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5467|评论: 8

白松乡村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6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得得荣县辖乡。1958年置白松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8公里。面积370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白松、门扎、亨子、当日、地日、日堆、来依、仁白、夺松、日热、同归、松依、点仲、夺绒贡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大麦、红米。经济林木有核桃、梨、桃等。名贵药材有虫草、贝母、黄芪、党参等。有水晶矿藏。
康巴是纳西族的故乡  关于纳西族的族源,许多学者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虽然有学者主张“夷人说”,但更多的学者则主张“羌人说”,即认为纳西族族源与历史上居住在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有关。“羌人说”作为主流观点,几乎成为定论。但在“羌人说”内部,关于纳西族源于古羌人中的哪一支的问题上,又存在着“牦牛说”和“白狼说”的分歧。  “牦牛说”是方国瑜先生在1944年就发表的《么些民族考》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么些”就是《华阳国志》中所记载的“摩沙夷”,两者是同音异字,而摩沙夷则是旄牛羌之一支。方国瑜先生在后来的文章中更进一步明确指出,“纳西族的先民,是从大渡河以北地区迁徙而南。” 方先生所说是大渡河以北地区指的就是今泸定一带。  旄牛羌也称牦牛羌或牦牛种、牦牛种羌、牦牛夷。为公元前4世纪南迁的羌人与西南地区原始先民融合后形成的一大部落(部族)。这是一个以饲养牦牛为主要经济活动的部落,其活动范围东起邛崃山脉的大相岭,西至雅砻江中游,南至雅砻江与金沙江汇合处,北到鲜水河上游。今康巴地区的泸定、康定、雅江、炉霍、道孚、新龙诸地均为牦牛羌活动范围。汉代曾置牦牛县,县治在今雅安汉源县境内。  而张增祺先生则认为,纳西族先民摩沙夷与旄牛羌并无关系,而是南下的白狼人中的一支。李绍明先生也认为白狼与纳西族有族属关系,白狼羌的一部分后来沿着金沙江、雅砻江进入川滇边境一带,其后裔即为晋代的摩沙夷,以及唐代的磨些和现在的纳西。目前,这一观点得到了更多学者的认同。  白狼是汉代在康区比较有影响的一个大部落,与汉代中央政府也有比较密切的联系。白狼王曾亲赴洛阳朝觐汉明帝刘庄,并在汉王朝宫庭演唱了“远夷乐得歌”、“远夷慕德歌”、“远夷怀德歌”等三首白狼语颂歌,表达其“慕义向化”之情。这就是著名的《白狼歌》,是康区古代民族中唯一流传至今的一组诗歌。白狼部落的地望,《后汉书》称在“汶山以西”,《北史》、《隋书》称在“附国南”,一些后世方志则明确指出,今巴塘、理塘为古代之白狼国故地。  作为纳西族先民的古羌人是何时从康区继续南下的问题,已无史可查。一般认为在公元3世纪初,在今四川盐源一带已有“摩沙夷”居住。从三国至唐初,雅砻江以东的纳西族先民逐渐向西南迁徙,盐源以西金沙江流域一带的纳西族先民也逐渐聚居于丽江地区并繁荣起来。  千年之后,重返故里  纳西人虽然离开了康区,但约在千年之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又回到了康区。纳西人这次重返故乡可称得上是荣归故里,但归乡的方式并不十分友好。因为他们的“回乡证”是靠战争征服而获得的;他们回来的目的也不是“探亲”,而是统治。带领纳西人重返故里的是在丽江赫赫有名的木土司,康南人将其称着“木天王”。  木氏家族怎样在众多的纳西人中脱颖而出的,我们并不清楚。我们只知道在元代时,木氏家族的祖先已成为当地的一大地方头人。元代,忽必烈亲征云南大理,由丽江东境渡江,木氏三世祖阿宗阿良迎降,被授茶罕章(丽江)管民官。后因随军作战有功又升授副元帅,“世祖至元中,加授银印重四十八两一颗,为提调诸路统军司”(《木氏宦谱》)。成宗元贞元年,木氏四世祖“蒙皇帝圣旨褒嘉”,获宣慰司职。至五世祖阿胡阿烈时,蒙古人改置丽江路军民总管府交阿胡阿烈管理。传至第七代时,朱元璋建立明朝,阿甲阿得率众首先归附。明王朝按元代旧制予以委任,准予世袭,并钦赐“木”姓。木氏家族从此得名“木”,阿甲阿得也改名木得。  在明王朝的扶持,木氏势力如日中天,对外扩张的野心也不断鼓胀,并于明万历年间开始兵分两路,向其北部的康巴藏区进行军事扩张。据杨嘉铭先生考证,第一路从丽江宝山东渡金沙江,沿冲天河而上,经木里西部直抵康南之稻城、理塘等地;第二路以云南迪庆为据点,强渡金沙江入得荣、乡城、巴塘等地。木氏土司通过军事征服,不仅使纳西人重新回到了故乡,而且还获得了康南地区的统治权。  纳西人对康南不仅仅是统治  木氏土司在完成对康南的军事征服后,便开始在当地建立自己的统治系统。在海拔高、气候寒冷的牧区或半农半牧区,将当地归顺之藏族土酋封为“巍舶白色”、“木爪”等职,由他们来代替木氏土司对当地民众进行管理。在海拔低、气候好的地区,木氏则从丽江、鹤庆等地方“徙么西戎焉”(清·余庆远《维西见闻录》),建立起一个个的纳西人聚集村寨。并这些纳西人聚集的地区,任命自己亲信担任“巍舶绎本”和建立官邸,实行直接统治。今巴塘县城附近、中咱,以及得荣县的白松等地,尚可见当年纳西族官寨遗址。木氏土司在康南的这种统治一直维持到17世纪中叶,才被来自于青海的蒙古族和所特部中止。  纳西人此次重返故里的方式虽不友好,但他们对康南农业文明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确是十分重大,影响也是十分深远。  他们从云南丽江等地引进了红米等农作物品种及铁犁(即“绎肯”),并在康南改造土地、兴建梯田,推广条播,开沟挖渠,修筑水堰,推广水利灌溉。康南地区原本是一个牧区或半农半牧区,农业生产十分落后,由于纳西人原故,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革,种植业开始发展起来并在社会经济中占居要重要地位。现今的巴塘被人们誉为“塞外江南”,纳西人功不可没。  走向衰落  木氏土司在康南的统治及其纳西文化在康南的辉煌时间并不长久,在不到100年后的公元1640年,驻牧于青海的蒙古族和所特部首领固始汗挥兵南下。面对蒙古人的铁骑,曾经依靠武力征服康南、统治康南、不可一世的木氏土司,只得拱手交出在康南的统治权而退回丽江。  随着统治权的丧失,使相当一部分纳西族人随政治势力的退缩而返回丽江,留在康南的仅仅是那些处在社会底层的纳西族百姓。  于是,纳西族文化传播的方式由官方变为民间,传播空间也被压缩到一个极小的范围,纳西族文化的传播主体(即广大纳西族群众)也迅速减少,难形成“气候”。纳西族文化在康南的衰落以及纳西人被同化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  20世纪末,藏学家杨嘉铭和阿绒两位先生在康南调查时发现,在乡城、得荣、巴塘、稻城等县历史上的纳西人聚集村寨里,纳西人的后代们无论在语言、服饰,乃至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都已同当地藏族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已主动选择了藏族的身份。本民族传统的文化中被他们唯一保存下来的只有在每年的农历11月初一按传统的方式过纳西年的习俗。  我们现在康南能见到的纳西族,尚不足1000人,生活在得荣县的白松乡的狭小空间里。他们虽然仍以纳西族自称,但他们所保存的纳西族文化已经支离破碎,到处是藏文化的烙印。例如,在宗教信仰上,他们虽然信仰本民族的“东巴”,但也普遍信仰藏传佛教,特别是在解放后,当地东巴后继无人,人们对东巴教的信仰已弱化到相当低的程度。在语言上,他们虽然还比较完整地保存了纳西语,但藏语的使用却更为普遍。特别是在近些年来,除妇女和老人外,能使用纳西语者越来越少,年轻一代基本上只能懂一些简单的生活用语,便如此,这些简单的生活用语也不常用。一般只是在一年一度的过纳西年那天才使用一次。即在过纳西族年的这一天,所有的纳西族人都必须而且也只能讲纳西话。这一习俗也许是纳西文化在潜意识中表现出来的对本民族文化的强化记忆,是在强大的异文化面前所作的最后挣扎。不过在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这种努力显得是多么的软弱和无力。



    荣县白松乡纳西族聚居的地方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36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3-6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3-7 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楼上的冒充鉴定师啊  :lol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日早茶 发表于 2012-3-7 07: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楼上的冒充鉴定师啊

哈哈

发表于 2012-3-7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了,楼主辛苦了,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朵气质花 发表于 2012-3-7 12: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楼主了,楼主辛苦了,呵呵

                                     太阳谷里的东巴文化                                            马建华
  原以为纳西族只有云南才有,没有想到在得荣县白松乡我们领略到了康巴高原上的东巴文化。在白松乡,我们体验到了别有情趣的纳西人过年的习俗,虽然真正的纳西年要等到藏历十一月初,但是为了让作家们真切地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纳西风情年,白松乡的纳西人就把盛大的节日提前到丰收的季节热热闹闹地过起来了。
经过岁月的洗礼,白松的纳西人的许多习俗包括服饰都与藏族的风俗人情融合了,只有年长者还能记起他们的母语和风俗礼节。我们来到村口时,身着节日盛装的纳西人夹道迎候我们,他们比起丽江的纳西人,他们的特征更象藏族,德高望重的纳西老人用他们的母语表达了对我们的敬意,受这种氛围的感染,我们表现出了豪放派诗人的气魄,接过纳西人给我们敬献的自制的一大碗青稞酒一饮而尽,纳西人见我们的豪爽劲儿,一个个笑逐言开。
纳西年活动在一块比较开阔的坝子里进行,为了举行好这次活动,村民们把没有成熟的庄稼也收割了,让我们十分感动。场内喇嘛、扎巴座一排,我们被奉为上宾与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坐在一起,我们的前面是一群少年,表示纳西族后继有人。客人刚坐定,纳西人就用红米酿制的米酒敬献客人,主人的浓情美意全在酒中,村里老人分别敬酒,如果前面敬的酒没有喝完,后面敬酒的人就会重新给你斟满,随着飘香的美酒,纳西老人会把世界上最好听的话送给每个客人,其他村民则翩翩起舞,跳起欢快的弦子舞,客人始终被一种浓厚的热情包围着。纳西人给我们再现了纳西年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祭天,祭天所采集的神树和“雪巴”由村里12名英武膘悍的小伙子组成,象征天神的柏树纳西话叫做“米”,青杠树象征地神,称为“达”,松树则象征山神,称为“秀”,三棵神树能够保佑纳西人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据70年代康师毕业的纳西知识分子白玛说,三棵神树也是为了纪念纳西历史上三个杰出的土司,他们是益拉土登、四朗绕登、桑郎多吉,他们能够呼风唤雨,降妖伏魔,备受纳西人的尊重。
另一个叫格绒的纳西老人说,白松纳西人是400多年前由云南丽江木氏土司征服以后移民到这里的,由于长期与本民族失去联系,其后裔基本上成为当地藏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乡至今还有700多纳西族保留着纳西人的部分生活习俗。相传白松每年都会遭受洪水袭击,一位纳西人外出逃荒,糌粑吃完了,无计可施,高人指点他用泥沙可作食物,于是逃荒的纳西人重归故里,白松纳西族终于人丁兴旺。还有一个传说就是白松的历史上有一个残暴成性的土司,他要求5位老人在10日内把神山上的树全部砍完,否则老人们会被统统处死,老人们敢怒不敢言,其中一个老人说砍掉山头不如砍掉人头,于是老人们设计扬言会给土司许多金银财宝,贪心的土司终于上当,被大智大勇的纳西老人用烈火焚烧。在绿树成荫溪水孱孱的地方听纳西老人讲历史、说神话故事,一个古老的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在我们的眼前变得鲜活起来。
我们的运气很好,从云南到甘孜州几座寺庙巡视的活佛恰好途经此地,据说他还掌管着甘孜州的好几座寺庙,在肃穆庄严的寺庙乐曲中,享受皇帝礼遇般的活佛被群众前呼后拥迎接到最高贵的位子上,祭神活动开始了,雪巴点燃,青烟袅袅,纳西群众顶礼膜拜,虔诚之心让人感动,在活佛的一片祈祷声中,抢神树开始了,12名砍神树的“勇士”与村里的其他村民勇夺神树,没有参加抢神树活动的则以树枝打抢神树的人,在这天人人是平等的,没有是非恩怨,大家都可以尽情地玩乐,抢赢者预示着来年大吉大利。
纳西人过年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分猪肉,凭运气抓纸团,如果抓到耳朵,说明运气如日中天,分到猪头预示吉利,如果分到尾巴表示厄运来临。现在也仅仅把它作为一个娱乐节目,人们不会太计较结果的。在纳西人家过年,体会到的是两个古老民族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碰撞交融,在其乐融融中度过了美好的一天,也许只有用心去感悟,你才能深刻地领会到生活在康藏高原上纳西人独特而别具一格的精神文化内涵。

            转自(马建华博客)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为一位名 的帖子

:lol:lol:lol
发表于 2017-11-24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11-24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