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牛娃38 发表于 2019-10-10 21:00

驻村帮扶记(320)

【驻村帮扶记(320)】2019年10月10日,星期四,阴

岁月流金,物是人非。央视里那些让人敬佩的节目主持人越来越稀少了,地方台更是群魔乱舞全民娱乐,慢慢地,除了看新闻联播不再打开电视,唯一让我心生敬意的只有白岩松老师了。他说:“年岁渐长,已有权保持沉默,更何况,众生喧哗的时代,我用嘴活着,也活在别人嘴里。今天为你点赞,明天对你点杀,落差大到可以发电。显然,话多是件危险的事!然而,沉默是件更危险的事……”我在他潜移默化地教导下成长,也努力地向他学习怎样平衡、得体地游走在规则与现实之间,并保持自己特立独行的思维。但是,还是深深地感觉到,太难、太难了。

去年的春夏之交,我们接受组织安排,从100公里外的单位来到这里,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回首走过的500个日子,总结工作队做的事情时,虽问心无愧,也满怀彷徨之心。从初访贫困户,到卖萝卜、发灰雁、协助结对帮扶,除此之外,实在找不到更好的谈资。上级组织给驻村工作队的职责要求:指导制定脱贫规划、深入基层组织宣讲、帮助协调项目资金、督导推进基层治理、指导基层组织建设、宣传并督促落实脱贫政策措施……我们深感汗颜。或者以我个人对驻村帮扶工作职责的解读看,工作的重心首先应该是深入群众、靠前帮扶,根据要求反复遍访贫困户,摸清基本情况、制定脱贫规划、开展感恩教育等,与群众打成一片;其次是协助单位结对帮扶工作,填写帮扶手册,完善“六个一”驻村帮扶资料档案;三是抓住宣传阵地,加强对群众的政策宣讲,弥补镇村工作的短板。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尽量保证了工作时间外,就是成天跟着镇村领导干部的屁股,开会、跑田埂,作陪衬,你的基层工作经验告诉你遇问题拿不出合理的方案,你的身份位置要求你遇事情不能拍板,最后就是不能真正解决老百姓的诉求。以我惯性的工作经验,还是很希望在这段特殊的岁月里,每个季度或者半年时间,就应该做一、两件有价值的带亮点的脱贫工作,解决群众的焦点矛盾,为脱贫摘帽做一点儿有实效的工作。

回顾我这一年多的帮扶工作,比如在产业园蔬菜种植的选种、管理和销售过程中,还是提出了一些在现在看来比较可行的办法,但是在面对镇领导、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和村级领导干部的诸多指导面前,哪怕是为学校提供蔬菜的时间节点和方式方法也不被认可,结果造成了滞销和浪费。后来的村组道路建设,柏梓五组的群众在历尽艰难之后力争要一次性完成本组内公路的修建,与上级统一规划的初衷不符,我又错误地站在群众的一边。多次深入实地,与全组的老百姓一起开会研究,倾听他们的意见,并努力通过多种形式汇报,传达出群众的呼声。最后该组群众胜利了,但是不是我的成绩,是以他们群体上访镇上、组长范寿生辞职为代价的。再比如易地搬迁贫困户拆旧工作,王秀明是一户比较特殊的贫困户,因为她的“顽固不化”已令地方干部厌恶。我认为以我们特殊的身份可以化解其中的误会,结果是虽然拉近了与她的关系,却无法实现她要求拆旧中把房子上的瓦保全下来的愿望。领导们不关心她的想法,拆迁队不进入她的住房,我多次的奔走呼吁如狗屁般没有效果。最后,以住房连建为由至今没有拆除王秀明家摇摇欲坠的危房。

记录就是为了记录,仅此而已,更没有表功基因,做不出邀功请赏的伟业。虽然有工作的激情,一切都在现实的磨砺中无影无踪了。柏梓产生的巨大变化,绝大多数都是运用项目资金加上政策护航,在主要领导的指导下带来的。如果再回想凭一己之力做的事,唯一一件就是去年冬天为贫困户倡议募捐,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贫困人口的保暖越冬困难。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总想做点儿什么,留下点什么——虽然困难重重,却永远走在前进的路上。白岩松说过,生活中,理想主义者和骗子很难区分,因为他们都在谈论方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驻村帮扶记(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