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狸1688 发表于 2020-9-17 09:53

德昌响地村:小核桃长成大产业

凉山新闻网讯(文/图 但华民 王秀娟 谭蔚)一树核桃,金果飘香。站在位于德昌县昌州街道响地村的大凉山核桃产业科技园区观景平台上,放眼望去,满目皆是核桃树。树杈上挂满了核桃,就像一盏盏碧绿的小灯笼,承载着响地村村民的幸福和未来。https://www.ls666.com/pic/2020-09/16/b2d56e4e-85fa-4da0-bcca-67fa0de74584.JPG核桃产业助力脱贫奔康。土地流转“转”出新生活响地村是彝族聚居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94人。为了让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产业扶贫成为镇党委政府的首选之策。2014年,镇党委选派得力干部与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村、组干部合力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摸清家底,最终选定了打造“土地流转让农民稳赚,就地打工让农民好赚,综合发展让农民多赚”的惠民核桃产业。2016年,村两委干部、组长及部分党员率先带头,其他农户陆续参与,按5年内每亩土地每年流转费700元的标准承包给凉山州新福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建起大凉山核桃产业科技园区。靠着自家土地流转“坐地生财”,加上在园区打工成了“上班族”,该村村民有了第一笔经济收入。“长短结合”立体产业拓展致富大道德昌栽种核桃历史悠久,2013年被省经济林协会命名为“四川核桃之乡”,2016年被省政府列为四川省第三批现代林业重点县。核桃种植是一次性投资,几代人受益的产业。但是也有个缺点,就是回收期太长。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园区管理人员和村两委干部通过多次考察讨论,最终决定成立核桃专业合作社,把贫困村群众有效组织起来,形成“公司+园区+村两委+合作社+贫困户”的带动扶持模式,采取“长短项目相结合”的方式,打造“林上摘果、林中养鸡、林下种芋种药”的模式,实现了长期效益与短期收益的有效结合。2016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94人全部脱贫。https://www.ls666.com/pic/2020-09/16/311943a1-60ce-4b6a-a9df-9b3247e2d570.jpg核桃喜获丰收。“农业+旅游”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园经过3年多的发展,园区已初具规模,建设面积11800亩,园区内省认定核桃良种2个,成功引种栽植美国长山核桃3100株。园区先后帮助33户贫困户利用坡耕地和宜林荒地种植核桃人均不少于2亩;发动党员干部出钱出力,帮助3户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栽植核桃10亩以上;聘请专家为核桃种植户进行核桃嫁接、修枝整形与病虫害防治现场培训,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奔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园区的带动下,截至2019年,全县共成立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16个(其中1个国家级、1个省级、3个州级示范合作社),涉林家庭农场12个,从事林果冷藏冷链的冻库6个,实现总产值2360万元,实现农民增收186.2万元。目前,园区正积极申报规划建设大凉山国家核桃博览园,建设集以核桃为标志的干果繁育生产加工商贸休闲养生旅游于一体、具高识别性专属品牌的多功能特色农业产业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昌响地村:小核桃长成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