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虫M 发表于 2018-7-11 10:00

群众共尝花椒产业发展甜头


藤椒步入成熟季节,7月9日一早,岳池县双鄢乡壶瓶沟村1组村民郑玉兰便背上背篓、戴上手套,赶往藤椒基地。    “前些天一直下雨没有采摘藤椒,这不,天晴了赶紧来干活,采一斤藤椒就是一块二毛钱呢!”让郑玉兰高兴的,不光是自己采摘藤椒能挣钱,自己的丈夫还是藤椒基地的固定工人,每月可领到2000多元的工资。“我们夫妻二人在基地里务工,一年能挣3万多元钱。”郑玉兰欣喜地告诉记者。    在我市,从花椒产业基地获得收益的,不止郑玉兰一家,数以万计的群众通过流转土地、务工、入股等方式,可长期获得收益。    岳池万亩藤椒基地:    群众务工、流转土地及年底分红获利近700万元    说起广安藤椒,不得不提岳池业主李晓的万亩藤椒产业基地,这个覆盖岳池县北城、双鄢、白庙、兴隆4个乡镇9个村的藤椒产业基地,不仅让荒山披绿,还拓宽了群众的致富渠道。    从2013年该产业基地建立之初便担任基地技术总指导的村民龙礼右,每月仅工资就达8000多元,加上年底分红,他一年能在基地里领到10余万元。    除了龙礼右,该基地所属的4个专业合作社,每个专业合作社都有专门的负责人、技术指导员以及产业工人,他们每月都将在基地里领取固定工资。    “我们的藤椒基地面积大,施肥、修枝、管护等都需专门的人员来操作,这就需要培养固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李晓说,为便于管理,提高藤椒产量,他们把在基地务工的180余名农民培育成了具有技能的新型农民,不仅推行“基本工资+工龄工资+出勤奖+劳动奖+生活补贴”的薪酬制度,还为他们购买意外保险和医疗保险等。    李晓算了一笔账,藤椒基地总面积约1.7万亩,土地租金平均100元/亩,一年需支付170万元,而固定工人每月工资平均在2300元左右,一年需支付475万元。    “土地租金加固定员工工资,一年就要645万余元,再加上季节性用工支付的工资,我们一年需投入700万元,而这就实实在在给周围群众带来了收益。”李晓表示,不光如此,截至2020年前,基地每年还要拿出300亩的藤椒收益,助力贫困村庙儿坝村、高木桥村发展。这其中,300亩藤椒收益的85%归这两个村的76户贫困户,剩余的15%归庙儿坝村的村集体收入。    前锋龙头企业牵头:    130个村、20余个合作社种花椒,超3万人从中受益    岳池县业主连片发展藤椒产业让群众尝到了甜头,而在前锋区,和诚林业以“保底收购”“土地流转+农户务工增收”“改良品种+收益分红”“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流转土地1万余亩,大力发展青花椒产业,也带动周边群众致富。    眼下,前锋区观阁镇大坝村的青花椒正值采摘期,该村贫困村民袁中斌、王怀木、张大清等,近段时间每天都到基地务工,采摘青花椒。    2015年,大坝村与前锋区花椒龙头企业——和诚林业开展合作,共同发展花椒产业。    其中,业主承包种植,和诚林业统一收购产品,农民则以土地、技术等入股从中获得收益。    “今年我们的花椒初挂果,村民们除了可以在基地里务工外,土地入股人均分红还能有200块钱左右的收入,两年后,我们的花椒将进入盛产期,那时每亩花椒纯利润有4000多元,村民土地入股每亩能分得1000多元。”派驻大坝村的第一书记雷勇算起了经济账,“以贫困户梁六全家为例,他家5亩地全部入股,到花椒盛产期年底就能分得5000多元,再加上他在基地务工有2000多元收入,一年他家保底能增加收入7000多元。”    花椒产业不仅是富民产业,还是扶贫产业。据统计,作为前锋区花椒龙头企业,和诚林业为产业基地周边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提供务工岗位近400个。目前,前锋区130个村、20余个专业合作社发展花椒产业,超过3万人从中受益。    从全市来看,目前广安已成片建成花椒产业基地超过20万亩,带动6.28万户农户人均从中获得收入820元。文章来源:广安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群众共尝花椒产业发展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