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鸣啊 发表于 2017-9-27 11:40

苏轼笔下的“石佛山”和“尔家川”

  “石佛山”是个很普通的地名,在中国同样命名的山峰太多了,举不胜举。据说就因为这“石佛山”与苏轼的祖居地有着直接关联,才引起了“三苏文化”研究者的特别关注。“石佛山”地名见于苏轼《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诗,这组诗表达了苏轼厌倦官场争斗,思念故土,盼望卜田归隐的迫切心情。其中的第五首提及到“石佛山”,不妨抄录于下:

  卜田向何许,石佛山南路。下有尔家川,千畦种秔稌。

  山泉宅龙蜃,平地走膏乳。异时亩一金,近欲为逃户。

  逝将解簪绂,卖剑买牛具。故山岂不怀,废宅生蒿穞。

  便恐桐乡人,长祠仲卿墓。

  南京即应天府,为宋朝四个京城之一,治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子由即苏轼的弟弟苏辙。元丰二年(1079)正月,苏轼、苏辙的亲家翁诗人、画家文同携家赴湖州上任,途中因病卒于陈州(今河南淮阳市)。朝廷随即任命苏轼接替文同,出任湖州知州。这年春天,苏轼离任徐州,去商丘看望弟弟苏辙。其时苏辙已被贬官为南京签书判官,任职应天府。苏轼想到自己出任徐州知州还不到两年时间,就突然遭此变故,不禁悲恼交加。一方面感叹岁月易逝,人生苦短,世事反覆,官场险恶。另一方面又依恋徐州的风土人情,进而产生了辞去官职,脱掉官服,买地置产,归耕田园的强烈愿望。一路上苏轼心事重重,引发诗兴,接连写了五首诗。他提笔疾书,连同书信一道寄给苏辙。

  诗中的“仲卿”典故出自《汉书循吏传▪朱邑》。朱邑字仲卿,初为桐乡(今安徽桐城)小吏,掌管诉讼和赋税等事务,他廉洁奉公,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朱邑后来官至朝廷大司农(相当于财政部长)。他在病重的时候,告诉儿子:“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朱邑死后,他的儿子没有把他葬在家乡,而是葬在了桐乡。桐乡百姓果然非常敬爱这位父母官,为他建立祠堂,每年都隆重地祭祀他。

  苏轼已经决心辞去官职,那么他将归耕何处呢?“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早就在《归去来兮辞》中发出呼唤,目的地当然就是自己的家乡了。然而自熙宁二年(公元1069)兄弟二人离开四川后,整整十年了,他们都没有回过故乡。故乡的老宅想必已经破损荒芜,长满了野草,一时半会是不能回去了。苏轼担忧自己也会象汉代的朱仲卿一样,死后没能葬在故乡,而是葬在他曾居官的异乡。

  “归耕何时决?田舍我已卜”。此时苏轼心中已经相中了将要归耕的田产房屋,在什么地方呢?“卜田向何许?石佛山南路。下有尔家川,千畦种秔稌。”苏轼告诉苏辙自己准备归耕的地方就在石佛山下。一些“三苏文化”研究者认为这石佛山就是苏轼故乡眉山的石佛山。而且“尔家”就是“你家”,你家也就是我们家的意思。于是这几句诗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我卜田归隐的地方就选择在故乡石佛山下,那里本来就有我们家肥沃的田地。眉山一些研究者还经过实地考证,得知石佛山位于三苏场的北边,山下南边与三苏场之间是一片平坦的山间河谷平地。这就更加证明了:眉山市东坡区三苏乡(三苏场,亦名拨股庙)是苏轼与苏辙出生和童年生活之地,就是苏家世居祖宅所在。他们这样的推断并非凭空想象,因为《眉山县志》(民国版卷一)早就记载:“石佛山,治西,山半有石佛像。东坡寄子由诗:‘卜田向何许,石佛山南路。’指此。”

  然而按照这样的推断来理解《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诗,总让人感觉差强人意,前后意思也不连贯。既然这片土地是家产,还需要去勘察选择吗?兄弟二人已经十年没有回过故乡,又怎么知道眉山当地“异时亩一金,近欲为逃户”?(逃户指为逃避赋役,流亡外地而无户籍的人。)好在苏轼、苏辙兄弟感情深厚,可谓文坛知己,二人经常诗文酬答,相互唱和。果然,在苏辙《栾城集》中也有《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宋都即商丘)。把苏辙的和诗与苏轼的诗对照一看,笔者不禁哑然失笑。

  苏辙的和诗第四首写道:“欲买尔家田,归种三顷稻。因营山前宅,遂作泗滨老。”。苏辙把苏轼笔下的“尔家川”称作“尔家田”,很显然,这“尔家”是“尔姓人家”的意思。“川”是田地的概念,“尔家川”实际是地名。苏轼告诉弟弟苏辙,自己准备在徐州石佛山下的尔家川买田三顷,还要在山前修房定居下来,当一个“泗滨老人”。苏轼这首诗根本就没有回眉山买地的意思。

  苏轼到达商丘后,与弟弟苏辙商量买地事宜,苏辙表示全力支持。只是还未等到卖地人家回信,仅过了十来天,苏轼又不得不匆匆赶往湖州赴任。路过灵璧,苏轼写下《灵壁张氏园亭记》,文中他再次表达了自己退隐徐州的心愿:“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泗水之上”典出《吕氏春秋》:“泗上为徐州”。在苏轼心目中徐州已经是他的第二故乡,不忍离去,他打算买田归耕,终老于此。这样他就可以年年幅巾杖屦,往来于灵璧,尽享暮年之乐了。

  如此看来,这苏轼笔下的“石佛山”也必定是徐州的“石佛山”,而不是远在千里之外苏轼老家眉山的石佛山了。就在两年前,熙宁十年(1077)苏辙曾经到过苏轼担任太守的徐州,逗留近4个月时间。期间兄弟二人在工作之余,一起结伴而行,游山玩水,瞻仰当地名胜古迹。正如苏辙在《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所说:“东武(东武即密州,苏轼由密州改任徐州)厌尘土,彭门富溪山。从兄百日留,退食同跻攀”。徐州周围的名山大川被他们游历殆尽,徐州秀丽的景色常常让他们流连忘返。他们一路讴歌,为当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轻帆过百步,船底惊雷翻。肩舆上南麓(云龙山位于徐州市区南部),眼界涵川原。”,登高远望,徐州风光尽收眼底,可见苏辙对徐州山水方位也是熟悉的。所以苏轼才在诗中直白地指明了买田地点:“卜田向何许,石佛山南路。下有尔家川,千畦种秔稌”。“尔家川”位于徐州连接宿州的官道旁边,那里泉水潺潺,稻田万亩,风景如画,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过去这里土地要价奇高,近期地主们为逃避沉重的赋役,纷纷低价抛售。低廉的价格,连贵为太守的苏轼都为之砰然心动,这也可能是苏轼决意在此买田归耕的原因之一吧。正所谓有得有失,此次离任徐州情非得已,却让苏轼感受到徐州百姓对自己的无尽厚爱。他自认为没有为徐州百姓做出多大的贡献,想到买田归耕徐州,也许自己将来会有汉代的朱仲卿那样的好结局,未免心生惶恐、愧疚。

  徐州的“石佛山”即云龙山,位于江苏徐州市区南部,因常有云气蜿蜒如龙,故称之。云龙山东岩石峰围绕,上有兴化寺,寺内有大石佛,石佛为半身坐像,高约十公尺余,系北魏晚期依山崖巨石雕凿而成,所以云龙山也叫“石佛山”。

  苏轼任徐州知州时与云龙山上的道人张天骥其结为好友。张天骥自号“云龙山人”,他养了两只仙鹤,每天清晨他都在山上的亭子内放飞仙鹤,亭因此而得名。元丰元年(1078)秋,苏轼写下了著名的《放鹤亭记》,文章描绘了云龙山变幻莫测的迷人景色,赞赏张山人的隐居生活,塑造出一个仙风道骨、超凡脱俗的隐士形象。《放鹤亭记》文辞优美,情景交融,脍炙人口,后被选入《古文观止》,也让云龙山和放鹤亭从此扬名天下。而云龙山的别名“石佛山”倒是很少人提及了。

  《放鹤亭记》最后两句“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虽为描写呼唤仙鹤回归的模拟场景,却抒发了作者盼望摆脱官场纠葛,回归家乡,躬耕田园,自由生活的美好愿望,也常常被那些流落异乡、思念亲人的游子们引用,反复咏叹。“故山岂不怀,废宅生蒿穞。”此时,老苏已逝,大苏、小苏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土,思念亲人。然而事与愿违,从徐州到湖州,等待苏轼的是更加险恶的政治风浪。

  由于政治迫害,苏轼、苏辙兄弟二人至死也没能回到故乡眉山,他们被后人一同埋葬在河南郏县嵩山之阳,一个叫小蛾眉山的地方。苏轼“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的心愿总算得到了实现。当地建有“三苏祠”,寄托着人们对“三苏”永远的崇敬和怀念。

  

呦呦鹿鸣啊 发表于 2017-9-27 13:15

由此引发的所谓“苏轼祖宅就在石佛山下”、“三苏都出生在石佛山下的三苏场”等等说法均是无稽之谈。

南山种豆翁 发表于 2017-10-5 17:08

呵呵!朋友好自信好武断!先且不论朋友对苏轼兄弟诗文唱和内容的理解正确与否,我想仅就朋友最后的一段话谈谈个人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与朋友商榷。
一,朋友认为:“由此引发的所谓‘苏轼祖宅就在石佛山下’、‘三苏都出生在石佛山下的三苏场’等等说法均是无稽之谈。” 我认为只要不是恶意的以个人好恶为前提的学术争鸣,都不应该鄙薄对方的言论观点为“无稽之谈”!不同观点的争鸣与碰撞才有利于史实的澄清和问题的解决!不知朋友以为然否?
二,既然朋友认为“三苏都出生在石佛山下的三苏场” 是无稽之谈,请问朋友你有勇气拿出论据来支持你的论点吗?你认为三苏没出生在三苏场,那他们又出生在哪里呢?
三,再请问朋友,请你告诉大家东坡区“三苏场”为何取名“三苏场”?是历朝历代史志记载都错了吗?请你例举你否定的论据出来?
最后,客观地说朋友对苏轼《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和苏辙《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诗文的理解也自有一番道理,但后面一段话太过自信武断了!

呦呦鹿鸣啊 发表于 2017-10-9 11:17

请看《且说苏东坡的出生地及籍贯》。既然是学术研究,就不能戏说,更要有基本的文史知识。

南山种豆翁 发表于 2017-10-9 20:10

我也不想为此与你发生争辯了,只想请朋友直接回答,不要回避!东坡区“三苏场”为何取名“三苏场”?且至今仍保留“三苏场”地名不变?请问你有没有胆量去面向三苏乡广大民众,去阐述你的观点三苏场不是三苏的出生地,你看看三苏乡人民答应不答应!

呦呦鹿鸣啊 发表于 2017-10-10 11:41

"查元明以来,此地即有三苏祠,而今所谓场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始兴,因三苏祠故得名。”县志记载

三苏乡人民答应不答应并不影响这个地方到公元1815年才叫三苏场、乡的事实。

呦呦鹿鸣啊 发表于 2017-10-10 12:24



三苏祠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就是纪念地,这应该明白。三苏场并不代表三苏出生在那里,也是纪念地而已。

南山种豆翁 发表于 2017-10-10 19:41

   我尊重朋友捍卫三苏故居是今眉山城中三苏祠的观点,但我不认同你因此而鄙薄主张三苏故居是今东坡区三苏场为” 无稽之谈” 的观点!作为三苏故里的每一位眉山人,都热爱三苏,但热爱并不应表现为排斥异见!作为三苏故里的乡梓后人应该具有三苏那样宽广的胸怀!
   我不赞同朋友认为“三苏场并不代表三苏出生在那里,也是纪念地而已。” 的观点。任何一个地方的命名,都承载着一个地方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它绝不会无缘无故地去以人的姓氏名字来命名。既然地方史志都记载着在元明时期今三苏场那个地方就建有“三苏祠”,请问朋友,你如何解释?为何哪时候人们会在远离眉山城几十里的边远之地去建祠纪念三苏?这岂是朋友一句轻飘飘的“纪念之地”所能否定的!
   请朋友不要纠结历史上三苏场曾是丹棱辖地而轻易地去否定三苏场是三苏故居这一历史事实!我相信今天的丹棱人也绝不会去与东坡区争三苏故居这个品牌的!因为三苏不只是东坡区的骄傲,也是我们每个眉山人共同的骄傲!
   最后,希望朋友能例举出更为有力的史料来否定三苏场不是三苏故居这一史实!

丹甿 发表于 2017-10-10 20:48

谈谈我对苏轼《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诗的看法
先看原诗:
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苏轼 吏民莫扳援,歌管莫凄咽。
吾生如寄耳,宁独为此别。
别离随处有,悲恼缘爱结。
而我本无恩,此涕谁为设。      
纷纷等儿戏,鞭?登遭割截。
道边双石人,几见太守发。
有知当解笑,抚掌冠缨绝。
父老何自来,花枝袅长红。
洗盏拜马前,请寿使君公。
前年无使君,鱼鳖化儿童。
举鞭谢父老,正坐使君穷。
穷人命分恶,所向招灾凶。
水来非吾过,去亦非吾功。
古汴従西来,迎我向南京。
东流入淮泗,送我东南行。
暂别还复见,依然有余情。
春雨涨微波,一夜到彭城。
过我黄楼下,朱栏照飞甍。
可怜洪上石,谁听月中声。
前年过南京,麦老樱桃熟。
今来旧游处,樱麦半黄绿。
岁月如宿夕,人事几反覆。
青衫老従事,坐稳生髀肉。
联翩阅三守,迎送如转毂。
归耕何时决,田舍我已卜。
卜田向何许,石佛山南路。
下有尔家川,千畦种秔稌。
山泉宅龙蜃,平地走膏乳。
异时亩一金,近欲为逃户。
逝将解簪绂,卖剑买牛具。
故山岂不怀,废宅生蒿穞。
便恐桐乡人,长祠仲卿墓。分析:诗的前大半部分是说,苏轼为百姓做了好事,百姓感恩,苏轼很超脱。      从“归耕何时决”起,是说自己的打算,这牵涉到这到底在说眉山      还是在说徐州,关键要看最后四句诗。最后的四句诗是说:      故乡的山难道不值得怀念?只是废弃的宅子已经生野草了,这是在和苏辙商量      怎么办,不过他害怕的就是像桐乡人长久祭祀仲卿墓。苏轼言下之意是说,      他不愿意像朱邑一样受人顶礼膜拜,他还是想回到故山去,像陶渊明一样,      过平常人的生活。他的打算就是这样。      至于苏辙的和诗,到底理解苏轼的意图没有,和到点子上没有,那又是另一说。

呦呦鹿鸣啊 发表于 2017-10-11 10:55

苏家世代生活在眉州城这是不争的事实。三苏用不着跑到三苏乡去出生。看看苏洵父子的文章就明白了,他们在乡下有田地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苏门三世不显,但从来都是诗书人家。说白了是地主阶层。三苏乡有三苏故居吗?这更要到三苏文章里去找。不能凭想象。更不能凭传说。尊重大家的观点,绝没有别的意思哈。{:9_299:}

tilcr 发表于 2017-11-10 13:23

{:9_339:}{:9_33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轼笔下的“石佛山”和“尔家川”