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耶非耶 发表于 2020-3-21 19:28

北川旧县志中的人与事(之二十四) 收藏“苏帖”的刘斗山究竟是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县长王麟(1902-1938)主修、黄尚毅(1869-1938)总纂的《北川县志·艺文志》中,摹印了苏东坡致王郞札(以下简称“苏帖”)。黄尚毅跋说:“此苏文忠海外墨宝,书家称其挟大海风涛之气,字如古槎怪石,北川刘斗山先生佐清爵帅鲍忠壮幙(幕)府,得诸江南,子孙世守之。辛未秋,予修北川志,从公裔孙光如借出,请王君雪峤模印入志。”又说:“方此帖出时,临摹者不知凡几,独雪峤得其妙。正如夫子浮海,从我其由,送行者皆自崖而返,君自此远矣。”跋文是追溯“苏帖”流传过程的重要线索。只要把跋文中所涉刘斗山、鲍忠壮、王雪峤三人的基本情况理出点头绪,“苏帖”的流传情况就能知其大概。自上世纪80年代编纂北川县志以来,北川的史志工作者就一直在为此不断努力,但所获甚微。
要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找出“刘斗山”三字,的确如同大海捞针。一个小小的“刘斗山”是否在文献中留下踪迹?即使有,也只能寄托于不断翻阅文献的“偶然相遇”和发现踪迹的顺藤摸瓜。

一、刘斗山和俞樾有“同岁之谊”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离开官场后寓居苏州。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九收录了北川湔江女神、羌人“毒药猫”和几则茂县、松潘一带的稗史传闻,“以上蜀事数则,皆徐诚庵所记,其子思赞录以示余,盖皆闻之蜀人刘斗山者也。”他在“湔江女神”后说:“斗山于丁酉岁得拔贡生,神所谓有后福者,其谓此邪?余与斗山有同岁之谊,亦尝相识于吴中,此事则斗山言于徐诚庵,诚庵笔之于书,故余得知之。”丁酉,为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此年,17岁的俞樾入乡试副榜第12名。
徐诚庵,名本立(?1820-1874),字子坚,号诚庵,著有《荔园词》二卷、《词律拾遗》八卷等,是当时较为活跃的词人。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推测,刘斗山可能先同徐诚庵有交往,经徐诚庵介绍而与俞樾相识。俞樾、徐诚庵、刘光斗之间还有什么故事,目前仍没有看到相关资料。

二、刘斗山的“大名”是刘嘉淑吗?刘斗山既然有拔贡生的“功名”,在他取得功名之后的地方志中应有记载。按志书体例,记载科举功名一般列为“选举志”,查民国《北川县志·选举表》清拔贡记载,虽然没有“刘斗山”。从“刘斗山”这个名字来看,恐非“大名”,而是字或号的可能性较大。选举表中能“对得上号”的只有刘嘉淑。“刘嘉淑,道光己酉科,投笔从戎,建立殊勋。诗尤超绝。见艺文志。”但在艺文志中,除了黄尚毅“苏帖”跋文中提到刘斗山,并没有刘斗山或刘嘉淑的其它具体资料。这里,又带来一个问题:俞樾说“斗山于丁酉岁得拔贡生”,与他有“同岁”之谊。但《北川县志》记载的是己酉科,为道光二十九年(1849),晚“丁酉”12年。究竟是哪一年?只有通过四川乡试朱卷等科举资料找到准确答案。

三、刘嘉淑就是刘斗山民国《北川县志·选举志》说刘嘉淑“诗尤超绝”,说明他有一定的文学造诣,但目前却没有查阅到署名刘嘉淑、刘斗山的诗文之类的集子。好在资料翻阅得头晕眼花的时候,终于在清丁绍仪编、收录在《续修四库全书》的《国朝词综补》第51卷中,看到了刘嘉淑的名字及《夺锦标(友人嘱题明僮小录)》一词。其名下有注:“字斗山,石泉人,贡生,官江苏知府。” 刘嘉淑就是刘斗山,可谓铁板钉钉了。俞樾说他和刘斗山相识于吴中,“官知府”也可能就在吴中。
《明僮小录》,余不钓徒著,写的是童伶生活的故事。在清秋江居士编著的《苏台雪传奇》中,有刘斗山题词,惜未见具体内容(也许彼刘斗山非此刘斗山)。可见,刘斗山有梨园之好。

四、刘斗山在鲍忠壮幕中的“蛛丝马迹”鲍忠壮,即鲍超(1828-1886),初字春亭,后改春霆,夔州安坪藕塘(今重庆奉节)人,是深为曾国藩(1811-1872)、胡林翼(1812-1861)赏识的湘军名将。不识字的鲍超,要在与太平天国陈玉成等悍将的殊死缠斗中获胜,要指挥万余众的霆军所向披靡,除了靠自己的勇猛善战、对战争的判断、对战场的把握之外,幕府的文人当然功不可没。但在陈昌《霆军纪略》、李叔璠《鲍忠壮公(超)年谱》、王闿运《湘军志》、王定安《湘军记》等资料中,基本上没有幕府如何运作的记载。令人激喜的是,在《霆军纪略》密密麻麻的“字阵“中,“捞”到了刘嘉淑的记载。《霆军纪略》卷十三同治六年(1867)下:“现据李鸿章将出力各员开单请奖,自应量予鼓励,以昭激劝”,在长长的名单中有“直隶州知州王明弼等七员均著免补本班,以知府各留原省,遇缺即补。内,刘嘉淑并赏带花翎”。按清制,武职五品以上,文职巡抚兼提督衔及派往西北两路大臣,以孔雀翎为冠饰,缀于冠后,称花翎。时,刘嘉淑的官阶,也当在五品以上。

五、刘斗山的履历还需史料补充完整说了这么多,刘斗山的官场经历仍是语焉难详。刘斗山究竟是“谁”,即他完整的履历,甚至生卒,都还没有搞清楚,还困在《北川县志》“道光己酉科,投笔从戎,建立殊勋。诗尤超绝”的大圈子之中。
要搞清刘斗山是谁,还需留心三个方面的资料:一是清道光年间四川乡试朱卷等科举资料;二是四川、江苏的地方志(因为他与俞樾在吴中相识);三是与他有交往文人(如徐诚庵)的作品或署名刘斗山、刘嘉淑的作品。(2020年3月21日匆匆写就)

若耶非耶 发表于 2020-3-22 21:13













若耶非耶 发表于 2020-3-25 21:16

重要补充:因翻阅资料不细,致错过关于刘嘉淑(斗山)的重要史料,而这段史料恰恰就在民国《北川县志》中。这段史料,把刘嘉淑(斗山)的经历已说得非常清楚了。因已错过网上改稿的时间规定,无法修改重发,现将这段史料补抄于后。

民国《北川县志·人物志·先贤循良》云:
刘嘉淑,道光己酉科选拔后挑,取壬子誊录,授江苏华亭知县,调署苏州知府。适丁外艰,辞职返梓,旋以盗匪猖獗,道梗不通,苏抚徐召集幕下协赞帷幄。嘉淑上预防策十二,抚台欲行之而军门力阻,不果。嘉淑抚怀痛哭,不忍目见危亡,遂闭门守制,贼竟长驱真逼。抚台斥罢军门,就馆聘请以救倒悬,然已无及矣。爰微服缒城而逃,苏城遂陷。嘉淑至上海,于忧服之中而又遭乱离之际,家憾国愁,无可销灭。日暮途穷,长歌当哭,以摅发其抑郁不平之慨。厥后,军门鲍超援师征剿。闻嘉淑预防荡平各策而奇之,三至聘请。时隐居钱塘,课弟子以数百计,不得已而解馆从戎,故收复江南其运筹之力居多。又以母丧讣告至,辞戎赴难,与友偕约观海后起行。未果,卒于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川旧县志中的人与事(之二十四) 收藏“苏帖”的刘斗山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