杀守城军士。蜀都守军奋起抵抗,挥刀持剑还击,并用擂木、炮石和滚油打击攻城军士。军士们在高高的云梯上被打落在地,浑身上下沾满了刚熬开的滚油和大火,四处奔跑,惨叫之声不绝于耳。一队军士被打下来后,另一队又接着攻城。他们在军官督促下,一天接连发起十多次攻击,每次都被守城军民击败。他们便用火箭射向城楼,城头燃起熊熊战火,虽被守军扑灭,但因全国各地都处于战火之中,守城军民终因孤立无援,在张献忠军队一次次的猛烈进攻下,蜀都沦陷。接着,张献忠在蜀都称“大西皇帝”。国号“大西”,改元“大顺”。
  张献忠称帝后,相传他外出视察军务,因到荒草中紧急方便,刚蹲下去就被“活蔴”刺了一下,屁股上顿时长满了疱块,痒痛难忍。易怒的张献忠当即恼羞成怒,大叫:“妈的!这四川的草草都这么咬人,四川的人不晓得有多可恶。坚决给我杀个片甲不留”!统帅愤怒之时的一句戏言,却被军士们当成了如山军令。于是,他们把“烧杀”二字当成基本国策,大军所到之处,暴政横行,城市被夷为平地,村庄则涂炭生灵,连草木都毁得精光。曾经的天府之国、人间乐园变成了一片废墟。全川上下一片杀气腾腾,百姓们十室九空。一时间,四川人口剧减,大量土地荒芜,饿殍遍野,百业萧条,一派荒凉景象,令人惨不忍睹。至此,“张献忠剿四川”的说法一直在川内流行。
  顺治元年,清军入关后,李自成大败。清军一路挥师南下,直奔蜀都,他们驻扎在城外,引诱大西军出城交战。可怜这些军士们在张献忠的暴政统治下,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形容枯瘦,有气无力,谁还愿意为他卖命?
  在蜀都郊外,印有“大西”、“清”字的旌旗随风飘舞,双方列成阵势。清军队队军容严整,个个精神抖擞,军士们一字儿摆开阵容。大西军何时见过清军那剽悍勇猛的骑射战术?听着清军高声叫阵,个个吓得魂飞魄散,只听清军阵中战鼓声声,军士们拈弓搭箭,霎时间,箭如飞蟥,一排排大西军中箭倒地。见清军挥师冲来,还没等鸣金收兵,大西军便飞速往回逃跑,生怕丢了性命。督战军官杀了前面逃跑的几个军士,但见大批人马退下,也无法阻挡,真是兵败如山倒!谁还能挽回这个败局?
  清军正杀得兴起,哪管你收兵不收兵,只见马蹄翻飞,尘土飞扬。又听杀声四起,战马嘶鸣。大西军被打得人仰马翻,跑在前面的叫开城门,逃回城中,有的来不及进城,或被战死,或逃生去了。
  张献忠在逃跑途中,遭清军袭击,中箭身亡。
  “大清龙旗”便插上蜀都的皇城,“大西政权”宣告覆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1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6-10-4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连载之二 作者 林一阳

  
                                                第一章
  
                                                      一  知府上任遇纸荒
  
  清王朝开国之初,战争得以平息。为了恢复生产和发展经济,朝廷动员湖广、江西和山西等地人口大规模迁移充实四川,这些移民被分布到各处开荒种地,以种、养殖业为生。
  大清首任蜀都知府刚到府衙上任,才出官轿就被一大群市民围了起来。大家吵吵嚷嚷,强烈要求他解决蜀都用纸,而且围的人还越来越多。这突如其来的场面,还没等他摸清来由,师爷就急急忙忙地跑来递上四川巡抚的三道紧急指令,他急忙打开一看,上面确实是抚台大人的手迹:“蜀都知府台鉴:战争造成蜀都纸荒,望兄尽快恢复纸业,保障人们的用纸需求,并以此带动地方经济”。并且责令他务必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这三道指令在别人看来就是三张轻漂漂的薄纸,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这个刚从队伍上转到地方来担任知府的军官,手中这三张纸就是三道沉甸甸的金牌,也就是三道催命的兵符!上有巡抚大人的手令,下有蜀都百姓的呼声。吔,看来恢复纸业确实是摆在我面前的头等大事呢!可要恢复纸业,除了要有原料之外,就得要有会造纸之人,而我这刚到蜀都的军官,多年来只晓得发号司令,只晓得面对敌人冲锋陷阵,哪里懂得这造纸之事?加上这人生地不熟的到哪里去找造纸之人?拿着这让人倍感焦虑的指令,他满腹怨气无处可发:难道有人在故意捉弄我吗?我可没有得罪过巡抚大人,也与蜀都百姓无冤无仇啊!唉,咋还没到任就给我这么多指令?好比一个娃娃刚出生就要他承担人世间繁重的责任,也未免太不切实际了!都说这天府之国民风淳朴,政通人和,咋会刚来就给我这么一顿重重的下马威?
  “知府大人,蜀都买不到纸咋办?”
  “我们要用纸”!“我们要用纸”!市民们振臂高呼。
  当他听着这此起彼伏的阵阵呼声,看到知府衙门外潮水般涌来的市民,要是半月前他还在队伍上的时候,面对这么多人到衙门来闹,他的手早就痒来受不住了,不说像战场上杀敌那样一刀一个,起码也早就派兵弹压这帮刁民喽,可现在、现在他不敢了。因为在转到地方任职之前,上峰专门集训了他们这批军官七天,一再阐述了可以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的道理,其中讲得最多的就是摄政王的施政纲领,强调最严的就是除了遇到反叛者外,一律不得伤负百姓利益,并把这一条作为铁律,摆在众多规矩之首,像军令一样谁违反就得受到严厉的惩罚!他不敢镇压前来呼吁的民众,一时又没有办法帮他们解决用纸困难,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般热闹的场面,看着、看着,不禁使他感到“洛阳纸贵”的局面也莫过于此!
  他终于明白了:不是谁在给自己过不去,也不是上司不近人情,而是严峻的蜀都纸荒在向自己挑战,自己既敢上任就该果敢迎战。这就像场遭遇战,敌军不会给你任何准备的机会,只有面对强敌勇往直前,才有取胜的可能。他想纸这东西虽然不能吃、不能穿,但人们一天也离不开它。不要说这些讲究的城里人,就连我这个大老粗都感到没有纸用的恼火!由此看来,纸荒问题困扰着每个子民,百姓们来衙门请愿,尽管方式有些欠妥,但也属于正当诉求。他想自己现在是蜀都知府,蜀都就好比是他的领地,这方百姓就是他的子民。既然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官民之间就应该和谐与共,大家在蜀都这个大家庭中心系一体,共度难关。当父母的要把子民们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实实在在地为他们解决问题。
  现在他才深切地体会到上峰指令之正确:堂堂天府之国,本是纸业之都,应该尽快恢复纸业。是的,只有恢复纸业,才能解决蜀都用纸,也才能解决当地百姓的就业问题;也只有解决纸荒,才能不辜负上峰的信任和百姓的期待,做一个让皇上放心、让百姓满意的好官!而解决当前的纸荒问题,就是摆在他这个父母官面前的首要任务。他决定放下手中的其他事情,全力以赴做好这件大事。但面对眼前这纸荒,一时间谁也束手无策,因为这纸不是今天开工明天就能造得出来的。要解决这火烧眉毛的紧张局势,只有到外地进纸来缓解暂时困难,虽说是权宜之计,可也是最好的办法。事不宜迟,决定作出后,他果断地向大家承诺,还不待市民们离去,就一面派员到外地进纸供应蜀都,一面急令衙门中所有人员及各州县全力寻访造纸能手。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连载之二 作者 林一阳

  
                                                                    二  承宗应邀见知府
  
  三天后,外地进的纸已全部运到,暂时缓解了紧张的用纸局面,知府大人稍稍缓过一口气,又继续派人去购纸。他成天心急如焚,满心期待造纸能手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蜀都的纸荒,他眼前甚至不断飘着造纸能手的幻影。唉,即使找不到能工巧匠,哪怕能找来个普通纸匠也好嘛!“造纸能手、造纸能手,您在哪里?蜀都民众需要你,蜀都知府更需要您”!知府在室内急切地呼唤。人就是这么怪,当你需要他时,哪怕一个无足轻重的人也会成为你的贵人。他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这位贵人的出现,希望这位贵人来帮助自己稳定蜀都局面,然而何时才能找到?时间在一天天的过去,各处仍无半点音信。尽管多年的军官生涯养成了他遇事沉稳的风格,但这泰山一样的难题紧紧压在他头上,他也难免心焦气燥,甚至把身边的三班衙役都派出去帮助寻找。
  这天早上,忽有快马冒雨前来报称:蔡伦造纸术的传人蔡承宗就在蜀都附近落户。消息传来,知府大人如获救星,万分激动,迫不及待地下令召见蔡承宗。
  突然接到知府召见,初来蜀都的蔡承宗感到不知所措:“草民蔡承宗参见知府大人!”
  “请坐”!知府仔细审视着眼前这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男子,这男子约莫三十来岁、个头较高、长着一张长方脸。知府虽不懂造纸,但他有着聪明的头脑,他想此人既然家住湖南且又姓蔡,说不定和一千多年前的造纸鼻祖蔡伦有着密切关系;又见这人举止不俗,应该就是官吏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找来的造纸能手!这使他完全有理由相信:眼前这个人不但会造纸,而且还是造纸能手,更是帮助自己稳定蜀都局面的贵人!见到这样的贵人,求贤若渴的知府大人刻不容缓,上前一步拱手躬腰:“听说兄台是蔡氏后裔?”
  “草民只是蔡伦的同宗,是蔡伦造纸术的第五十二代传人”。蔡承宗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一个移民,见到官府本该下跪行礼,哪晓得知府大人反而为自己行上谦恭大礼?叫他这个草民如何承受得起?于是慌忙跪下还礼,并小心翼翼地回答:“新朝建立,我们湖广人响应朝廷号召,前来填充四川。”
  “请问兄台”,因蔡承宗自称是蔡伦造纸术的传人,想必是造纸的能工巧匠,知府当然以礼相待!他立即上前扶起这位满身稀泥的蔡承宗,并急切地问:“不知你们现在用什么东西造纸?”
  “回知府大人的话,我们蔡氏通过多年的精心研究,已把造纸原料由木皮改成了竹子,而且竹子造纸远比木皮简单,纸的质量也比木皮造的好。”
  听说竹子能造纸,知府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他激动得双手在书案上一拍,以商量的口气征求承宗的意见:“不知兄台新迁蜀都,还想继续造纸吗?”
  知府大人这口气,好像要他从事造纸。一个造纸人,不远千里来到蜀都,不仅受到官府的热情接待,而且还要让他重操旧业,这当然是他梦寐以求的好事,他不得不兴奋异常:“草民愿意从事造纸,继承和发扬我祖师的造纸大业!”
  

发表于 2016-10-6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原创

 楼主| 发表于 2016-10-7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的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6-10-7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连载之三 作者 林一阳

  
                                                   三  民复其业合人心
  
  “那好!我们蜀都平原南面有个崃州,因其紧连崃岭,蜀水环绕,繁荣富庶,自古就有‘天府南来第一州’之称,它管辖着崃文、蒲阳和邑原三个县”。知府向承宗介绍:“其中崃文县的民乐镇,从宋朝开始,就以木皮为原料造纸。但在张献忠剿四川期间,杀了很多纸匠,烧了不少纸坊,毁了大量造纸的树木,致使当地的造纸业荒废。现在蜀都到处都买不到纸,外地进纸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我从队伍上下来当这地方官很不容易,大到一个地方的政局稳定,小到百姓的生活问题,哪怕就是一张纸也不容忽视!不瞒兄台说,我刚来上任,这一张纸的小事就变成了民众的大事。纸张这东西,人们的生活一天也离不开它,还有你们汉人祭祀和敬神也离不开它,这么严重的纸荒问题,只能通过发展当地纸业来解决,除此别无他法。这是事关地方政局稳定的大事,我们一定要下决心办好”!好不容易找到了造纸人,知府放下心中沉重的包袱,十分激动地向承宗介绍起民乐镇的情况,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蔡承宗认真聆听知府大人介绍蜀都缺纸的情形,非常理解他那无比焦急的心情。
  知府继续介绍道:“据说民乐镇是个历史古镇,周边山上全是竹海。有句“竹海藏古镇”的诗,生动地刻划出了当地的竹海盛景。兄台,民乐镇有这么多竹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造纸原料,我要你先去那里建起纸坊,把造纸业恢复起来,然后再逐步发展。这正符合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官仍其职,民复其业’的倡导!”
  “官仍其职,民复其业”。这八个字作为战后治国安民的基本国策,承宗表示十分拥护:“摄政王的倡导正合天意人心”!
  “治国之道在安民,民安则国安”。知府大人谈起大清国策:“国家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大清朝刚刚开国,百业待兴,朝廷的治国方略是:‘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栽之树,不可撼其根’。就是说对百姓要多与少取,藏富于民,用几年时间达到国富民强!我想对你新建的纸坊先免三年厘金税,让你把纸业发展起来,一方面能让当地民众参加造纸,使百姓安居乐业;另方面也为蜀都市民提供用纸,尽快改变蜀都纸贵的局面”!急于解决成都纸荒的知府大人放下官员的架子,平易近人地与蔡承宗交流自己的施政方略。
  “可是大人”,知府大人的话虽然振奋人心,但一想到资金问题,蔡承宗还是感到为难:“建纸坊需要大量资金!我刚从湖南迁到蜀都,连吃饭都恼火,哪有资金来建纸坊啊?”
  知府考虑一阵:“资金问题我安排州府先垫上,待日后造出纸来再逐步偿还。如何?”
  资金问题解决了,承宗自然高兴:“草民谨遵大人指令!”
  “事情就这样定了,你先回家作好准备”。知府这干脆利落的办事效率,体现出他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稍停,他又十分客气地说:“兄台,我本想留您吃饭,无奈还有一大堆政务急需处理,只好改日再请,如何?”
  “大人过于客气了”,蔡承宗双手抱拳:“承宗谢过知府大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10-8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连载之四 作者 林一阳


四  承宗受命建纸坊
  
  按照知府的指令,崃州知州派人护送蔡承宗到民乐镇的卢沟山上,由州府负责筹建纸坊,利用当地竹源造纸。
  承宗一行人从崃州出发,往南四十里到达民乐,天已近晚,满天的彩霞洒在场镇四周的山头上,那山顶仿佛欲与天公试比高。他们找了家客栈住下,饭后去“剑仙楼”茶馆喝茶,听当地人说起民乐镇的来历:“民乐镇之所以叫‘民乐’,主要因为‘平沙落雁’的美丽景观。由于场镇中间那条十多丈宽的河流内浮起一片沙洲,每年大雁南飞、江波荡漾的日子,都有成群结队的大雁飞来沙丘上。它们或扑打着长长的翅膀,展示那自己漂亮的羽毛;或在碧绿的江水中漫游嘻戏。这一队刚飞向万里长空,第二拨又排成‘人’字形飞来……。除此奇观外,民乐还是个小盆地,是个肥沃的鱼米之乡。官员们每来观赏这独特景观都要与民同乐,这场镇就被称为‘民乐’。民乐是个历史名镇,宋朝曾在这里建过县,镇上不远的骑龙山上还建有‘城隍庙’。
  “还有这条穿场而过的大河发源于天台山和龙脑河。相传当年白龙马随唐僧西天取经,从南方丝绸之路返回时,因腾空而起,遥望着金华佛山,仙气缭绕;再看附近的民乐镇山川秀丽,金鸡长鸣,人头攒动,榕树参天,顿生在此栖身之念。忽接如来旨意,令其在雅安晒经关附近隐身,化为‘白马泉’,龙头化作‘龙脑河’。从此,一根根绿色的水柱从白龙口中喷薄而出,一串串白色泡沫漂洒在水面上,顺流而下。江水波光叠翠,养育了两岸的人们,滋润着千年古树。这条河就是有名的‘白沫江’,也是民乐的母亲河。
  “有人说民乐镇的地形就像一条船,上场口和下坝场的两根石塔便是这条船的桅杆,每个外地来做生意的人都发了财。”
  这些神话般的故事,加上当地人绘声绘色的讲述,听得蔡承宗入了神。他似乎忘掉了旅途劳顿,恨不得立马到民乐各处走走看看,无奈天色已晚,只好歇下。次日饭后,他们一行人说笑着离开民乐,往西走约一里路,来到了他所向往的卢沟。
  这卢沟原来是条深谷,谷中有条两、三丈宽的河沟,长年流着从山谷深处淌出的涧水,清澈见底。沟边平台上蜿蜒起伏着一条两尺来宽的石板路,刚进沟就见陡峭直立的“老鹰岩”,高约百丈,岩壁上长满了各色石花,好像一幅幅天然的山水画。往前几里有一片突起的山崖延伸到沟谷中间,路过的人们要低头从覆盖路面的山崖下钻过,故被当地人戏称为“牛钻洞”。再往前走,见几个刀削般的巨石赫然矗立沟中,据说是杨天官的“试刀石”。又经两河口往右来到“狮子桥”,这是卢沟的主要发源地,有一个较开阔的平台。从这里上山可到崃岭山脉的“鱼岩”,是民乐往火井的主要通道。整个卢沟十多里长的深谷,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简直是一片竹的海洋。山谷中炊烟袅袅,阳光下绿风拂面,翠竹飘摇,让人感到阵阵凉意。
  人在景中行,景随人而走。承宗边走边停,好像在仔细欣赏卢沟这本厚厚的画册,出神地翻阅着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将近一天时间才走完这十多里山谷古道。他惊叹“这卢沟好一派幽谷风光,山青水秀,风景如画,是我之居所也”!按照州府安排,他携带娇妻女儿入住在狮子桥。
  天将傍晚,蔡承宗漫步在竹海之中,用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哼起了有板有眼的花鼓腔:“走遍天涯寻竹场,空山深处多幽篁。承宗今世欲何往?巧变祖方兴纸行。
    

 楼主| 发表于 2016-10-9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连载之五 作者 林一阳

  
五  山民反对建纸坊

      正当蔡承宗兴高采烈地在狮子桥选址建坊,地方上就响起了七嘴八舌的声音。
  当地有个满脸麻子的中年人站出来质问承宗:“喂,你是哪里的人啊?咋连地皮都没有踩热和,就敢来我的土地上修纸坊!”
  “这位兄台,请你不要误会。我修纸坊是受蜀都知府的指令,由你们州府安排修建的,所占的土地自有州府与你们交涉,请你不要阻挡我们施工”。蔡承宗耐心地向麻子解释。
  州府安排修纸坊!明明张献忠剿四川时早已砍光了造纸的树木,蔡承宗咋还要来这里修建纸坊?再看他修建的格局与以往的纸坊完全不同,麻子便产生了几分怀疑:“我晓得大清这些官员多是从队伍上下来的,连纸是咋造出来的都不毬晓得,还一个个装起很内行的样子,其实他们就只晓得听这个姓蔡的瞎吹,咋不受他的骗嘛?哼!我王以雄再憨都晓得造纸行的祖师爷蔡伦用木皮造纸,而张献忠剿四川的时候早就把满山的树木砍光了,你修纸坊又拿啥东西来造纸?”
  “王以雄,人家蔡东家是蔡伦造纸术的传人,现在造纸不需要树木而改用竹子了”。这位麻子名叫王以雄,地方上参加修建纸坊的人们将蔡承宗的来历告诉了他。
  “你在说哪个的毬啊!你说蔡承宗用竹子造纸,那我问你:蔡伦又好久用过竹子造纸?还敢说是蔡伦造纸术的传人!哼,不晓得从哪里冒出来的骗子,把你们一个个哄得憨痴痴的”?王以雄第一次听说用竹麻造纸,他想这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吗?这骗子把地方上的人包括知府都骗了。我如果能把这个大骗子揪去交给官府,岂不是名声大震吗?于是洋洋得意地笑着:“哼,蔡承宗,我看你在城里头骗不起走了,才跑到这山旮旯头来骗人,你咋不想下我王以雄有这么好哄吗?算喽,我劝你还是赶紧走吧,免得我把你这个骗子送进班房!”
  “话咋能这样说呢,王麻哥?人家蔡东家虽是蔡伦造纸术的传人,可人家改进了技术,使用竹麻造纸,根本不用树皮了”。一个平地基的中年人取出口中的叶子烟杆儿说道。
  听了王以雄的话,有些在场围观的人也皱着眉头想来想去,心中不免产生了质疑:“我们也不相信竹子能造纸,你们只晓得跟着他发梦天、说梦话。嗯,这些话咋个儿能相信嘛?”
  “谁说竹子不能造纸?我看你这山中之蛙真是少见多怪”!蔡承宗一句话打击得王以雄哑口无言。他一个初来之人,本该与当地民众建立起友好的地方关系,不该出口伤人,可他肩负着知府交付的重担,并要振兴蔡氏纸业,怀着满心欢喜而来,却遇到王以雄挑起不明真相的民众起哄,这令他情何以堪?如不对别有用心者加以打击,就会遭到那帮民众围攻,局面将不可收拾,迫不得已才对王麻子使用那样的语言。见大家无话可说了,他才缓过气来,拱手招呼道:“各位大哥,你们没见过竹麻造纸,我也不怪大家。大家要是不信,那就等纸坊建成后来看我如何用竹麻造纸吧。当前我正在协助州府建纸坊,各方面还请大家多关照!”
  蔡承宗的话仿佛使空气骤然间凝固起来,没有一个人再敢说话,可十麻九作怪的王以雄是那么好对付的吗?他见承宗镇住了大家,眨块眼睛工夫又想出了一个过场:“对嘛,就算你说的不假,可张献忠砍光了我们的树子,我们每户人都靠那点竹子卖钱养家,如果你再把这点竹子砍来造纸了,那我们又靠啥生活呢,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连载之六 作者 林一阳

  
                                                       六  两种观点较高下
  
  “是的,是的,蔡承宗你这骗子还要人活不?”
  “喂,蔡承宗,你要骗就去骗那些有钱人嘛,何必要来骗我们这些穷人呢?你看我们都要饿死了,咋还这么忍得心啊,你不如拿把刀把我们杀了算毬”!人群中发出抗议的声音。
  “我看人家蔡东家倒没有骗你们啊”!一片反对之声过后,一个老头嗒了口叶子烟,高声吼道,“你想蔡伦离现在都一千多年了,前后经历了那么多代人。喂,你说这后人该比前人强嘛,不管啥子技术都在改进,这造纸技术就不改进吗?喂,你说一根树子要好多年才能长大?而竹麻却一年一生,砍了又长,用竹子造纸总比树木简单多啊!我们卢沟人正愁竹子卖不起好价钱的时候,恰恰就有人来买它造纸,你看这不是瞌睡遇到枕头了吗”?他边说边用右手背敲着左手心:“嗨嗨,你说这老天爷该公平嘛,晓得我们生活恼火,就给我们派了个送财童子来;再说人家买了我们的竹子,还要招我们这些人去造纸挣钱。我看这一炮两响的好事,恐怕就是打起灯笼火把都难得找啊!大家说是不是?”
  “天地本来就有缺陷:瞌睡来了不一定就有枕头,有了枕头也不一定就有瞌睡。这瞌睡遇到枕头的事当然是难得遇到的好事啊!将才大伯伯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喂,这蔡东家又没有做啥坏事,人家蜀都知府那么大的官儿都相信他,我们有啥理由说人家是骗子呢?恐怕骂人家是骗子的人才是真正的骗子啊!”
  “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蔡东家把纸坊修在卢沟肯定该我们卢沟人先沾光,就是扛竹麻都要少扛好多路啊。话说到这份上了,我们就不要信那些谣言,要给蔡东家扎起才对啊!”
  那个被人称为大伯伯的老头把账算清楚了,他的话似乎一锤定音,平息了大家的情绪,还有人附和着支持蔡承宗。
  王以雄见这招不成,反而招来一连串人反对,心头很不是滋味。他脸上的麻子动了几下,思考着如何再来一招,于是咧嘴嚎叫起来:“送财童子?天啊,我说你们咋这么天真啊!光想人家给你们当送财童子,咋不想下他凭白无故的就占我们的地方修建纸坊呢?”
  “王麻子,就算占了你的地方,也是州府划给他的,人家又没有跟你白占;再说人家修那么宽的纸坊又不靠占你一户人的地方。至于每亩地赔好多钱州府肯定有统一价格,又不是针对你一人,那么多人都过得你又咋过不得嘛?”
  “哎,这人说话还得要讲点良心喂!王以雄,不光我们有竹子卖给蔡东家,你家不也有那么多竹子要卖吗”?地方上的人又反对起王麻子来。
  “州府划给他的!州府又有好了不得”?一个反对者鼓起双眼:“州府衙门凭啥随便把我们的土地划给他修纸坊嘛?我就不干喂!”
    

发表于 2016-10-12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看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4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版主的耐心.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4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连载 作者 林一阳

  
                                                   七  市民用上民乐纸
  
  “你不干?你不干就去找州府闹嘛,有本事就敢你做得出来的做!”
  王麻子火冒三丈:“惹冒火老子把纸坊给他掀来丢毬,哪怕坐班房也蛋得毬腾!”
  “好,我倒要看你如何掀?不过,听说蜀都知府急等着要纸啊,王麻哥!”
  “王麻子,你都几十岁的人啦,应该晓得‘民不与官斗’的道理嘛,脚肚子咋硬得过大胯呢?看这架势恐怕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啊”!人们嘲笑的嘲笑,劝说的劝说。
  “蔡承宗你等到,就算你有官府撑腰,我也不会放过你的”!以雄本想从蔡承宗身上榨点油水,可在场的人全都维护姓蔡的说话,他一个手指指着蔡承宗,说完后就气鼓鼓地走了。
  尽管两种观点互相对抗,好像谁也说服不了谁,但谁也阻挡不了州府办事!纸坊的修建仍按蔡承宗的方案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随着三声炮响,州府资助蔡承宗在狮子桥修建的造纸坊竣工了。所谓纸坊,就是由泡竹麻的窖坑、煮竹麻的篁锅、碾纸料的石碾、操纸料的大缸、操纸的竹簾和晾纸的敞房组成。其中的“篁锅”也就是一口煮竹篁的大铁锅,锅台上用木板围成一个很高的大圆甑。
  这个作坊名为“蔡氏纸坊”。纸坊中央供奉着造纸祖师蔡伦的塑像,蔡承宗就像教书先生和读书人拜孔夫子一样,将其奉若神明,每天清晨都要顶礼膜拜。还将每年的二月春分定为“蔡伦会”,所有纸匠都来参加祭拜蔡伦菩萨。
  开坊造纸这天天刚发亮,蔡承宗就带领纸匠们跪在蔡伦塑像前,人人高举三柱清香,虔诚地敬拜蔡伦菩萨。接着,他们又用蘸着大红鸡公血的纸钱祭篁锅、窖坑、石碾和纸缸等造纸的工具,大家在蔡承宗的指挥下,纸匠们把嫩竹子(“竹麻”)放在窖里泡好后捞进篁锅,装一层竹麻加一层石灰,最后加上和竹麻一样高的水。烧着山上砍来的木柴,燃起熊熊大火煮上十二天,再由十六个青壮年男子站在篁锅上舂打竹麻。
  只见这十六个人头上盘起长长的辫子,身着对襟坎肩,扎着粗布腰带,浑身冒着汗珠,手握一丈多长的圆木“舂杆”。这舂杆少说也有几十斤重,但他们站在一、两丈高的篁锅上轻松挥舞着舂打三天,把竹麻打成料团。加上草碱再煮七天,直到把料煮白,放进牛拉的石碾中碾成纸浆,倒在大缸里加上花药粉浸泡,用竹簾抄起纸浆层层叠好,再用纸榨把水榨干,一张张揭来晾起,在太阳下晒干便成了“纸”。最后用磨纸石磨好,就运到市场上出售。
  一篁锅料可造一百担纸,价值在五十两银子左右。这些纸刚打上“蔡氏纸业”的名号,州府就派人将其全部运往蜀都,逐步缓解了蜀都用纸的压力,纸的质量也很受市民的欢迎。
  随着造纸量的增加,每锅纸除了供应蜀都外,适当留下一部分在崃州和民乐当地销售。
  由于蔡承宗待人宽厚,他虽远道而来,但他把每个造纸弟兄都当成自己的亲人,除每月按时给纸匠们发工钱外,每天还管他们一顿午饭,对他们的困难也是有求必应;并且毫无保留地将造纸技术传授给他们。纸匠们也把这个来自于千里之外的东家当成最亲密的朋友,人人都乐于为他吃苦耐劳。
  

发表于 2016-10-14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支持原创!!!!!:victory: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的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连载之八 作者 林一阳

  
                                                  八   竹麻号子声声扬
  
  在整个造纸工序中,打竹麻是最费力的事,为了统一十六个人同时用力,由其中一人高声领唱“嗦依咗”,其他人则异口同声地喊“嗬”!领唱人接着与大家互相对唱:“嗦依咗嗬”、“哟嗬嗬”!“嗨呀嘛咗来”、“嗨呀咗”!“蔡伦先师把纸造来嘛”,“嗨呀咗”!“王母娘娘加药方来嘛”,“嗨呀咗”!“学生拿起做文章来嘛”,“嗨呀咗”!“武举闻名天下扬来嘛”,“嗨呀咗”!“嗨呀吗咗来”,“嗨呀咗”!“哎嗨哟嗬哟……”,“嗨—呀”,“嗨咗”、“嗨咗”……大家边唱边提起手中的舂杆用力舂打竹麻,那“噼噗”、“噼噗”的声音,就成了这首大合唱的打击乐。
  每逢打竹麻的时候,这十六个人的嘹亮歌声,引得纸坊里的所有人,包括满山砍竹麻、扛竹麻的人也跟着吼起来。这么多人齐声高歌,就像是一支上百人的男高音合唱团在尽情演唱,那歌声回荡在山谷中,地动山摇,响彻云霄。就连那些路过的人也受到感染,不得不驻足聆听,并跟着节拍大声附和。随着人们的传唱,《竹麻号子》便成为一首山里特有的歌谣。
  随后,人们又把当地的山歌引进竹麻号子:“对面的幺妹在想啥子”?“嗨呀咗”!“妹妹天天在想哥哥吗”?“嗨呀咗”!“哥哥天天都想妹子来嘛”,“嗨呀咗”!“今晚约你见个面来嘛”,“嗨呀咗”!这男欢女爱的山歌融进号歌后,原始的《竹麻号子》就变得特别有趣。
  更令蔡承宗兴奋的是,在这热闹非凡的劳动场面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共同创作了这首广为流传的《竹麻号子》。这首歌虽没有专门的乐工为它谱曲,甚至还带着浓厚的乡土味道,但它却是劳动民众自己的歌,深受百姓喜爱的歌。听说十里八乡的人们,只要会说话就会唱它。这歌声还能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只要高歌几声,再大的疲劳也会顿时消失。而蔡承宗老家似乎没有这样的场景,他现在就像生活在歌海之中,天天听着此起彼伏的歌声,有时还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大家一起哼唱,甚至手舞足蹈地做起打竹麻的动作来。
  有诗赞道:昔日谷中杂草长,山高不见鸟飞扬。而今闻得号歌起,遍地绿风吹纸坊。
  
  一年后,在这帮打竹麻的人群中出现一个个子高大,国字脸形,浓眉大眼,身板结实,看上去不过二十来岁的青年。他每天起得很早,山头上还笼罩着一层薄雾,人们就听见他在山谷中吹响了欢快而动听的《龙船调》,那悠扬的笛声就像雄鸡唱晓,催得人精神焕发。傍晚时分,他又手握竹箫,吹起《春江花月夜》那优美的旋律,让人感到浪漫无限!
  

发表于 2016-10-19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原创】长篇小说《大纸坊》连载九 作者 林一阳

  
                                                  九  二人心仪暗相会
  
  这青年在领唱《竹麻号子》时,那雄浑的男中音打动了对面山上一个割猪草的山妹子。这妹子生长在卢沟,受这方水土的滋养,长着欺霜压雪的水色。她十七、八岁,身高接近五尺,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那两条粗黑的辫子披在肩后,黑眉下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嵌在白里透红的鹅蛋脸上,加上细长的颈项,修长的身材,全身上下无不透出一股动人的气息,哪个男人见了她都舍不得把眼光移开。人们都说女人漂亮靠打扮,而她却最美不过素打扮,虽然身着一身粗布大襟衣服,肩膀和手肘上还打了几个补丁,但也掩饰不住她青春的身段;特别是那张花围腰帕往她细腰上一拴,便衬托出高高的胸脯;她虽从不施脂粉,两个酒窝也十分逗人喜爱。
  姑娘最喜欢听这笛声和竹麻号子,常常一个人听得出神。白天,她有空就朝烧篁锅的张大爷那里跑,一双眼睛总往领唱竹麻号子的小伙子身上瞟,两朵红霞荡漾在她漂亮的脸上,还一眼不眨地舍不得离开;天黑后,她又悄悄出来听箫声。其实那小伙子也不是木头脑袋,岂能不懂姑娘的眼神?早已明白十之八九。不过他知道女人的感情再炽烈也只能藏在心底,不会主动向男人表白,特别是这山区的姑娘更是如此。最近,他几乎天天都与这姑娘相见,早就暗恋上她的美貌了。为了向她表达心意,便大胆将这姑娘约到一处隐蔽的山沟里见面,姑娘第一次这样近地和陌生男人接触,心中既向往又害怕,紧张得喘着气:“你找我啥事?”
  “没得啥事。就是喜欢你,想和你说说话”。小伙子操着外地口音,说话有些紧张。
  闻到小伙子身上的汗味,姑娘羞答答地:“我从来没晚上出来过,要是有人晓得咋办?”
  “你不要怕。这是晚上,不会有人晓得的”。小伙子边掩饰自己的紧张边给姑娘壮着胆。
  两人虽没有并肩而坐,但也能听得到对方的心跳,也能揣摸得到对方的心意。
  “你是哪里的人我都不晓得,就敢约我出来耍,我好害怕啊”!姑娘还是不放心。
  “我姓王,叫王、王、王民武,家住湖北……”,说到自己的身世来历,小伙子不知为何变得吞吞吐吐:“官府要我们湖广人来填四川,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到民乐,因不会、不会做这山区的活路。听说蔡东家、蔡东家在招纸工,我便来学习、学习造纸为生。”
  姑娘认真听着,沉默不语。双手揉捏着那粗长的辫子,想这第一次见面咋敢相信他的话:“哪个晓得你说的是真还是假啊”?听见民武那口吃的表达,启芬感到几分奇怪,白天他和纸工们说话咋那么流利呢?啊!可能是单独和姑娘见面有点紧张吧,也就不太在意。
  “我敢用性命保证没说一句假话!将来我还要在这里生活,如果骗你,就遭天打雷辟!”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7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  母亲发现儿女情
  
  姑娘赶紧用手捂住他的嘴:“不要说了,我相信你还不行吗?”
  双方沉默一阵后,王民武问:“那你叫啥名字呢?”
  “我姓张,名启芬,是本地一大姓人家的女儿”。姑娘十分羞涩。
  民武又问:“你家里还有哪些人呢?”
  “有两个哥哥,两个弟弟。因为家穷,我从小便在山里打柴、割猪草。爹爹叫张作山,在蔡氏纸坊烧篁锅煮竹麻,母亲叶氏在家做些家务活。”
  民武诧异了:“啊!原来那个烧篁锅的大伯就是你父亲?难怪你经常去找他”!启芬的话,不由使他想起了那张被岁月之剑刻满皱纹的古铜色面庞,在烧篁锅时抽着叶子烟的老头。
  “你说我爹爹咋样”?她急等着回答。
  民武不假思索:“我认为他是一个厚道人。”
  二更天了,王民武送姑娘回家,两人静静地走着。满天的星星眨着眼睛,好像在偷看这对大胆的年轻人。竹林中传出几声鸟叫,小路上飘来阵阵花香。
  随着他们频繁的交往,相互间的感情越来越深,每天都要想方设计找机会约会。
  这天晚上,二人正在林间幽会,一场大雨似乎想轰走大地的暑气,雨点噼噼啪啪的打在竹叶和树叶上,汇成大块的水滴滴在他们身上,刚才还满身大汗的身子不禁打了个冷噤,冷得启芬打起了喷嚏。民武怕她着凉,赶快脱下自己的衣裳遮在她头上,拉着她赶紧往家跑。启芬刚到家中,正要为民武找顶草帽,突然一个闪电划破长空,借着这道亮光,她隐隐约约地看见一个人影站在门口,吓得她毛骨悚然;“哗嚓”!天空响起一声惊雷,惊得她浑身一颤,顿感魂飞魄散!好在这启芬是山里长大的姑娘,经常穿山越野,什么惊险没遇过?胆子自然比一般人大些,一阵惊魂过后她大着胆问:“哪个?”
  “是我”。原来是母亲的声音。
  听见是母亲的声音,启芬那惊吓的情绪才渐渐消失,等她拿顶草帽出去找王民武时,民武不知已经冒雨走多远了。她只得跟随母亲来到厨房中。
  清油灯的光线虽然不太明亮,却也能看见母亲那张一贯和蔼可亲的脸上黑得挤水。沉默了好一阵,她的气才消了一些,但仍然充满余怒地问:“启芬,你将才到哪里去来?”
  由于像偷汉一样悄悄去和民武约会,这秘密突然被母亲发现了,她的心不免“咚咚咚”地乱跳起来,一张脸顿时变得通红,只好支支吾吾地回答:“我、我出去转耍、转耍一下。”
  “哼,转耍?你看你成天那落魂的样子”!母亲指着她怒声吼道:“你认为我们不晓得吗?你一块女孩家家的,一天到黑想着那个打竹麻的外地人,夜半三更跑出去跟他跟私订终生。早就有人在我面前说了,你也不怕乡亲们取笑你!”
  

发表于 2016-10-30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