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手机报 发表于 2024-2-22 14:26

外甥正月理发舅舅去世,舅妈控告杀人索赔100万

近日,CCTV 12《法律讲堂(生活版)》播放了一起涉及民间习俗与法律责任的案件——《年关说案 外甥理发成被告》,引起了广泛关注。






案件的焦点是外甥在正月初二理发后,其舅舅当晚遭遇车祸去世,舅妈因此将外甥告上法庭,指控其“故意杀人”,并要求赔偿100万元。这一事件不仅关乎个体的法律责任,更触及了民间习俗与现代法律之间的冲突与调和。



在本案中,舅妈之所以提起诉讼,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正月理发死舅舅”的民间说法。这一说法源自清朝汉人因思念明朝而在正月不理发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对正月理发的忌讳,认为这会给舅舅带来不幸。然而,在现代法治社会中,个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依据法律进行判断,而不是简单地依据民间习俗。






法院在审理此案时,明智地指出了民间习俗与现代法律之间的差异。法院认为,虽然民间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某些价值观和信仰,但它并不等同于法律。法律是社会公共秩序的保障,它要求公民的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而民间习俗,尤其是那些缺乏科学依据和合理性的习俗,不能成为判断公民行为合法性的依据。

更重要的是,法院强调了民间习俗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这意味着,对于那些符合社会发展进步、有助于社会和谐的习俗,我们应当予以弘扬;而对于那些缺乏科学依据、容易导致误解和冲突的习俗,我们应当予以摒弃。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法院依法驳回了舅妈的诉讼请求,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公正。


此外,本案也提醒我们,在民间习俗与现代法律之间寻求平衡是必要的。民间习俗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当以一种理性、科学的态度对待民间习俗,既要尊重其文化价值,又要避免其成为束缚个人自由和社会进步的枷锁。

本案的处理不仅体现了现代法治精神,也为民间习俗与现代法律之间的冲突与调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我们应当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民间习俗,同时也要坚守法律的底线和原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同时,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点击加群 回复“”1”加入四川手机报读者交流群”共享“社群读者:咖啡、电影折扣优惠

宓浼孩 发表于 2024-2-22 20:05

只要没有在自家夫妻同房,坐月子,生娃,怎么都可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外甥正月理发舅舅去世,舅妈控告杀人索赔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