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 发表于 2024-3-22 11:38

谢本书/文 近百年前的邛崃(回忆片断)

         谢本书,四川省邛崃市宝林人,1936年生,1959年毕业云南大学历史系。现任云南省社会科 合会副主席、研究员,兼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教授、南充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云南省志》副总纂、云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暨办公室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云南省史学会会长、云南省政协委员等。曾任云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已出版著作20种,其中个人专著有《北河军阀》、《话说北河军阀》、《蔡锷传》、《袁世凯与北河军阀》、《唐继尧评传》、《近代滇史探索》、《龙云传》,主编有《护国运动史》、《中国革命史》、《西南军阀史》、《云南省不同类型民族地区分类指导研究》等;发表论文300余篇。著论多次获奖。1989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人才"称号。

                                                        近百年前的邛崃(回忆片断)
谢本书   瞬间,我将进入90岁高龄。白发老翁,难忘故乡。我15岁离开故乡邛崃,至今已70多年。闲暇之时,常想念少年故乡的风味,其味无穷。岁月沧桑,难以忘怀。这里记下了回忆的片断,以示对故乡的怀念。                                                一、邛崃城关——临邛镇    我的童年,是在四川邛崃城关镇——临邛镇度过的。在这里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也留下了难忘的悲伤。这里是我人生的起点,也是我步入社会起步的台阶。   这里的山山水水,田园农庄,美丽的风光,宜人的气候,高大的城墙,破旧的街道,庄严的鼓楼,平整的民居建筑,以及亲朋好友、老师同学,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近百年前的邛崃城关镇——临邛镇,还是一个不大的朴素城镇。那时镇上主要有四条街道,这就是东街、南街、西街和北街。加上几条不知名的短促小巷而已。东街、南街稍长一点,有200多米;西街短一些,约100多米;北街更短,仅有100米左右。在东、南、西街交叉处,就是城镇的中心。这个中心的中心,有一座引人注目的建筑——鼓楼。而北街,则未伸入城镇中心,只是东街的一条支道,实际上不过是一条巷子。   城镇中心的鼓楼,究竟建筑于何时?至今仍似一个未曾解开的“谜”。1993年出版的《邛崃县志》说,它是清康熙五年(1666)州牧肖恒重建,乾隆十一年(1776)知事叶体仁捐俸买四角地重新修建。嘉庆五年(1800)知州事胡亭章又予培修。今存鼓楼却是咸丰五年(1855)知州金旃重建。所有记载,都是“重建”、“重修”,却没有“新建”,“始建”之说。可见,鼓楼的始建,应该是更早的年代。咸丰五的重建之鼓楼,为重檐九脊歇山式,四方形。面阔13米,进深16米,通高13米,下层高6.7米。由16根大楠木作檐柱和金柱,每角4根,成为一个小井口。外3根檐柱支撑着第一层楼。内面4金柱为大井字形,支撑顶部层面。上覆盖筒瓦、垂脊上饰以琉璃。正脊全用脊筒子,镂空雕花砖砌成。垂脊和钱脊有人像和花鸟。楼上南角处悬铁钟一口,铁钟上角铸有“皇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四月谷旦”铭文。这就是说,鼓楼建筑可能是明代的1562年前,而不是清代的1666年前。该钟高1.5米,口径1.2米,厚0.08米,重约2000公斤。铁钟四方分别铸有“作息推时,顽愚自省。夙夜匪解,晦明有节”铭文。而据《邛崃县文物志》(1983年版)说,邛州鼓楼的修建,可以追溯到宋代。有陆游《登邛州谯门门三重》诗可以作证。浮云在脚底,千里在眼边。攀跻忽至此,倚柱眩欲颠。车马细如蚁,纷纷衢道间。嗟汝何为者,驰驱穷岁年、我本淡荡人,此心实爱闲。向来出处际,不愧咫尺天。风吹哦诗声,十里摇西山。悬知老仙翁,为我一粲然。(《剑南诗篇》卷八)   南宋时所建谯楼,后毁重建。谯楼应是鼓楼的前身。据诗描绘,当时谯楼附近还是较为繁华的。      鼓楼不仅是古老的建筑,而且是临邛镇中心的标志,也是邛崃的标志性建筑。它是一座难得的川西典型建筑,还应当是一件艺术珍品。儿时,我们经常到这里游玩、观赏,也在这里和同学、朋友聚会。       1957年因扩建街面,鼓楼被移至新公园红荷湖畔,1987年又迁至新建的政府广场,被确定为县级(今为邛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我看来。这个文保单位的级别似乎低了点,因为这不仅是古老的建筑和艺术珍品,而且是“川府南来第一州”的标志呀!后来鼓楼搬迁,离开了城镇中心,似乎也减少了它的标志性、价值和意义。2011年出版的《邛崃市志》对“鼓楼”的介绍,更简单,只有3行字,让人不知所以。在我的记忆里,那时的临邛镇居民,大概只有2万余口。整个城镇,除了东街上段靠近鼓楼一段显得繁华、有生气之外,总体上颇为安静,或者说显得萧条。邛崃的重要商家,大多集中于东街上段,然而沿街仍多为平房,只有少数为两层楼建筑,看不到高楼大厦。东街中段,有一个剧场,墙壁上留下醒目大字“临邛大剧院”。这里是临邛镇娱乐活动中心。碰上剧院演出好的节目,好像全镇的人都集中到这里来了,热闹非凡。各种零食、香烟的叫卖声,响彻剧场内来。我曾经到这里来看过一场演出,演出节目是古典名剧《白蛇传》。作为小孩子,看得似懂非懂。不过,演出过程中的观众的吼叫声、鼓掌声,令人惊讶!    城镇周围有着高大的城墙,坚固厚实。据说始建于秦代,后经多次增建改造,形成“周回九里,高九丈(约15米)。砌石为之,有内墙,砌砖为之,而置楼橹炮台焉。”据云,城墙上有5座炮台,近3000个城垛围绕城墙,相当壮观。这个城墙对保卫邛城方面,到底起了多少作用,值得考察。在我的记忆里,1949年12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第十二军,在年仅32岁的副军长兼参谋长肖永银的指挥下,向邛城发动进攻,仅仅一、两个小时,在坚固城墙的笼罩下,守城的县政府警察中队(自卫总队)即放下武器,打开城门投降,邛崃宣告解放。这就是说,坚固的城墙,对解放大军的进攻并未发生明显作用。而1950年2月9日,大批土匪围攻邛城时,当时城内只有解放军独立营两个排,加上游击队员、机关干部大约300人,情况危急。大批土匪,打出的旗号是“反共救国军川西纵队第一总队”及“川康挺进军第三路军”等旗号,人数不少,气焰嚣张,不过大多为乌合之众。这时高大坚固的城墙,确实发挥了重大作用,挡住了土匪10多天之久。凭借坚固的城墙,守城军民紧闭城门,顽强抵抗,匪军始终未能冲破城垣,攻入城内。坚持到2月下旬,解放军第十八军五十四师增援部队赶到,邛崃匪军不战而溃。这一次,城墙的威力似乎才显现出来。可惜的是,随着城镇的发展,高大的城墙无形中消失了,现在只留下重修的北门城楼。    在城墙之内的临邛镇,除了几条街道、机关、学校,几个小型企业(工厂)和公园外,其余相当一部分土地,那时还是一片田园风光,水稻、麦田、菜地遍及城内各地。这可算是那个时代的城乡结合了。   邛崃及其首镇临邛镇,总体上说还是川西盆地边缘的富庶之地。这里得天独厚,资源丰富,经济开发较早,因而有“临邛自古称繁庶”之说。在西汉时期,临邛已经开始使用天然气煮盐,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天然气的地方,而且铁业兴盛,制陶、酿酒、纺织也较发达。秦汉时期,已成为蜀西工商名城。所以《华阳国志》载:“临邛多大富,如卓王孙、程郑等,富可敌国。”“富国敌国”一语,可见其富有已非一般。隋唐时期,邛窑有“邛三彩”之称,被誉为南方古陶之代表,制陶的工艺水平已达相当高的水平。而且,邛崃是“川南蜀道”的起点,“南丝绸之路”的见证。古代邛崃还有酒乡、茶都之称,颇具特色的邛竹更远著名于西域诸地。历史上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更成为邛崃历史文化名片,提升了邛崃的知名度。   邛崃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然而,我们还想到另一个方面。在我的幼年时代,这里留传着一个民谣,叫做“邛蒲大,鬼害怕”。鬼害怕,怕什么,是什么意思?它告诉我们,邛崃、蒲江、大邑,这一带川西盆地的边缘地区,在人吃人的旧社会里,老百姓还是相当穷困的。一遇天灾人祸,处于底层的人群,很难生活,命运悲惨。我记得有一年,川西遭遇大旱,邛崃久旱无雨,收获无望,不少老百姓饥饿难奈,有的逃荒,西郊有不少人吃“观音土”(一种黄土)。传说,吃“观音土”可以延长寿命。而事实上,吃“观音土”的不少人,不仅没有营养,又无法消化,肚胀肿大,死得更快,更凄惨。   我的家庭,也曾碰上类似的情况。饿肚子,几乎成了常态。在我10岁时,我聪明的5岁小弟,因生病无钱医治,加上营养不良,被活活的折腾死亡。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幼时长期的阴影。

大石 发表于 2024-3-22 11:45

二、南河坝南河坝(又称南河坎),位于邛崃县城之南。从临邛镇经南街出城门,向南再走约一公里,即到达南河坝。这里是城南南河大桥附近沿河的一个坝子,算是一个小小的风景区,也是小商贩聚集之地。南河坝所在地,南河之上,有一座多孔大型石拱桥,被誉为“川南第一桥”。据记载,原为清道光辛卯、壬辰间(1831-1832),州牧宣英,州人罗世龙等筹建。桥高5丈、宽3丈,共有15孔,桥两头有石坊,桥中建亭,亭中藻井绘有山水画,亭顶筒瓦覆盖,塑饰鸟兽。翼角悬铜铃,微风吹拂,叮咚悦耳。全桥成弧形,桥顶平均长约20米,两端各连16阶梯和80米长的引道,造型宏丽壮观。桥之两头都有石坊矗立。石坊宽8米,六柱三列,上下两檐,四角攒尖,高翘入云,北画石坊柱上有州人吴江题联:“风月无边,长安北望三千里。江山如画,天府南来第一州。”桥中心刻有“川南第一桥”五个大字,款署“道光十二年(1832)十二月”。现在南河大桥,系清光绪己亥年(1899)修建,为33孔石平桥,桥高3米,宽6米,长256米。1959年为适应现代交通需要,又将桥抬高1.5米,1963年再将桥面加宽4米,中为双汽车道,两边为人行道。我的老家,在宝林乡(今为宝林镇)阴山的百胜村。祖上的坟墓在百胜村的丘陵地带。每年清明或其它重要节日,我常跟随着父亲回老家祭祖,有时就从城关出大门,到南河坝,再沿南河向东走约5公里,即到达宝林镇,过南河宝林大桥,沿阴山丘陵小道,到达百胜村的老家。因为多次途经南河坝,所以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曾是我向往的地方。有一年清明节快到了,父亲让我陪他回宝林老家祭祖。我们早餐后,出南门,来到南河坝。这一天,天高气爽,气候温和。父亲心情愉悦,对我说,我们坐一次船去宝林吧!我当然很高兴。于是,我们与另一家人合租了一条木制小船。这条小船大约5米长,1米宽,两头尖尖的,只能坐4-5人。我们上船后,船老板用一支长长的粗大的竹杆撑着,向东方驶去。这一天正是春末,南河风平浪静,两岸鸟语花香,心情舒畅。在我们小船前边几十米的另一支小船上,传来少女悦耳的歌声,让人心旷神怡。这使我忽然想起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七言绝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也好似行走在“彩云间”。两岸树林茂密,绿色葱葱,似也有“猿声”在啼叫。这是诗人的想像,却更是当时心情的描绘。一个小时后,船靠岸了,我们登上了回老家的小径。这个美好的记忆,却在次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所击碎。第二年的夏天,当阴历七月半来临之际,父亲说,今年清明来不及回家祭祖,七月半补一补吧!于是我们走上了回家的小路,途中却突然遭遇暴风雨,只得走走停停。走到宝林南河大桥时已近中午了,看到河边高地上挤满了人。我预感到发生了什么意外,三步两步跑上高地,挤到前面,却被面前的景象惊呆了。原来,河水暴涨,白浪滔天,宝林大桥已被冲垮,有一丈多的桥面大石,下陷入了滔滔白浪之中。当河水冲击到下陷的石块时,浪花竟然抛到十米的天空之中。我呆呆地站在高地上,不知所措,父亲也看到了这个景象,满面愁容,进退为难,不知该讲什么。他对我说:等等吧,等等看吧。等了大约一两个小时,吼叫的河水,放低了声调,桥下的河边,出现了几艘小船,有人登船过河了。我们也登上了一船,在风浪中划去到了对岸。船老板笑笑说,啊,救人要紧!有钱的随意给一两个铜板,无钱的也不为难了。我看着接近花甲的船老板,低头一个躹躬。然后随着父亲的脚步走上了丘陵地带。

大石 发表于 2024-3-22 11:46

三、跑警报作为成都以西的一个不大的县城,在抗日战争中有过警报吗?有人半信半疑。小日本能有那么多飞机去轰炸一个小县城,值吗?我的回答是,这是我的亲身经历。邛崃县城的居民,确实跑过警报。这要从邛崃桑园机场说起,桑园镇,北距县城约6公里。该镇位于出阝江河畔,土地肥沃。据传,早年境内桑树成林成片,故名桑园。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国民政府决定在四川修建一批飞机场,加强空军建设,以支援抗战。1939年决在邛崃修建桑园机场,并于同年10月破土动工,1940年8月竣工。竣工后作为空军35站,进驻空军十一和十二大队,主要担负训练和后勤工作。1944年又加以扩建,扩建后机场面积达800万米方米(1.2万亩)。机场建成后,最多时停放B29重型轰炸机(时称“超级空中堡垒”)20架。机场建成时,我还是一名小学生。学校曾组织学生步行到桑园机场参观游览,我亲眼看到机场相当宽阔,有几架不大的飞机在机场上停留。但我不知道是什么型号的飞机。我们在机场逗留了几个小时,于下午返回城内。日本人获知邛崃机场建成后,于1941年5月22日,派出九架飞机闪电般飞临邛崃上空,并向邛崃桑园机场低空扫射。瞬间停留在机场的8架E-15型飞机全部中弹烧毁。于是,邛崃居民耽心日本飞机再次轰炸邛城,开始有了跑警报的历程。那时在临邛镇天主堂钟楼上设有警报钟楼,凡获知日机向成都方向飞来,钟楼大钟即发出警报,一响为预备警报,两响是突袭警报,三响是紧急警报,四响是戒除警报。只要警报一响,城镇居民扶老携幼,向城外四处逃避。父亲一听到警报,即带领我们迅速从西门出城,向郊外跑去,我那时大约七、八岁,跟在父亲的后面,跑步前进,直到可以躲藏的地方才停了下来。母亲跑不动,她说,你们去吧,我在家看屋呢!我同父亲连续跑了几次警报,每次外出不下一、二小时,警报解除,才返回城内。只是日机除了轰炸扫射桑园机场外,并未对县城发动袭击,不是小日本“仁慈”,而是它顾不过来啊!作为大后方的邛崃县城,才免遭轰炸灾难。

大石 发表于 2024-3-22 11:47

四、蜀才小学这是民国时期邛崃著名的私立学校,是我求知入门的圣堂,给我的一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蜀才小学的创办人是邛崃县城关镇人邓和(字叔才),蜀才之名取自“叔才”的谐音,蜀又是四川的简称,故邓和将自己创办的学校取名“蜀才”。邓和(1894-1948),字叔才,原名华楚。邓和家境清贫,父亲早逝,随舅父读书,曾就读鹤山祠官立小学,后考入四川陆军小学。1914年考进保定军学校第二期,与刘文辉是保定同学,有一定私谊。毕业后任四川督军熊克武部重庆军官学校教官,1918年任四川省烟酒专卖局局长。后在刘文辉部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和警卫司令等职,期间还任过富源、温江县县长。随着职务的升迁,经济有了积累,加上他热爱桑梓教育,决心为故乡子弟创造读书机会,培养人才,遂选定靠近邛崃校场坝西侧面积30亩的龙王庙、天庆寺作为校址,创立蜀才小学。在他的倡议和主持下,1930年将县城西街所属官、私庙产年租谷800石,加上他个人捐助,创立私立蜀才小学。邓担任董事长、委托县人陶泽波经办。1930年创办时只有小学部,故称蜀才小学,后增设中学,改称蜀才学校。蜀才学校办得很有名气,高薪聘请名师,名师月薪高达大洋30元以上,还免费供给教职员伙食。不但免收学生学杂费,而且对成绩优良的学生还给予物资奖励。对高小班前三名免费交伙食费我的家在城关西街中段,距蜀才学校很近。到校步行只需10多分钟。所以1941年5岁时,父亲就把我送到蜀才小学读书,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涯。蜀才小学有自己的校歌,是谁作曲填词,我不清楚,但每个“纪念周”集会时,都要歌唱。歌词半文不古,很有点精神。崃山、䢺水!秀毓灵钟,人文演进,学集西东!蜀才!蜀才!庸启其蒙,争祖国之花芒,为民族之日隆。同学!同学!共矢共奋,扩脑海之领域,建将来之宏功。孩子们对歌词似懂非懂,唱起来却满有精神。蜀才小学在邛崃城关西南隅城墙边上,高耸的城墙就在学校西边。我读小学时,看到的民国时期的高大石头城墙,到1959年才拆除。城的外墙为石砌,内墙为土坡。在城内可以沿土坡登上城墙之上,一眼收尽城内外的风光景色。我每天上学,赶到学校大门时,都要望望这个高大雄壮的城墙,看看城墙上边的蓝天白云,颇有心旷神怡之感。有时放学,时间早的话,我会爬上城墙上瞭望城内外风光。我从家里去学校,先走过西街约100米,再转左弯向西南经过校场坝。校场坝大约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宽大,坝的广场除了有一个约一米高几十平方米宽的检阅台以外,就是长满小草的空旷大坝子。这里是县城检阅、集会的中心,但平时除了上学的学生外,很少有人来往。我记得1950年初,南下西进的一批革命青年,来到邛崃郊区时,遭到正在围城的一群土匪袭击,牺牲了约二、三十人。这批革命青年的遗体被抢救进城后,一度安葬在校场坝。因此校场坝成了临时的烈士陵园。我曾去悼唁、致敬,有很深印象。后来,土匪平定,形势安定后,这批烈士的遗体才被迁出。校场坝作为临时烈士陵园,时间很短,缺少记载,知道的人不多,所以这里留下一点记录。今天校场坝似已不存在,只是地名还留在那里而已。我去学校,就要经过校场坝。校场坝旁学校有小门,偶尔打开,我就从小门进入学校。但多数情况下,小门是关闭的,我就得穿越空旷的广场,右转一小段路才到学校大门方能进校。大门面向南方广阔的田园。学校周围那时没有什么民房,树木茂密,环境幽雅,坐落在这里的学校,校园开阔,宁静安逸,是个读书的好地方。校园内到处种植橘子树,每年秋天橘子成熟的时候,是老师和学生们高兴的日子。学校摘完橘子,除了保存部分外,大部则分配给老师、学生。老师们每人可以分到一小筐,而学生每人也能分到六七个。在旧中国那个贫困的年代,水果是稀缺之物,能有几个免费的橘子吃,这是多么令人欢喜和高兴的事啊!就凭这一点,蜀才小学在我的心灵里,也是难以忘怀的。教师的敬业精神,尤为难忘。我的记忆里,没有一位教师上课缺席、迟到或早退。有一次,一位老师因病,不能到校,就请他在部队当兵的弟弟代课。这位老师的弟弟,以军人风度,来到课堂,以热情风趣的语言,除了讲课外,还介绍了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深深感染了同学,同学们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老师们教学认真,针对同学的接受情况和特点,反反复复耐心说明和解释。学校的课外活动也较为丰富,有体育比赛,文艺演出、远足旅行、学科考试竞赛等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生活情绪和全面发展。我曾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去桑园飞机场、去蒲江县城远足旅行,非常有趣。学校还有一个有一定规模的二层楼图书馆,学生们可以进去阅览,也可以把书籍借回家阅读,每次可借两册图书,限半月之内归还。图书中除《小学生文库》、《少年自然科学》、《万有文库》外,还有许多历史书籍、名人小说,以及当时流行的报刊。这对于一个小学校来说,是非常难得的资源了。我在小学几年里,发生了若干趣事。这里举两个事例说说。一是,我读小学五年级时(小学共有六个年级,初小四个年级,高小两个年级),碰上学校组织数学竞赛,不分年级皆可报名参加。我报了名,但考试完后,心情颇为不安,一半题目都未答上,以为考得太差,很不好意思。然而,几天后成绩分布,我的成绩是36分,居然是全校第一名,超过了六年级学生的水平。我很意外,对我鼓励很大,提振了我的学习自信心。二是,我在读小学时受到了一次处罚。一天下午上语文课,女老师教,她看见我有一册《中国分省地图》。下课后,要我借给她,借多长时间未说,我因向别人借,限期归还,就不便再借给她。她不高兴了,要我到教师办公室去,不说明任何理由,罚我站在那里。不久,她因事外出,没有对我作任何交代,我也不便离开。时间长了,尿急不敢走,只好尿在裤子里了。恰巧比我小两岁的妹妹也在学校念书,路过办公室,看见我一个人站在那里,尿湿了裤子,拉我出去,并回家告诉父亲。父亲到学校询问,结果如何不得而知。父亲回家后,只说了一句:“小事,算了吧!”我不便多问,也许是老师道了歉,不过我心里仍有自责。在那个年代,图书有限,学校老师也怪可怜的,连一册地图书都没有。我反而同情老师来,责怪自己,为什么不借给老师呢?在抗日战争时期,蜀才小学还组织了“童子军”,小孩子也要接受军事训练。我还保留有穿童子军服装的照片呢!

大石 发表于 2024-3-22 11:48

五、邛崃县一中邛崃县第一中学(简称县一中),开办时只设初中,它的全名应该是“邛崃县第一初级中学”。我查了《邛崃县志》有关记载,却缺对县一中历史的相关记录,颇为遗憾。《邛崃文史资料》第20辑刊登廖书农《邛崃一中校史纪要》则云,早在清道光年间,邛州州牧叶朝宗建崇正书院,即今一中校宿舍,也是书院街的由来。清光绪33年,知州毛正麟将前老棚改建为校舍。1914年建邛大蒲联合中学,成为县一中的直接前身。学校校址我记得很清楚,就在临邛公园(今人民公园)西边。我在1947年春进入邛崃县一中上学时,校园东墙有一小门,可直接进入公园场地。这个小门,平时不开,有活动或在公园上体育课时才开放。公园便成了学校的后花园、体育场。据记载这个公园位于县城西北角,东起学道街,南临新牌坊,西连县一中,北通城关粮站,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是民国时期县城内的综合性大型公园。我家在西街中段,从家到学校走路大约20分钟,可以到达。我去学校,先沿西街向西走几十米,向北穿过一条小街,即进入公园。公园环境优美,有假山、有人工湖,有楼阁亭宇,树木茂盛,花草众多。当年县图书馆在公园东北角。我进入公园后,移步换景,穿过湖心小桥,向西沿假山下的小路及一个小广场,即到达学校大门。大门向南,面对校场坝方向。整个学校校舍皆为中式平房建筑。大门前有几级石台阶,大门两旁有一对庞大的石狮子,显得庄严肃穆。进入大门有一个小花园式的天井庭院,再进一个大门,就是一个很大的四合院。四合院南边,即进大门处,有一排平房,是学校的办公室、教研室、会议室及收发室。学生们进入学校大门后,经过小天井,再穿过四合院南排正中收发室的大门,才能进入学校大院(四合院)。因而收发室的大门,事实上成了学校的第二道大门。在收发室值班的教师或职工,对学生的出入都看得很清楚。上课开始,这道门就关闭了,学生中途退学、逃学就没门了。特殊情况,要经校领导批准,才能开门放人。穿过收发室,就进入了比较宽阔的四合院院坝。院坝中心是露天广场,这是学生集会、游乐的地方,也是举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纪念周集会的地方。院坝东西两旁,是两个长方形的大通房间,里边分别放了几十张木制高低床,作为学生宿舍用。当时初中是男女分校,县一中只有男生,宿舍也只有男生宿舍。凡家不在县城的学生都可以入住学生宿舍。我的印象,住学生宿舍是免费的。四合院北面是一个庞大的高台,上面盖有瓦顶,却未分隔,也是一个大通间。这个大通间,是集会的主席台。有时下雨,高台大通间也成为会议或活动中心。体育课有时也使用这个场所。高台通间两旁,延伸到学校后墙处,分别在两边盖有各三间宽大的教室,每间可容纳五六十人,这样算下来,六间教室可容纳300多人,也就是说当时全校的学生大约就是300多人。比起今天的学校人数来说,少得可怜。不过在那个时代,学校的人数也不算少了。而且每间教室都是独立的平房,教室与教室之间有一片天井,天井里有树,有花草,这样每个教室的空气、光线都很好,而且相互隔了一段距离,上课互不干扰。房间、桌椅都比较完好。两人坐一排,前面有书桌,比较舒适、方便。学校后墙处,有一小草坪,在四合院东南角建有伙房和食堂。住校学生在这里开伙,除了工友帮助以外,会计、采购都是学生轮流负责,经济是公开的。整个学校环境优美、幽静、草木茂盛,花儿鸟儿都有,是一个鸟语花香读书的好地方。我在蜀才小学读到六年级上学期结束,尚未毕业时,即于1947年春天,跳级报考县一中。那时初中招生一年两次,分为春秋两季招生,所以春季也能报考。我为了有把握起见,选择了两个学校报考,一个是公立邛崃县一中,一个私立的上智学。两所中学,在邛崃都有点名气。当年考初中,只有两门课,一是算术,二是语文。我考县一中,上午考完算术,回家吃午饭时,父亲问我考得怎么样?我说不算好,有一题未做完,时间到了,只好交卷。父亲一听,无名火气,训斥了几句,要我下午考试抓紧、认真点。下午考完语文,我回家,父亲又问我考得怎么样。为了避免训斥,我说应该考得好。父亲沉默中,未再说什么。过了几天,考试成绩出来,张榜公布在学校大门口。当时都是张榜公布,而不是直接通知考生,考生要自己去看榜。我的算术成绩是98分(满分是100分),语文成绩为95分,平均考分第一名。父亲看榜后内疚地说:孩子,我那天训斥你,是我心急了,不对啊。父亲对我表示歉意,还是第一次!父亲坦白说自己错了,让我眼睛都红了,很受感动。上智中学晚两天考试,发榜时我的成绩排名第三,与第一、二名成绩悬殊不大。接下来的问题是,到底上哪个学校?县一中和上智中学都有一个规定,考试前三名可以免费入学,免收一切学杂费。因此,我读任何学校,都可以免费,都可减轻家庭负担,所以皆大欢喜。经过反复考虑,县一中是公办的,可能更有保障,对将来发展有利,何况又是考试第一名呢!就这样,我踏进了县一中的大门,那时还不到11岁,只能算是中学里的小学生了,也可能是学校里年龄最小的一位。在县一中,我也遇一些有趣的事。一是,木马包皮被刀割,我被怀疑对象之一。学校的教学、体育设备是比较完善的。在四合院的高台通道间,添置了一个漂亮的木马,真皮包装,豪华大方,十分美观。学校很珍视,学生也很喜欢,也很爱惜。一天早上,我去学校较早,当时只有两三个学生到校。我正在教室复习功课时,值班教师突然找到我,态度很严厉,不苟言笑,与平时和蔼可亲形成鲜明的对比,我感到意外。老师问,你什么时候到学校的?我答:十分钟前。又问:你到学校看见了什么人吗?我不知道什么意思,回答说:就看到两三位同学,其它是否有人,没有注意。又问:木马被人割坏了包皮,你知道吗?我突然一惊,原来老师怀疑早到的同学中,有人割坏了木马包皮,我亦成了被怀疑对象之一。我说,我进校就到教室,并未离开过,木马的事我不清楚。老师用怀疑的目光看看我,又不便说什么,不再发问,把我带到停放木马的地方,观察木马包皮被割坏的情形,我深感痛心,又不便说什么。老师虽有怀疑,却没有证据。而且早到的几位同学,都是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老师无可奈何。后来,查看清楚否,不得而知。此后我独自再也没去放置木马的地方,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其二,光身跳集体舞,引起了母亲的埋怨。一天,学校搞纪念活动,要在学校体育场,也就是学校东墙外临邛公园的广场进行文艺、体育表演。闻风而来的县城老百姓很多。我参加一个集体舞,可是没有统一的服装,学校和学生都无钱统一购买。客串的导演老师说,大家都是小男孩,穿深色内裤,上身赤裸不就是统一着装了吗?于是,我们光着身子跳完了这个舞,掀起表演的高潮,围观的百姓不停地叫好。恰巧那天我母亲也到现场观看了演出,回家后埋怨我说,不晓得你们光着身子跳舞。先晓得的话,应该洗个澡嘛,我看你们都太脏了。母亲虽然埋怨,但充满慈爱,我只是笑着,无言以对。其三,老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表扬多,批评少。有一年暑假,老师布置我们假期作业,分量不算太轻,要求下期收假报到时交来。新学期报到时,多数同学交了作业,但也有少数同学未交或未全交作业。第一天上课,班主任表扬了已交全部作业的学生,并认为我的作业做得好,把我的作业拿出来在班上展示,要求未完成作业的同学向我学习,并未批评他们,却又起到了鞭策作用。还有一件事,我也感到有趣。在临邛公园南大门入口处有一家人,有一位姑娘,大约十五、六岁,长得亭亭玉立,非常漂亮,让人喜欢。有几位同学,路过公园南大门见到姑娘,常常起哄,让老师知道了。一天上课,语文老师风趣地说起了这件事,引起大家哄堂大笑。笑玩之后,老师说,你们如此起哄,哪天我把姑娘请来,让你们哄个够,看看你们怎么办?你们都还是小孩子,哄什么呢?老师这么一讲,学生们哑口无言,从此再没有听说起哄姑娘的事了。这也算是老师教书育人的故事吧!我在邛崃一中读了两年半,到1949年秋,邛崃县高级中学招收。我想,高中每年只秋季招生。我如果初中毕业,则是1950年春季了,要等高中秋季招生,岂不要白等半年吗?于是我不等毕业,以同等生资历报考高中,希望碰上好运。考试结果,我还真的碰上好运了,被录取了。虽说,考试成绩不算好,发榜时是在录取名单的中间偏后,但终于录取了,我感到非常高兴,这时我刚满13岁。当时高中学校全称为“四川省立邛崃高级中学校”,创办于1945年秋。我进入高中校时,校园及校舍都还比较简陋、狭小,比较县一中(初中)学校来,差距较大。由于进入高中后,因解放战争进展迅速,学校受战争影响,只上一两月的课,就临时关闭了。所以我对高中没有什么值得一记的印象。我只是挂名高中生而已,实际上并没有学到什么。不久,邛崃解放,我的历史和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大石 发表于 2024-3-22 11:49

六、柴草站1950年,在邛崃曾有出现过一个特殊的单位,全名叫“邛崃县柴草供应站”,简称“柴草站”。我曾经在这里工作过几个月,是我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柴草站的建立,要从邛崃解放说起。1949年底,邛崃解放的第二天,成立了邛崃县解放委员会,以民主人士、民盟邛崃支部负责人方瀛西为主任委员。方瀛西(1890-1968),字海星,邛崃临邛镇人。1912年四川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曾参与保路同志会的反清活动。回县后执教,1919年任邛州联合县立中学校长。1921年后任犍为县征收局长,西昌宁属财务统筹处处长、江津县长。1942年任邛崃县临时参议会副议长,加入民主同盟。1947年任民盟四川支部委员会和邛崃分部主任,曾被国民党被捕入狱。1947-1948年任邛崃县参议员。解放初任邛崃县解放委员会主任。解放委员会是一个以“恢复市容,安定秩序”为名的过渡政权。邛崃县人民政府成立后,解放委员会改称邛崃县“支前委员会”,主要负责向西藏进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做后勤支援方面的事。支前委员会下面成立了一个专门向解放军供应烧柴和马料(饲料草及豆类)的机构,即“邛崃县柴草供应站”(简称“柴草站”)乱世中失业的父亲,正当中年,生活无着,遂找曾经在教育战线共事的方瀛西先生帮忙,介绍工作。方瀛西安排父亲为事务员,到柴草站工作。虽然事务员是当时是县政府系统最低级的公务员,不过那时无“公务员”之称,笼统地称为“干部”。我家几口人,光靠父亲在柴草站的微薄工资,仍难以维持全家的生活。为了减轻负担,父亲决定放弃在县城内租房,把家搬回宝林乡阴山百胜村的老家,这样既可减去每月的租房费,又在老家农村种庄稼,减少家庭开支,以渡过难关。父亲下决心搬家,但把城内住了几十年的家俱衣物,搬回老家,谈何容易?请人帮忙,也因无钱而作罢。只有靠自己劳动搬家。那时,从县城到老家,单程要走约两个小时(尚无公共汽车),来回一趟路上就要四个小时。每天只能来回走一趟,家什、衣物一大堆东西,要来回多少趟啊!但执拗的父亲,一旦作了决定,即付诸行动。他想了一个办法,让我去柴草站暂时代理他的工作,这样既可以让他安心搬家,又可以维持柴草站的工作。尽管柴草站工资收入微薄,却是当时全家赖以生存的唯一经济来源。父亲向领导汇报了他的请求,领导鉴于他的实际困难,就同意了。这样,在1950年下半年,刚满14岁的我就来到了柴草站代理父亲的工作。当时柴草站在城内一个偏僻的居民房内,但房屋宽大,因为要堆柴草豆类等物资,太小了不行。办公室倒是比较简单,工作人员五六人挤在一间屋里,轮流值班。工作不算多,但不算少,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主要从事柴草收集、发放工作,何时来柴草,又何时发放,都没有时间概念。那时,人民解放军正向西藏进军,支前任务较重。解放军路过邛崃,到县政府有关部门领取柴草票(每张有100斤、200斤、500斤的不同票证),即可到柴草站领取柴草饲料。凡有人来领,不管白天、黑夜,都要及时办理,因为“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与军事行动有关,不得延误。我们几位工作人员,既当管理员,又当搬运工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工作,在老同志的带领和帮助下,我也尽自己的努力,顺利完成了任务,没有出现什么明显的问题,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大概四、五个月后,柴草站撤并,我也回到了宝林老家。这份短暂代理父亲的工作,使我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为我今后独立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大石 发表于 2024-3-22 11:50

七、老家门前的那棵大柏树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的老家,是丘陵地带的一座单家独户的住房,东、西、北三面都是小丘,山上长着松树、竹林和杂草。正南边是大门,面对着是高低不平、大大小小的田园,有稻田,也有蔬菜地。大门口有一小块平地,是一个小小的活动场所,也是一块晒场。而在大门前边上,生长着一棵高大的柏树。这颗大柏树,在我儿时就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因为它高耸于大门之侧,每次回家,在远远的地方,看到这棵高于平房屋顶的大树,我会兴奋的喊道:“到家了,到家了!”大柏树成了我家的标志之一。这棵柏树已有好几十年了,它粗壮高大,在松林、竹林围绕着平房周围中,好似鹤立鸡群,标新立异。父亲自从县城迁回乡间之后,差不多每天都要到大门口看看这棵大柏树,停留很久,一往深情,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寄托着什么样的希望?他一直未明说,我也不太清楚。总之他观察大柏树的眼神,是那样的明亮,又是那样的深沉。在一个夏天的夜晚,我们都已熟睡,却突然雷电交加,风雨交织,延续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我们所住的小小平房,好似有地动山摇的感觉。父亲惊醒地说道:“好像要发生什么事了!”我们都不以为然。雷电过后,又沉入了梦乡。 天亮了,雨停了,我们也起了床,正准备洗漱,父亲第一个打开大门,大喊一声:“不好,大柏树怎么不见了!”我们纷纷出门,真的怎么大柏树不见了?一查看,柏树的树庄还在,柏树在昨晚雷电交加之时被人砍了。因雷电交加,风雨交织,我们无法听清砍树的声音。就这样,这棵大柏树,被人偷偷地砍下,偷偷地运走了。父亲坐在大门坎上,不断地哀叹说:“哎哟!我原来打算留着,待我去见阎王时,砍这棵柏树做寿木!啊!现在不行了,完了!”他哀叹着,我们这时才知道,他对这棵树木的深情,原来寄托如此的希望和哀思。他在大门坎上坐了好久。我们劝他说,年纪大了,进屋休息,大门口风大,不要感冒了。儿女们先后表示,别耽心,到时寿木,我们一定给您准备一个最好的。他望望我们,才进了屋。他进屋后说,要不要报警啊!我说,算了,算了。大家都不富裕,砍了就砍了。砍树的人,多半是附近人家,用不着去伤这个和气。这件事遂不了了之。然而老家门前大柏树高大雄壮的形象,却多年来留在我的脑海里。 作者:谢本书,云南民族大学教授、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电话:19989997967               邮   编:650222通讯处:云南省昆明市龙泉路343号云大小区29-2-30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谢本书/文 近百年前的邛崃(回忆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